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张纯如去世六周年祭白玉楼上客

发表于-2010年10月27日 下午4:25评论-1条

没有人会相信,

一段血泪凝就的历史,

一个国家的耻辱,

民族的悲哀,

半个多世纪的是非善恶,

美丑真假,战争与和平,

野蛮与杀戮,落后与愚昧,

软弱与屈膝,劣根与奴性,

人类秉性中所有真假美丑,

含泪的呐喊,带血的抗争,

蓄意的隐瞒,肆意的篡改,

人性的扭曲,人格的裂变,

尊严的践踏,责任的推卸。

良心与良知的哀号,

苦难与耻辱的重叠。

正义与邪恶沉沉的铁幕,

侵略扩张的罪恶与

人性毁灭的丑陋,

不是由我们,

战争最深创伤的承受者,

战争罪恶最大的受害者

来甄别,来审视,

不是由我们这些

自以为是龙的传人

炎黄的子孙,东方的巨龙,

亚洲的雄狮,

我们这些七尺男儿

铮铮铁骨用血泪来讴歌,

用心灵来牢记,

却是由大洋彼岸

一个年轻的华裔女子,

一个温柔的妻子,

一个和蔼的母亲,

一个真正的人权保卫者,

一个柔弱的东方女性

用她心做的笔,血研的墨,

用她火热的生命

和对人类最无私最公正的爱

来发掘来告诉。

南京大屠杀——

那段被遗忘的历史,

才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

在新世纪的今天,

被更多的人知道

被更多的人牢记。

我真的好无语,

她令全世界华人须眉汗颜,

令全亚洲全中国良知尚存的男儿

永生愧疚。

也许我们真的枉生为男儿身,

心中却时常残留着

太多的无知

太多莫名其妙的怜悯。

太多封建腐朽的自私,

太多东方人性中的

懦弱与守旧。

也许我们真的枉生为

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

被欺凌被侵略被压迫的

苦难历史早被我们

忘记得干干净净。

若不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女子

在新世纪,

在2004年11月9日

发出那撕裂心肺的声音,

在改革春风中

沾沾自喜的我们,

自以为早已经

挺拔起民族脊梁的我们

恐怕早就已经将那

沉重的一幕幕彻底忘记。

也许我们真的枉为

生是中国人。

先辈的苦难,

民族的屈辱,

那石头城里汩汩流淌的

冰冷鲜血,

那在血腥刺刀尖上哀号的

幼小生命,

那在禽兽胯下痛苦扭动

艰难挣扎屈辱偷生的

同胞姐妹,

还有那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悲哀绝望的母亲。

那在战火中泯灭的良知,

那在金陵女子学校里

疯狂纵欲的禽兽!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

我们忘记了不该忘记的伤痛,

忘记了本该铭记的屈辱,

忘记了禽兽的凶残

魔鬼的无耻,

更忘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

真理,

忘记了守旧就会被欺的

名言。

忘记了愚昧才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忘记了遗忘才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最大的苦难。

也许我们正在步着前人

苦难屈辱的足迹,

也许先人曾经的

苦难屈辱的昨天

就是我们悲哀不幸的明天。

张纯如,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

华人名字,

张纯如,

一个将与东方

最古老的民族的历史,

与滚滚长江边上

那座饱受战火摧残

饱经禽兽与魔鬼蹂躏的

石头城同长久的名字,

一个将与震惊世界的

南京大屠杀同永远的名字,

自那尖利的枪声

响起的那一瞬,

自那鲜活的生命

凋谢的那一刻起,

如同刀刻斧劈般

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东方人,

每一个中国人,

每一个炎黄的子孙

龙的传人伤痛的心里。

都说自杀是软弱的表现,

都说自杀的懦夫的行径。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都说是真丈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和淋淋的鲜血。

却不知无情未必真豪杰,

有泪才是大丈夫。

面对今天依旧黑白颠倒

美丑难辨的世界,

面对禽兽与魔鬼

摇身成为救世主的

残酷现实,

面对强盗依旧在疯狂叫嚣

虎狼依旧肆意横行的新世纪,

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

真正应该铭记的,

不是糜烂腐朽的生活,

不是灯红酒绿的歌舞场,

不是阿谀奉承的讨好卖乖

与卑躬屈膝的无原则

无限度的宽容与忍让。

中华民族自古就不是

一个意识狭隘

目光短浅的民族,

中华民族也绝对不是一个

真正敢于直面民族苦难

与国家耻辱的伟大的民族。

太多的苦难早已经让我们

一天天丧失了与生俱来的

自尊自信,自强与自立。

市场经济的大潮早已经

让我们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物质的利诱,金钱的迷惑,

一夜之间,人变成了兽,

兽变成了魔。

张纯如,

一个华人世界

最伟大的女性,

一个在英语世界

依然博得万民尊崇的

东方女性,

用她饱蘸鲜血与泪水的笔

刺痛了我们早就已经

麻木得无知无觉的脊梁,

刺痛了我们是非不辨

善恶难分的悲哀心灵。

只愿历史能还原本来的面目,

让更多的人不仅知道

今天的我们,

更知道昨天的我们,

不仅创造崭新的历史,

更能铭记以前国家与民族

苦难的历史,耻辱的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

惨痛的历史更是一把

血淋淋的刀。

它既能照见我们

晦暗的心灵,

更能将我们满身的腐臭

满心的无知满腹的麻木

满眼的冷漠一点点剔除干净,

还给我们一方明净的天空,

一个充满真善与博爱的

美丽世界和美好人生。

张纯如,为正义,

你为无言者请命,

为历史见证 ,

你为苦难人据理力争。

为人道,

你付出自己的生命 。

为民族,

你唤起了我们

失落的记忆!

你曾认真生活,

为目标、写作和家人

真诚奉献过。

今天,你为和平,为正义,

为良心良知,为民族的尊严,

为人类的福址,

为活着不能言不敢言

死后不能说不可说的

善良的人们苦难的灵魂

扣动了冰冷的扳机。

如花的生命飘零在

美利坚合众国广袤的

土地上,

滴血的花蕾绽开在

世界东方神秘的田野中。

张纯如,

我为你悲歌我为你祈祷,

愿您在鲜花烂漫的天国里,

无忧无愁,无伤无痛!

愿你在博爱友善的天国中,

快乐、幸福。

不再有刀光剑影,

不再有野蛮与疯狂。

不再有血腥杀戮,

不再有群魔乱舞。

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于四川西昌

张纯如相关资料: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中文名:张纯如

外文名:iris chang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出生日期:1968年3月28日

逝世日期:2004年11月9日

职业:自由撰稿人

毕业院校:伊利诺斯大学

代表作品:《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张纯如简介

1968年3月28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968-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 

1989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撰写重要新闻稿。订婚。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和电气工程师布莱特?道格拉斯博士(brettdouglas )结婚,7月迁往旧金山湾区。 

1995年,自由撰稿人,为《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和美联社撰写稿件。冬季,在国家档案馆和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完成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初步资料准备,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进行为期六星期的深入调查。 

1996年,出版《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 

1997年7月,前往中国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史料。 

1997年12月,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1998年,获得华裔美国妇女联合会的年度国家女性奖。 

1999年8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被拍摄电视节目,成为历史探索频道节目专题之一。 

2002年5月13日,获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2002年8月,儿子克里斯托佛?道格拉斯(christopherdouglas)出生。 

2003年4月28日,出版《美国华裔史录》。 

2004年11月9日,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逝世 

张纯如的家庭背景

张纯如,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在伊利诺州长大。1989年从伊利诺大学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来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写作和演说。 

张纯如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后曾为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其父当年是台大物理系“状元”,其专著《量子场论》在美国理论物理学术界颇有影响。张纯如的母亲一直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工作。 

张纯如之名“纯如”,出自《论语 八佾第三》“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绎如也,以成。”意为纯正和谐。 

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作品影响力:★★★★ 

1997年,《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在美国出版。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研讨会也因此在美国哈佛及斯坦福等大学举行,美国新闻媒介都大幅报道了南京大屠杀。《南京暴行》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洛杉矶时报》、《今日 

《南京大屠杀》英文版

美国》等著名畅销书专栏中,《南京暴行》也是榜上有名。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比在她写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序言里说,它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作品所受阻度:★★★★ 

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南京暴行》是“非常错误的描写”。张纯如后来与这个日本大使一同接受某电视访谈时,日本大使居然含糊地宣称日本政府“多次为日军成员犯下的残酷暴行道歉”,张纯如当场指出日本政府从未为南京大屠杀作过认真的道歉。迄今还没有一家日本出版社敢于出版《南京暴行》的日文版。 

《南京大屠杀》一书日文版在日本出版发行

2007年12月15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一家书店,一名读者在选购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的遗作《南京大屠 

《南京大屠杀》日文版

杀》日文版。近日,由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所著揭露“南京大屠杀”事件真相的《南京大屠杀》一书日文版在日本出版发行。张纯如在1997年用英文写成了《南京大屠杀》一书,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轰动。 

张纯如的其他作品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又名《蚕丝》,1996年出版,《蚕丝》讲述了华人科学家钱学森为美国火箭科技作出贡献,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回到中国从事导弹研制的历史。 

《华裔美国人》

2003年4月,张纯如的《在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在美国洛杉矶出版。她还曾以此书主题巡游全美发表宣传讲演》。《在美国的华人》讲述了美国华人150年的移民史,让早期华人所受的歧视公之于众。 

编辑本段

张纯如对后世的影响

1997年,张纯如用英文写出了轰动世界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让欧美读者翔实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该书曾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经再版十余次,印刷近100万册。但2004年11月9日,作者张纯如被发现在旧金山自杀身亡,年仅36岁。 

张纯如在一生中共完成三本书,包括《中国导弹之谜》和《华人在美国》。《洛杉矶时报》形容她是“最好的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是“在美国成长的华裔青年模范”。出名后,很多美国的二战老兵都想请她做代言人,而她十分认真,每封邮件都回。 

张纯如的突然辞世,在北美大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也让国人感到震撼。她留给了我们一段难忘的记忆,所说的记忆,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张纯如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她写下的历史纪实著作《南京暴行》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编辑本段

张纯如的生平

家庭情况介绍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的父亲张绍进、母亲张盈盈都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祖父张铁君原籍南京,是一位著名的老报人。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 

学习工作情况

张纯如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先是攻读计算机专业,20岁时,她放弃了即将到手的计算机专业学位,转学新闻专业。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先是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写作硕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也因此赢得了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等的赞助。 

婚姻爱情

1988年,在伊利诺伊大学的一次联谊会上,明眸亮齿、身材高挑的张纯如与白人男孩道格拉斯一见钟情,从此坠入了爱河。一年后,两人在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订婚。1991年8月17日,23岁的张纯如与当时已在硅谷担任工程师的道格拉斯结婚,组成了一个幸福家庭。就在两年前,她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克里斯托弗。 

南京大屠杀创作经过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纯如用自己无可挑剔的努力和勇气,直面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记忆,她告诉世人:人类同胞相残的历史是漫长而凄惨的,而没有哪几次劫难能与二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比。哈佛历史系系主任、中国现代史教授威廉?柯比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南京的暴行在西方已几乎被人们遗忘,所以,本书的问世尤显重要。张小姐把它称作‘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二战期间在欧洲和亚洲发生的对数百万无辜者的屠杀联系在一起。” 

性格文静的张纯如从小就喜欢写作,喜欢这种自由表达的方式。在她看来,写作是传播社会良知。真正的作家不是玩文字游戏,而要通过文字来传达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1994年12月,当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南京暴行》出版后,她对美国读者的热情反应也感到意外,她说,“这本书虽然重要,但我以为只会得到图书馆的垂青。”但纯如也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 

1997年出版的《南京暴行》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著名畅销书专栏中,《南京暴行》也是榜上有名。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 

1998年,美国华裔妇女协会为张纯如授予“年度优秀妇女奖”,许多大学和组织颁给她各种荣誉证书;美国《读者文摘》还将张纯如作为封面人物。作为一位年轻的少数族裔作家,张纯如强烈的正义感和出色的才能,在美国主流社会中树立了华裔的良好形象,亦成为世界范围内华人青年真正的楷模。 

张纯如曾荣膺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美国华人团体“年度女性”称号,并且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及“哈利?杜尔门图书馆”赞助。张纯如曾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文摘杂志《读者文摘》的封面人物,受到许多电视节目邀请,包括著名新闻访谈节目《夜线》(nightline)和《吉姆莱赫新闻时间》(newshour with jim lehrer),也为多家出版物(包括《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写稿。她与nba体育明星“东方小巨人”姚明、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下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华人青年。 

《南京大屠杀》献世的辛酸历程

在“火炉”南京,她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在评价《南京暴行》一书时就说,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国家只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不知道侵华日军在二战中曾经疯狂地屠杀中国人,国际舆论只谴责纳粹在二战中的暴行,很少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的暴行。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二战胜利以来的几十年光阴中,在西方主流社会中有关日军侵华史实的宣传太少,声音太弱。而此时有这么一个柔弱女子愿意站出来,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关于纯如的死去,朱成山非常痛惜,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曾帮助张纯如收集了大量的史实资料。他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的中文水平一般,不能读懂中文资料,所以我要逐字逐句为她翻译。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重要史料

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纯如发现的不只是《拉贝日记》,还有一份珍贵的史料:《魏特琳日记》。20世纪30年代,明妮?魏特琳女士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和教育系主任,身后留下了一部日记,其中详细记载了她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以及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由于保护了大量南京妇女免遭日本侵略军的蹂躏,沃特林女士一直为南京市民所铭记,也是纯如最为崇拜的人。不过,这些日记却在美国耶鲁大学特藏室里沉睡多年。纯如走了,但她发现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与《南京暴行》一道,成为向世界人民昭示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张纯如与日本的对质

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背景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部极为严肃的著作震惊美国和整个世界的同时,也必然引起了某些无端的质疑和粗暴指责,特别是对于不少不愿正视历史的日本人而言,张纯如的书无疑是“公然挑衅”。在这种情形下,《南京暴行》一书也让张纯如成为积极参与维护抗日战争史实的社会活动家,以及抨击日本掩盖历史可耻行径的斗士。 

1998年,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南京暴行》是“非常错误的描写”。这一声明立即遭到中国驻美大使馆以及美国各华侨团体的一致抗议,并敦促日本政府撤换大使一职。张纯如后来与这个日本大使一同接受“吉姆?里勒尔新闻节目”电视访谈时,日本大使居然含糊地宣称日本政府“多次为日军成员犯下的残酷暴行道歉”,张纯如当场指出,正是日本使用的含混字眼使中国人感到愤怒。她还重申了自己写作《南京暴行》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日本政府从未为南京大屠杀作过认真的道歉;二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日本政府在学校教科书中从来就是掩盖、歪曲和淡化南京大屠杀。纯如说,只有认罪,日本才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民族。不过,由于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迄今还没有一家日本出版社敢于出版《南京暴行》的日文版。 

2001年9月,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张纯如第一个登台发言。她的演讲博得了与会者长时间的掌声,但也遭到别有用心的日本人的攻击。当场就有两个日本人站起来向张纯如发难,蛮横提出了所谓的“疑问”,张立即据理驳斥,批得两个日本人语无伦次。到会的许多专家学者也站在张的一边批驳日本人,两个日本人只得悻然离开了会场。 

世人对张纯如的评价

在纯如辞世前,正在进行她的第四本书的工作。这本书主要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 

立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张纯如塑像

和日军作战的美军坦克营官兵,他们后来被日军拘禁并残忍虐待。在一次去菲律宾做调查的旅行中,身心崩溃的纯如患上了抑郁症,曾一度不得不住院治疗,此后她一直承受着抑郁症的折磨。 

许多学者认为,从《南京暴行》到她新近写作的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历史,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这些内容也与张纯如的病因不无关联。在《南京暴行》的写作过程中,纯如就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也有人说,对人类的绝望是纯如自杀的主要原因。张纯如曾说,写作使得她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既有做出最伟大事业的潜能,也有犯下最邪恶罪行的潜能——人性中扭曲的东西会使最令人难以言说的罪恶在瞬间变成平常琐事。读过她的书,许多读者都会对人类的兽性和仇恨,产生愤怒与绝望。作为作者,纯如是在长期忍受这种愤怒而绝望的煎熬,她的忧郁症也许早已埋下了根苗。 

纯如辞世后,她的出版经纪人苏姗?拉比纳说:“我和她经常通话,最近她告诉我,她无法继续完成这个写作计划了。很显然,她感到很悲伤。”纯如的丈夫道格拉斯也认为,是工作害了她。她多年来调查日军二战时期的暴行,从《南京暴行》到她近来准备写的新书,接触的全都是无比残忍和血腥的历史事实,一个个悲惨故事让她陷入痛苦深渊,加上艰苦的采访和写作,最终导致她崩溃。 

道格拉斯还说,纯如是工作狂,工作异常投入,“她总是把自己推向极限,经常工作到累倒为止。”张纯如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她每天下午5时起床,晚上等丈夫睡觉后开始写作,直到丈夫早上8时上班,她才去睡觉。这样,她可确保写作时的投入,不受任何外界影响。 

新美国人权义基金会在为张纯如丧礼送上的诗歌是这么写的: 

如彩虹一般你带给人间 

美丽?希望如彩虹一般你展现 

天地间一座桥梁 

如彩虹一般你只能短暂的逗留 

留下来的人们只有无限的回忆 

如天使 般你代表 

善良?勇敢 

如天使般你是她的使者 

为正义?你为无言者请命,为历史见证 

为人道?你付出自己的生命 

2004年8月,张纯如飞往肯塔基州采访,但一抵达目的地就病倒了,住院治疗三天后飞回旧金山。工作不顺让她很沮丧,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但她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很快又埋头整理写作材料。此后张纯如精神状态时好时坏,9月就有过一次自杀的苗头。到10月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恶化,无法照顾幼子,夫妇俩将儿子送到伊利诺伊州的外公外婆家照看。纯如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要求家人记住她生病前的样子,她说:“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遗体葬在在加州洛斯盖多圣安东尼牧场的天堂之门公墓,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 

父母对女儿的追忆

“她口才很好,在饭桌上也会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她哥哥就要吃些亏……”张盈盈回忆生活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就是这股激情,让张纯如在挖掘历史真相、为中国同胞讨公道的道路上走完了她年轻的生命。 

“她以前从来没有自杀的念头,但后来医生说她患了忧郁症。……她是一个很完美主义的人,自己又有小孩,精神压力很大,晚上不能睡觉,有些吃不住。” 

那段时间,张纯如白天睡觉,晚上写作,电脑键盘上abcd四个键已经磨损。此次赴宁,二老也将把这个键盘连同张纯如的眼镜、衣服等遗物赠送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同时,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为张纯如制作的雕像也将在纪念馆揭幕。 

两位老人清楚得记得纯如最喜欢的座右铭是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的名言: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张盈盈说,“中国人要像犹太人一样,让全世界记住这段历史。” 

据二老介绍,美国教科书的二战史都是欧洲战场的内容,很少谈到日本侵华。然而近年来,很多华人草根组织都致力于推动把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同时写进教科书。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该提议已经得到加州政府同意。 

长在美国的张纯如从小听父母讲侵华日军的罪行,到图书馆却几乎找不到这方面的英文材料。后来到 

张纯如女士的遗体告别仪式

中国亲自调查情况后,决心要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华民族这段苦难的历史。 

张纯如的父母说,女儿最大的愿望就是写很多书,至少写10本,打算每三年写一本。此外,她一直想拍一部世界级的日本侵华的电影。“对于美国的年轻人,电影的影响要比书籍大得多。”张纯如的哥哥张纯恺说。 

张纯如的父母说,现在重要的不是沉湎于悲痛的过去,应该向前看,继承她的意志,完成她未了的心愿。 

相关电影

《南京浩劫》

据悉,美国的好莱坞要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这部描写当年日军暴行的影片由中美英三国投资,这部由中美英三国投资,美国好莱坞viridian娱乐公司与中方合作,耗资3亿人民币的超级大片《南京浩劫》是好莱坞首次拍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影片预计在2007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在全球上映。 

影片将以一个中国家庭的视角看南京沦陷的前前后后,再现1937年的那场劫难,包含日军暴行,中国人民的屈辱和反抗,以及第三国的救援…… 

好莱坞王牌编剧威廉?麦克唐纳加盟该片后,从去年开始就查阅各种资料,并仔细阅读了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著的《南京大屠杀》。他还表示,希望杨紫琼和章子怡参与演出。 

《张纯如》

今年刚好是 张纯如所撰写的《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出版十周年,加拿大真相记录制片公司于去年12月起在南京拍摄《张纯如》一片。在近半年的拍摄过程中,该片还曾前往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取景。电影通过张纯如写书时的心路历程,时空交错地揭开一幕幕历史真相。除了使用一些珍贵的历史和资料片段,影片中还有华裔女演员郑演员郑启蕙对张纯如的“演绎”片段。据了解,郑启蕙将张纯如视作心中英雄,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翻查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该片由多伦多史维会和大地娱乐(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一千万元人民币拍摄,由加拿大著名的独立电影制片人、“世界纪录片”和比尔?斯巴菲克共同执导。影片将展现张纯如如何深入探索南京大屠杀这一段黑暗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心路历程,并以张纯如的视角展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该片导演安妮?彼克说:“历史是没有国界的,南京大屠杀是反人道的罪行,应该让世界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希望用镜头保存和传播历史真相。”她表示,通过阅读张纯如的著作和拍摄这部纪录片,使她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深感震撼。“这是一段我终身难忘并将影响我一生的经历。” 

影片中的张纯如由加拿大华裔演员郑启蕙扮演。据悉,该纪录片完成后片长约九十分钟,除在影院放映外,还将制作成电视版和dvd发行。 

张纯如的父母张绍进博士和张盈盈博士专程前来参加了的媒体见面会.。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日文版艰难问世

新华网南京12月15日电(记者石永红 张宏妹)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的遗作《南京大屠杀》日文版日前由日本同时代出版社出版。 

张纯如母亲张盈盈15日在南京告诉记者,张纯如在1997年以英文写成《南京大屠杀》(中文版名为《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10年后其日文版终于出版,这是一个“对纯如在天之灵的安慰”。 

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完整收入了原作所附43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同时代出版社还出了一本点评解读张纯如原著的书,其中包括译者巫召鸿的注释和学者的解说,还有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轰动,这本书随后被翻译成中文。其后,日本曾有出版社计划翻译出版《南京大屠杀》一书,但没有成功。 

《南京大屠杀》日文版的译者巫召鸿是日本华侨后代,生于1951年,迄今持有中国护照。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1997年出版了揭露“南京大屠杀”事件真相的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英文原作名为《the rape of nanjing》),震惊了世界。该书随后被翻译成中文,流传广泛。但是,在策划和实施“南京大屠杀”的当事国日本,由于特殊的社会氛围和政治压力,《南京大屠杀》日文译本却于1998年在出版过程中惨遭夭折,留下了长达10年的不可思议的出版空白。张纯如本人因长年受压而产生心理抑郁,于2004年11月9日在美国吞枪自杀,以36岁的风华之年离开了这个真相莫辨的世界,令人惋惜。 

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事件即将迎来70周年纪念。为了纪念历史走过的漫漫70年岁月,为了缅怀一位充满历史正义感和道德勇气的华人女性,更为了向日本社会提供一份完整的历史证言、打破沉寂10年的出版禁忌,由在日华侨巫召鸿翻译、日本同时代社出版的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即将面世。 

据了解,译者巫召鸿是1951年出生在日本的老华侨,长年从事电脑软件工作。巫召鸿认为,自己的人格形成于60年代至70年代。那时候他听上一代人讲战争体验,几乎都是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东京大空袭、武勇传、特攻队、偷袭珍珠港等,却没有南京大屠杀。70年代以后,日本人的战争意识偏向于受害者意识,逐渐模糊了加害者的视野,掩盖了侵略者的立场。 

1998年,柏书房曾计划翻译出版《南京大屠杀》一书。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版方欲为日文译本加上日本视点的注释、说明和批判文字,遭到张纯如本人反对,出版计划受挫流产。这起事件留下的后遗症是,《南京大屠杀》在此后10年里成为日本出版界的一个禁忌,没有人再出手涉及这一敏感的翻译出版话题。不过同时,日本却出版了不少订正、指责、说明、甚至批判原作的著作,如笠原十九司的《南京事件与日本》、同属历史事实派的本多胜一与妬村太一郎的对谈,还有全面否定原作的藤冈信胜、东中野修道所著《(南京大屠杀)研究》等。 

巫召鸿在“翻译出版经纬”中指出:“一本迄今尚未以日语文字形式在日出版的著作,却遭受到来自四方八面的如此集中的非难和批判,这是史无前例的。”为此,他希望日文版的出版能让更多人完整地读到这本书,并对原作给出真实的评价。 同时代社的川上彻社长接受《中文导报》专访时,谈了该书日文版出版的曲折过程。川上彻在2006年末收到巫召鸿的来信,希望能在日本出版《南京大屠杀》。川上向出版界和新闻界的友人们征询意见,也了解了1998年的柏书房出版夭折事件,得到的回答多是劝他慎重对待,不宜再一次卷入事件中去。但川上读了该书的日文译稿,深深感到这是一部有魄力、有实力、有说服力的作品。 

川上表示,张氏原作揭露了大屠杀的本质,详细记载了大屠杀的方法、形态等实质问题,非常值得重视。日本右翼势力夸大原作中的细节错误,指其为“伪书”,日本出版界在过去10年里更因实行“自由规制”而封杀了张氏著作所表达的历史真相和历史声音,这些做法是错误的。为此,同时代社于今年春天决定推出该书的日文版。 

随后,川上彻联系到了拥有著作版权的张纯如的美国丈夫,双方通过代理人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交涉。鉴于1998年日文版遭遇过出版夭折的不幸经历,原作方对日本出版界抱有深深的警戒心和不信任感。但川上彻真心诚意地应对,最终在满足出版权方两项条件的前提下获得了《南京大屠杀》的日文版版权。原作方提出:1、日文版按原作实译,如实传递原作本来的面目;2、日文版不得加入任何注释和说明文字。为此,同时代社与原作方协商后做了技术性处理:一方面让巫召鸿翻译的原著日文版单独成书出版,另一方面作为该书的姐妹篇,同时出版了由巫召鸿加译注,由山田正行写解说,再加汇编资料而成的《阅读南京大屠杀》一书,作为原作的“案内”导读。原作方审读了日文译稿,表示满意。同时代社在今年秋天正式获得了在日出版的委托授权书。 

川上彻介绍说,张氏原作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一是听取了当年亲历事件的日本人的证言;二是记录作为大屠杀受害者和幸存者的中国人的回忆;三是挖掘出当时置身“国际安全区”的外国人的记录。张纯如首次发现的《拉贝日记》,已成为记述“南京大屠杀”的著名历史档案。 

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厚达380页,完整收入原作所附43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呈现出原书全貌。日文版将赶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的12月13日前进入书店流通。 

川上彻表示,张纯如很希望日本人能读到这本书,她也很愿意与日本人做面对面的坦诚交流——前者即将成为现实,后者却成为永远的遗憾。 

川上表示,10年来,日本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右翼的“新历史教科书”在民间选用中连连碰壁,编撰会也因内讧而趋于平静,但社会上关于“南京”的话题依然是一种禁忌。目前,“南京大屠杀”70周年在即,但在日本很少听到有纪念活动。龙谷大学田中宏教授将组织一个“2007南京大屠杀70年东京纪念证言集会”,余者寥寥。但愿张纯如遗作《南京大屠杀》日文版的出版,能寄托一份日本人对历史的歉意和哀思。

以《南京大屠杀》一书揭露日军在华暴行而闻名世界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9日被路人发现用手枪在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张纯如的其他作品包括《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和《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都获得好评。她在自杀前留给家人的纸条中写道:“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张纯如英文简介

iris shun-ru chang (traditional chinese: 张纯如; simplified chinese: 张纯如; pinyin: zhāng chúnrú; march 28, 1968 – november 9, 2004) was an american historian and journalist. she was best known for her best selling 1997 account of the nanking massacre, the rape of nanking. she committed suicide on november 9, 2004, after a depressive episode resulting from a nervous breakdown. 

the daughter of two mainland-born university professors who immigrated from taiwan, chang was born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and was raised in champaign-urbana, illinois, where she attended university laboratory high school of urbana, illinois and graduated in 1985. she earn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 1989, a master's degree in writing seminars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nd later worked as a new york times stringer from urbana-champaign, in which capacity she wrote six front-page articles over the course of one year.[1] after brief stints at the associated press and the chicago tribune, she began her career as a writer, and also lectured and wrote articles for various magazines. 

she married bretton douglas, whom she had met in college, and had one son, christopher, who was 2 years old at the time of her death. she lived in san jose, california in the final years of her life. 

chang wrote three books that document the experiences of asians and chinese americans in history. 

her first book, titled thread of the silkworm (1995),[2] tells the life story of the chinese professor, dr. tsien hsue-shen during the red scare in the 1950s. although tsien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and helped the military of the united states debrief scientists from nazi germany for many years, he was suddenly falsely accused of being a spy, a memb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usa, and placed under house arrest from 1950 to 1955. dr. tsien hsue-shen left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september of 1955 aboard the merchant ship president cleveland. upon his return to china, tsien developed the dongfeng missile program, and later the silkworm missile, which ironically would later be used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persian gulf war and the 2003 invasion of iraq. 

the rape of nanking, chang's most famous workher second book, the rape of nanking (1997),[3] was published on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nanking massacre, and was motivated in part by her own grandparents' stories about their escape from the massacre. it documents atrocities committed against chinese by force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nd includes interviews with victims. the book attracted both praise from some quarters for exposing the details of the atrocity, and criticism from others because of alleged inaccuracies. after publication of the book, she campaigned to persuade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to apologise for its troops' wartime conduct and to pay compensation. the work was the first popular english language work to deal exclusively on the atrocity itself, and remained on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list for months. based on this book, a documentary film, nanking, will be released in 2007. 

her third book, the chinese in america (2003),[4] is a history of chinese-americans which argues that chinese americans were treated as outsiders. consistent with the style of her earlier works, the book relies heavily on personal accounts, drawing its strong emotional content from each of their stories. she writes: "the america of today would not be the same america without the achievements of its ethnic chinese. scratch the surface of every american celebrity of chinese heritage and you will find that, no matter how stellar their achievements, no matter how great their contribution to u.s. society, virtually all of them have had their identities questioned at one point or another." 

success as an author propelled iris chang into becoming a public figure. the rape of nanking placed her in great demand as a speaker and as an interview subject, and, more broadly, as a spokesperson for an entire viewpoint tha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d not done enough to compensate victims of their invasion of china. this became a political issue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rtly after the book was published; chang was one of the major advocates of a congressional resolution proposed in 1997 to hav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pologize for war crimes, and met with first lady hillary clinton in 1999 to discuss the issue.[5] in one often mentioned incident (as the the times of london reported it): 

she confronted the japanese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states on television, demanded an apology and expressed her dissatisfaction with his mere acknowledgement "that really unfortunate things happened, acts of violence were committed by members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it is because of these types of wording and the vagueness of such expressions that chinese people, i think, are infuriated," was her reaction. [6] 

iris chang's visibility as a public figure increased with her final work the chinese in america, where she argued that chinese americans were treated as outsiders. 

after her death she became the subject of tributes from fellow writers. mo hayder dedicated a novel to her. reporter richard rongstad eulogized her as "iris chang lit a flame and passed it to others and we should not allow that flame to be extinguished." 

chang suffered a nervous breakdown in august 2004, which her family and doctors attribute in part to constant sleep deprivation. at the time, she was several months into research for her fourth book, about the bataan death march, while simultaneously promoting the chinese in america. while on route to harrodsburg, kentucky, where she planned to gain access to a "time capsule" of audio recordings from servicemen, she suffered an extreme bout of depression that left her unable to leave her hotel room in louisville. a local veteran who was assisting her research helped her check into norton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louisville, where she was diagnosed with reactive psychosis, placed on medication for three days and then released to her parents. after the release from the hospital, she still suffered from depression and was considered at risk for developing bipolar disorder.[7] 

chang's family and doctors attribute this condition in part to constant sleep deprivation. chang was also reportedly deeply disturbed by much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her research. her work in nanjing left her physically weak, according to one of her co-researchers.[8] 

on tuesday, november 9, 2004 at about 9 a.m., chang was found dead in her car by a county water district employee on a rural road south of los gatos and west of california state route 17, in santa clara county. investigators concluded that chang had shot herself through the mouth with a revolver. at the time of her death she had been taking the medications depakote and risperdal to stabilize her mood.[7] 

she left behind three suicide notes each dated monday, november 8, 2004. "statement of iris chang" stated: 

i promise to get up and get out of the house every morning. i will stop by to visit my parents then go for a long walk. i will follow the doctor's orders for medications. i promise not to hurt myself. i promise not to visit web sites that talk about suicide.[7] 

the next note was a draft of the third: 

when you believe you have a future, you think in terms of generations and years. when you do not, you live not just by the day -- but by the minute. it is far better that you remember me as i was -- in my heyday as a best-selling author -- than the wild-eyed wreck who returned from louisville... each breath is becoming difficult for me to take -- the anxiety can be compared to drowning in an open sea. i know that my actions will transfer some of this pain to others, indeed those who love me the most. please forgive me. forgive me because i cannot forgive myself. 

2004年11月,美国华裔历史学者张纯如(irischang)开枪结束了年仅36岁的生命,这让她的朋友和学术对手宝拉.卡曼非常震惊,后者对事情的起因展开调查,于是一本名为《寻找张纯如》的书就此面世。卡曼表示仅以此书献给这位《南京大屠杀》作者,把一个真实的张纯如呈现在世人面前。 

自杀引发调查 

卡曼是张纯如在伊利诺斯大学新闻系的同学,尽管是学术上的竞争对手,但两人友情深厚。 

她和张纯如常互通电话,有时她会被张打来的长途电话搞疯了,因为张总是问一些让人抓狂的问题。虽然有不能忍受和她多呆一分钟的感觉,但卡曼和张纯如之间的友情从没受到质疑。在卡曼眼中,张纯如非常聪慧。卡曼在书中写道:“她爱说话、爱空想、大胆、有激情、高个、美丽,还有一头黑色长发,吸引很多男性的目光。”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为何自杀,激发了卡曼的调查欲望。 

卡曼拜访了张纯如的丈夫布莱特.道格拉斯和4所大学,张在自杀前匆忙把文件寄存在那里。卡曼还拜访了一位心理医生,讨论了亚裔美国人的精神病例。卡曼甚至收到来自美国国务院的资料,都是美国外交官们对张纯如作品在中国和日本影响的监控文件。卡曼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我并不想把这本书写得很深,只想澄清关于张纯如的谣言,还原一个真正的张纯如。这不是单纯的医学研究,而是让她与她的病症活生生出现在我们眼前。” 

不安全感始自童年 

在阅读了张纯如和亲友的通信后,卡曼认为张在1997年突然成为畅销书作家后,童年时期的不安全感再次出现。张纯如的朋友记得,张曾负责一家高中的文学杂志,但常受人欺负。大学期间,张和女学生联谊会的成员关系并不融洽,但仍被选为校园节日公主。她还两次获得实习经历,让校报同学非常嫉妒。 

年轻时的张纯如雄心勃勃,她告诉未来的丈夫想得到普利策奖。23岁时,她在巴尔迪摩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参加一个写作项目,签下第一份写作协议。29岁,她出版了第二本书《南京大屠杀》,成为畅销书作家。书中她叙述了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她的日本出版商在收到日本保守派的死亡威胁后,取消了日文版计划。今年在张纯如去世3周年后,同时也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之际,《南京大屠杀》日文版终于将上市。 

精神压力把她压垮 

精神压力让张不堪承受。她在创作第三本书《巴丹死亡行军》时,服用了很多药物,可能刺激荷尔蒙分泌失衡导致出现精神问题。“我可能是第一个知道前苏联、中国和美国在冷战期间秘密的人,这难道不令人震惊吗?我发现这种研究让我着魔,就像侦探工作,但购物或在公园散步时,《南京大屠杀》的一些影像就会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并不想让这些事毁了我的余生。”张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 

在生儿子克里斯多弗前,张多次流产,这对她的精神产生影响。被诊断精神衰弱和双极性情感疾病后,她买了一本关于安乐死的书和一把枪。不幸的是,克里斯多弗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面对家庭的变故,张的丈夫布莱特.道格拉斯以他的雅量和坦率帮助妻子。如今,道格拉斯又娶了一位亚洲太太,名字也叫irischang。即使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卡曼表示:“我永远都不能理解她的自杀,永远都不能知道她在想什么,不能理解她内心的痛苦。”

张纯如,是什么名人?是高官还是富豪?是歌星还是影星?不,都不是,说这些,说不定那些特别赞美、崇敬张纯如的人还会认为是玷污了她。张纯如,乃一美籍华裔女作家。据知这位年轻的女历史学家、作家生前为了向世人、尤其是向英语国家的人们揭露日本法西斯二战期间在中国的暴行,到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和日本访问大屠杀受害者、目击者和施虐者,搜集了大量的日军暴行铁证。1997年7月,张纯如还在南京呆了25天左右。然而,原本就孤陋寡闻的笔者对这位完全可称得上是巾帼英雄一无所知。可就是这位活着时国内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自杀,竟给整个华人世界带来巨大的震动。我们通过媒体得知,海内外华人对张纯如因自杀之死都是一片痛悼之声。 

截至目前,就笔者所知,没有哪一个华裔作家之死比得上这位风华正茂年仅36岁的张纯如之死让国人如此感动,如此震撼。打开互联网,从报道中看到,说是张纯如自杀事件在美国华人社区引起强烈震撼,各种媒体在她自杀后的第三天亦即11月11日都在醒目位置刊出了她的照片和生平。张纯如走了,但在亚太事务研究中心的主持下,纽约以及全美的华人自发举行了张纯如追悼会;全美有198个书报杂志刊登了张纯如身亡的消息,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她的墓碑上则写着这样一串头衔:“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而在国内,你也会发现,这位女作家自杀的消息刊出后短短几小时,报道后面就有好几百条跟帖,并且是一片赞美、崇敬之声,一个个网络读者对这位华裔女作家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一点,想必连这位女作家生前也不曾料到。 

据知,张纯如已经是第二代华裔,且只会讲汉语而不能阅读汉语更不能用汉语写作。可就是这个说着外国话的华人子孙,勇敢地追随父母和其他海外华人的记忆,为寻求真相而踏遍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写出了让整个西方世界震惊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在这本书中运用辛辣的笔法、犀利的笔锋,畅快淋漓地揭露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美国《新闻周刊》对该书的评语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做了果敢的回顾。”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白玉楼上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西子xizi
☆ 编辑点评 ☆
西子xizi点评:

语言铮铮,表达有力,诗意乏了些,每次读作者的诗歌,都被作者的爱国之情所打动。只是作者也应看到现实中美好的一面,虽然有灰暗现象,但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

文章评论共[1]个
西子xizi-评论

问好作者at:2010年10月28日 早上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