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云山梦幻雪原风

发表于-2010年10月29日 下午6:47评论-1条

邵怀高速如同时空隧道,轻快倏忽之间,不经意把我载入遥远的都梁古城。时序轮回,来不及惊讶。一脚踏上武冈土地,浑厚的都梁古气扑面而来,心中油然而生厚重和庄严的历史感,也升腾起一股莫名的亲切和虔敬,我仿佛回溯千年之前。邵阳和武冈如同两个历史老人,苍然白发,皱纹横亘,精神矍铄。查查履历,看看生辰,武冈能算邵阳的弟辈呢,已有2200年历史。

那么云山呢,云山踞守武冈西南,到了才知,它原来一直为武冈看家护院,恪尽职守,默然无言,神态肃然,该称都梁将军!

晴朗的秋日给了我们一个好心情。沿着飘带般凌空旋动而下的逼仄公路,行车至云山深处,开始了我神往已久的探访。

云山早属我心的一个梦幻,魂牵梦系,神游已久,总是难寻拜谒机会。记得读书时代,语言学教授提到了武冈的语音现象。据说武冈大地上的方言,至今还保留战国时的发音,当时有日本学者还在那里用录音机把当地方言固定下来,带回研究。时过境迁,教授的话言犹在耳,像云山的山岚雾气,弄得我大脑晕晕乎乎,飘飘渺渺,感到神秘莫测。后来接触有关都梁的道听途说和历史记载,那里有原始人遗址,有顶上树影婆娑的古塔,有屈原行吟泽畔的传说……但总还原不了一个完整的古老区域,甚而某个清晰的部位。对这一切的神往后来渐渐转注到一个梦幻般的名字:云山。

顾名思义,云中山,山中云,云山多妩媚。山石峥嵘,云天垂接;层云荡胸,飘逸如流;归鸟决眦,展翅凌霄;天风吹拂,云气无常;金光迸射,色彩斑斓。如梦如幻,摇曳多姿。想着如许胜景,在古气洋溢的大地上,竟然耸立这么一座仙境般的山峰,与我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真让我羡煞、痴想、神驰,心痒难捺,怎能抑制住心中奔突的渴慕?多年前的一次机会,我正好在武冈学习,为了一睹云山风采,我慨然溜出下午会场,跑到街道上拦截去云山的客车,许久,有人告诉我,已没有了通往云山的客车!

而今,交通如此便捷,我却留有隐隐遗憾。还好,这个晴朗秋日,终于能够了却我一段长久的心愿。

汽车在平坦宽广得富有气派的平畴中前行,向云山挺进。窗外稻田金黄。金黄的平面上一座青黑沉郁的山体突兀而起。山体上座座山峰远近不一,层层相属,愈往上,愈苍茫。银灰的天幕下,平畴的金黄与山体的青黑造就了崇高,但无突扑眼帘、拔地而起、悚然惊魂的震撼。我想,游乐在于心境,在于雅兴,在于游伴。此时此刻,李白会有“相看两不厌”的移情,辛弃疾也会说云山妩媚。同车的游伴柳,意兴浓郁,千言万语,我看云山多妩媚,云山看柳更如是……

汽车从山腰收费门口深入,正式迎接我们的是,齐刷刷挺立堆堆红皮树木,不需要知道它们的名字,这里珍罕林木太多,先我们而生、后我们而死,在雄伟的时间面前,我们没有资格窥探它们的大名。还有柏树般叶子柳树般枝条的树木挨挨挤挤,蓬蓬勃勃。当时无风,它们安静、沉默,没有搔首弄姿的做作,也无对人类喧嚣的嫌恶,表情似与游人相默契。公路边低矮的白色花枝娴静排列,素色花瓣,嫩黄柔软的粉蕊,灿然开放,自得其乐。我摘下一朵,一嗅,一股清香直沁心房。这高贵的内质让我心灵一颤,它们居然把米粒般大小的花瓣展现的那么自然,芬芳馥郁,当仁不让,既无娇羞也无愧色,游客竟然把它们忽略!

放眼前后,除人工路面在山腰和沟壑间呈圆弧状外,山林轮廓没有曲线。直直的山坡,斜斜的陡峭;沟壑两旁的山脊,树梢连成折线的侧痕,如同薄岩块的边沿,虽没有流线型的律动感和轻快感,却激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恨不能身长翅膀脚踏云,在折线条的树梢上飞跑疾趋。回望山脚,多个山脊棱角向下直冲,凌厉刚猛,沉郁阴森,杀气腾腾。车上,听不到风声、鸟声、水声,除了刚才白色花朵,我有一个错觉:这里没有生命气息,当然也不让人恐惧。仔细端详,电线杆的两条线绳顽强窜往山顶,极像一个登山者在拼命攀援,也像一枚火箭正穿云破雾,更像一个冲浪者在劈波斩浪,破坏山林的和谐和闲适,打破山林的宁静,让心灵紧张和梗阻,看来人力处处驾驭自然,有违常道。

汽车终于到达尽头,下车,心情如鱼归大海,鸟回山林。一阵凉风让我不自觉裹紧衣服,太阳也刚好从云洞出来跟我们打个照面。一望,最高山顶有电讯塔,同伴说,那边肯定还有更高山顶,我恍然。众人一同登上身边一个陡峭山脊的亭子,准备以收获无限的心理来雄视大地。

纵目俯瞰,云雾苍茫,山体峻峭,沟壑深深,但纵深感被下面叠加的山峰拦住视线,视觉不能宣泄直下,酣畅淋漓。远近环顾,色彩繁多,青褐,墨绿,翠绿,绛红,枯枝树叶成了白色……全体作了全局性的宏观把握后,开始沿着一条名为“秦人古道”的梯道下山,作微观探访。

如果说这次旅游是爬山,那我们的意志就有值得骄傲的坚强,可惜我们一开始就是下山。脚步甚是轻快。而我一下山就稍稍遗憾,本来我在最高点准备接受视通万里,千山劲奔的感觉,可根本没有产生杜老“一览众山小”的胸境。也没有来得及领会大地的沉稳、大山的厚重、个人的渺小。也许时候未到吧,我想,如果来得及时,定会有大气磅礴,美轮美奂的风景:金轮喷薄而出,光泽色彩斑斓,云彩如绸飘逸,雄鹰展翅翱翔,仙人腾云驾雾,雾霭变幻无常……由于时间紧迫,高僧的圆寂之所不曾看得,可以设想,许久以来,云山之巅木鱼声声,梵呗长吟,道法与佛理相映生辉,光照人心,都梁大地满腹虔诚,一片澄澈。游伴们倒是来得纯朴可爱,注重自己的形象甚于大山,纷纷拍照,准备把光辉形象与都梁大地同在。

这次旅游最耐人寻味的感觉是:刚下车就回家去了。

这趟回家委实不容易,仅下山就花了3个小时。轻快的感觉不久荡然无存,腿脚沉重以至麻木,像木棍反复摇动,连“卢仙借伞”的故事也兴趣索然,卢仙何人,仙人道法哪去了还需借伞,写了借据没有,是否归还?当时懒得思考。又遗憾秦人古道上太多的水泥梯级代替了古老锃亮的石板。此地岩块薄而碎脆,呈冷硬的晶状色泽,成不了幽奇的石灰岩洞。水泥的科技成分包含太多浓厚的现代气息,掩盖了苍老的古气,令我难以想象战国樵夫、古道秦人如何用地道的方言或官方话语咿唔比划、指点评说、啸呼山林。不过在“天桥横汉”的险要处特意纵目,一下看出点门道来。无数杉树排列严整,像兵马俑一样庄严肃穆,严阵以待;显然是人工林。游目驰骋,山坡陡峭,刚健威猛;绿嶂雄浑,铺天盖地而下,俨然一位大将阵前披挂,昂然而出——云山真乃都梁将军。

我们根本不是将军对手。将军常年镇守此地,栉风沐雨,傲霜斗雪,无怨无悔;气势富足,气力丰沛,气韵非凡。而我们就势下坡,竟然疲惫不堪,唉声叹气,叫苦连天。有几次我都担心凡胎肉身由于收不住下跪的趋势而坠落山谷!

还好,归途遇到三股清洌泉水,细细的、浅浅的,有时成白练状凌空而下,碎珠飞溅。小水塘直视无碍,只是缺少游鱼作乐。我每次旅游都有一个习惯,一定到有水的地方洗洗手,感受山的肌肤、灵气和妩媚气息。同时,在山谷里也听到鸟的和鸣,和弥漫山谷的流水声,飒飒作响,原先误以为松涛,让我判断了很久。

这里不缺生命气息。

下得山来,饭桌上狼吞虎咽,一副馋相。由于饥饿,即便面对2200岁的都梁大地老人,和永不老去的都梁将军,我等凡夫也顾不了礼数和斯文,放开肚皮,就不那么客气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雪原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邵阳和武冈如同两个历史老人,已有2200年历史。云山踞守武冈西南,恪尽职守,默然无言,神态肃然,该称都梁将军!
美丽的云山,期待与你相会。
问好朋友,期待更好!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0年10月30日 下午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