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真理不用争论自然正确。例如“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再如“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所以看惯了老爷二奶不忠纠纷残杀的故事,可很少听说父母对孩子如此对待的。作为人仅存的动物性的体现,没有一个父亲不想着儿子,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骨肉。而作为人的文明训练的回报,儿女也忘不了父母的恩情。所以也会时常提起父亲的名号。
现今最响亮的该是李刚和它儿子了。一句 “我爸是李刚”,让这对父子立即闻名全国。以前没出名的时候,不知道这对父子谁更有名。而现在父子俩这么出名了,则肯定是且父亲借了儿子的光。这充分体现了儿子的孝顺。当然这出名的结果,现在还不好妄加断言。
第二位就反过来了,成了父亲推介儿子。那就是“这是我儿子李戡”。当然做这介绍的时候不必自我介绍说我是他父亲李敖,这张老脸人们太熟悉了。顺便老头还要倚老卖老的说几句什么:我老了,现在向大家介绍我的儿子李勘,青出于蓝胜于蓝,云云……于是乎,本名不见经传的80后,不仅成了嘉宾还被北大破格。这样一来,父子俩相得益彰,各取所需。管它是父亲卖屁股,还是儿子当代表。
天下没人不害怕别人超越自己,可父亲例外。不过,父子终究是两辈人,不管父亲多么努力,也没法肯定儿子就可以超越自己。所谓富不过三代,这也算一条真理。除非你有金家王朝的地位,从“日成”日到“正日”,终于又日出一个“正恩”,终于算日出了结果。
这样父子都是名人的例子,不甚枚举。再如成龙和的房祖名。可不管父亲多抬举他,圈内名导名片多看面子,这儿子恐怕还是很难超越其父了。
站在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木匠的儿子会对缝,这也是真理。这一句话就解释了全部的物种起源,比达尔文一部书更早更确切。---提醒国人一下,这也是很值得自豪的一部分啊,千万别忘记了。将这句俗话翻译一下,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这样有了李刚父子,李敖父子,成龙父子,岸英父子,乃至源新爷孙,自然也就理解了官二代、富二代、演二代、红二代,甚至贫嘴二代们的遗传规律。他们的出名正如贾宝玉那样,生来就在嘴里衔着银匙。而对应的,穷二代、农二代、工二代们也就别抱怨什么了,谁让父辈留给你们的只是一把土,一根改锥,一屁股债呢?所谓子承父业,“朝中无人莫做官”与“朝中有人才做官”,其实是一个意思。这样演变下去,到二代三代四代,甚至“黑五类”都很正常了。
当然,这不是要重新提倡出身论。用正统的话说,我们不唯出身,但看重你三代的表现。表现和出身同等重要,所以就有了官二代数典忘祖将自己孩子的汉民身份改成少数民族的闹剧。而实在找不到“出身”,那就“献身”也凑合,于是就有为一个北京户口,献身又献钱的折腾的名女主播。
没有了出身论的国家,当然也就不再讲阶级了。这也是主旋律。只是片面的来看,没了阶级的社会更加等级分明了。一句话来概括六十年最大的改变,经济上除了鸡地屁,政治上就是将“亲不亲阶级分”的成分换成了“爱不爱钞票乖”的市场了。用这个理论分析个别“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故事,就都可以很好解释了。
其实,父子名分不一定要由年龄决定。所有中国人不管多么年轻,不是都有过一个自称是儿子的老头子吗?这儿子你想不认还不行。而所有中国人不管多么年老,不是都曾管一个岁数相似的人叫太祖吗?因为这太祖可随时决定你的生死。
毕竟在自称儿子的儿子面前,任何认作父亲的人,都不敢稍有父威。而面对大救星,就算嘴里没喊出爷爷,也自我贬低三辈了。看来,没有血缘的父子关系更险恶。毕竟这样的父子爷孙本来就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而狭窄到伦理纲常的家庭范畴,还是让父亲有点做父亲的样子,儿子懂些做儿子的规矩的好。这么看汪曾祺父子真的太糊涂。这老儿子的糊涂还怕别人不知道,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多年的父子成兄弟》,这实在太有违三纲五常的优秀传统了。
究竟是父以子贵,还是子以父荣,这问题还可以争论下去。不过作为儿子,李戡似乎不如韩寒。这个结论一句话就说明了:人们介绍韩寒父子会说“这是韩寒的爸爸”。而人们介绍李敖父子时则变成了“这是李敖的儿子”。
作为一个中国人,考你个两个常识的问题:孔圣人的爷爷姓字名谁?毛太祖的父亲大名别号?答不出来吧,这正是你失败的根本原因。补课都来不及了。
于木鱼宅
2010-11-1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