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这不,趁国庆节到来之前,自己来到位于四川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合处的凌云山上的乐山大佛游历。
一、朝圣乐山大佛
来到园区,从上书“乐山大佛”四个大字的园门进入,沿两侧绿树成荫的石阶直上,至岷江崖边的“龙湫潭”,见一条鳞甲清晰逼真的石龙张着大嘴,一股清泉从它的大嘴里飞流直下潭中,熬是壮观。观此石龙,头尾裸露,身体被大山压着,好是奇怪。看旁边介绍,才知道这是一条作恶的龙,必须用大山压着它,不让它到人间作恶。前行几步,见一只白老虎矗立在洞穴前,张着血盆大口,威风凛凛,看旁边介绍,才了解到这是一只凶猛的白虎,正好与刚才的“龙湫潭”形成了“龙潭虎穴”。
顺着青石登山道往上爬,葱绿成荫,左边石壁上刻有许多文字,有“乐山乐水、如诗如画”、“佛”、“多山多娇”、“江山胜迹”、“仰苏、仰止”、“回头是岸”、“阿弥陀佛”等劝勉古语;右边崖下则是一条波浪滚滚的河流。
从门额上书“乐山大佛”及两侧楹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的佛门跨入,就可以看到乐山大佛的头像耸立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汇流的崖壁间,那螺形发髻、宽大的耳朵、修长的鼻子、红色的嘴唇,惟妙惟肖。验证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景象。
沿着大佛右边崖壁栈道的九曲栈道往下走,奇陡无比,有些地方窄得只容一人行进,若把头往下看,脚踏高高的悬崖,下面则是滚滚江水,让人心惊肉跳。
沿着崖壁栈道往下行,凭栏眺望,见大佛脚踏汹涌澎湃的三江,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数百尊石刻造像嵌在红色岩壁上,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走下栈道,站在赤脚端坐的佛像下,抬头见高达71米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正气凛人,脸容祥和、庄重、严肃的望着远方。正因为大佛的位置处在一个视线开阔的崖边,使得大佛一千多年来,阅尽人间春色,经历风雨,依旧肃穆慈祥。
看完大佛,沿崖壁“洞天”登道,就是凌云栈道。沿着在洞中开凿的栈道前行至苏园,就是苏东坡纪念园。园内亭台楼阁、有假山和瀑布,好是雅趣。
二、游凌云寺
在大佛的崖壁上面为“海师洞”,洞形呈矩形墓室,因里面无灯光照明,漆黑一片。入洞借手机照明,见洞内横七竖八地乱放着几块红砂石。据说海通法师当年修造乐山大佛时,曾住于此洞。值得一提的是“海师洞”三字为清乾隆时的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手书。
在海师洞旁边,是一块空旷的广场,广场上立有“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字样的标石。就在靠悬崖的那端,建有观景休息长廊和“浮玉亭”,亭中有关于海通法师的介绍。据说海通法师当年四处化缘,筹得钱财不少,被一位贪官敲诈勒索,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对他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意思是说,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也不让贪官得到这笔佛财。而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海通法师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故事感人,耐人寻味。
拾级而上,登山道四周绿树成荫,就在一股发出清香的山坡上,“凌云寺”耸立其间。步入寺院,见山门外有“看他怒目攒箸却具有一片慈心要人醒悟,到此清心涤虑请将万念消化与佛皈依”楹联一副。正中为黑底银字“凌云寺”三字匾额。在凌云寺的左边,为“凌云阁”,出阁有“载酒亭”和“弥勒殿”。
至天王殿,殿前参天楠树,两侧分列有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的碑记。殿内正中有弥勒坐像,其肚大无比,逗人直乐,忍不住上前摸摸。弥勒坐像后,供奉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两旁分列有四大天王塑像,攒眉怒目,威武雄壮。
穿过天王殿,为大雄宝殿,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像,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
寺内最后一重殿是绿树掩映,丹墙碧瓦的藏经楼,造型古朴,令人深读。楼下则是“海师堂”,门头上的金底黑字匾额上书“藏眼法正”四字。殿内正中供奉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塑像,侧面有章仇兼琼和韦皋的全身塑像。
游完凌云寺,来到寺后灵宝峰巅的“灵宝塔”,见此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共十三级。塔顶为四角攒尖式,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游人可登塔眺望。
在凌云塔前岩壁上,开掘有不少洞窟,据说洞窟内置放有易经、阴阳八卦等内容的石刻碑石。而在凌云塔的后面,可俯瞰山脚下面的“沫若堂”。(文/唐长泉)
-全文完-
▷ 进入唐长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