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换一个环境,就换了一种心情,不知是否真的会因时空的转换,心境也随之转变,然而我依然踏上了去上海的列车。
到上海是上午10点,10月的上海,细雨绵绵,空气异常湿润。没有北京干燥的空间,更没有风沙。淅淅沥沥的小雨,泼洒在街道上,不显泥泞。心情也在这湿润的空气中开始平实起来。
夹在熙熙攘攘的入群中,坐上了去南翔的822路公交车。到南翔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因为下雨的缘故,街上行人不多。走在街上,就像置身在苏杭一样,有拱桥、高脚楼、穿过整个街区的小溪。那种娴静的感觉沁心而来,时下若是撑把油伞,也颇有一番江南小镇的感觉。
七拐八拐,我终于找到宝康酒店,这家酒店,早已没有了历史中的恢弘,却留有那古色古香的色彩。像电视剧中的样子,楼上楼下两层,楼上靠窗处临街,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我未来几天要住的地方。
进入大厅,随服务人员来到后院,穿过厅堂,就到了后院的房间。我不知该叫它什么,虽是酒店,但是却像极了老上海大户人家的院落。有厅堂,有回廊,有花园小院,等等。让我新奇不已。
登上阁楼,来到了我的住所,房间很干净。床木,桌椅都有雕花甚是好看。突然有一种大小姐的感觉。推开桌前的窗,正对着溪流,远望,望不尽那高高低低的角楼。雨雾中,角楼披上薄纱,神秘而瑰丽。
车上吃了些东西,也不饿,时间尚早,我便撑伞出门,想要好好逛逛。走出店家,眼前是一条清澈的溪水流向镇的深处,不知要与谁交汇融合,在流向何方,几座石拱桥卧在溪水之上,桥上人影匆匆,千百年来,你来我往,勾勒出这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成为古镇源远的韵味,回味着回味着,流至如今。
在溪边有块石碑,刻着 “槎溪”,石碑上刻着清人陈松的《槎溪棹歌》多么美丽的名字啊。使我看见那春日里迷离的烟雨,一只小燕飞跃眼前穿越于碧水之上。那潺潺的溪水声、那忽远忽近的橹桨声、桥上街边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交相辉映勾画出多么美美妙的画卷,展在这静淌淌的槎溪之间。
再往前走,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古猗园”,据说此园出自竹刻家朱松龄之手,我很喜欢竹,各种竹都很是喜爱。买了票,走入院内,应眼来的是一排排淡竹、紫竹还有箬竹。这里还有凤尾竹、方竹、矢竹、倭竹、黄古竹和小琴丝竹等等目不暇接,林林总总的数来,有三十多个品种。满园的竹叶青山,绿水环绕。清静悠远。甚是娴静安然。使我身心都得到了放松,从没有过的放松,使我有一种置身于人间仙境的感觉。那婆娑的绿林,溪水幽静,蜿蜒的徘徊在竹林间。拂过湖柳,穿过石桥,绊住假山,似嬉戏,似缠绵。那沙沙细雨,在为这美景伴奏者,使我沉浸在这古朴中,隽永的韵味、诗词楹联中,迈向那通幽曲径的花石小径,走向深处。
园内亭台临水而建,水景交融,长廊花墙相映成趣。在自然变化空间里与那庭院中的亭廊,厅堂相接,曲折而多变。
在小小的石阶上漫步,那深幽的景色中猗猗绿林,青瓦白墙,白墙青瓦,美妙而秀丽。如此精美、古朴素雅的韵味,彰显着设计者的那巧妙的心思。置身于这苍深的古朴之中。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平静和安然。没有烦闹,没有纷乱的思绪。
走出猗园此时已是暮色时分,雨已经停了,气温有些低,街上人影见少。放眼望去,街道很宽广,周围楼房林立,与猗园判若两个世界。却又交融在一起,整修过得街道,干净而宽阔了许多。楼房整齐的林立在街道两旁,街头深处,藏腻着这座历史悠远的古镇,它在宣告着这个时代的进步,宣泄着新世纪的张扬。那里的老店铺,换上新颜坐落在巷子深处,记载着一段段年轮辗转过的历史进程。也期许着经历新的历史。
回到了旅店。坐进楼上的餐厅,眺望整个古镇,此时雨已经听了多时,整个小镇,沉浸在雾气中,远处的楼舍只见到那高高低低的飞檐,裹着雾气,浸在这暮色里,就像穿了银装。银南翔啊,在我眼里这样暮色里白雾下的老镇,浸在雾气中的飞檐。与纷繁舟车无关、没有林立的布庄,不在乎是否百货骈集,只有那高高低低飞高脚楼,那尖翘的飞檐,银亮无比,才是我心中那银南翔。
带着安然的心入睡,静谧的夜里,窗下那潺潺的溪水。哄我一夜无梦到天亮。
清晨,推开窗,那朝阳笼罩下的南翔小镇,一片金黄。眺望远方,那高高低低的飞檐金光闪闪,一片霁色。
-全文完-
▷ 进入palaji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