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历八月的田野上,被金色的秋风吹拂着,重又飘来各种各样的庄稼成熟的清香,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个永远不扎口的大袋子,再一次慷慨而深情地,把孕育出的累累果实,交付给熙熙攘攘前来收割的农人。
面对索取,普天之下的万事万物,还没有什么能够像土地这样,既沉静又大方。如同对儿女从无所求的母亲一般,她活着的目的,仿佛就是为了繁衍和奉献。
和村庄里的父老乡亲们一样,“突突突”开着一辆小型农用三轮车的老父亲,刚一来到地头,就从车斗里抱下一大摞塑料编织袋,然后走进田野深处。这些大小不一、花花绿绿的袋子,有的装过化肥、有的装过面粉,还有的装过猪饲料。自从两年前父亲买了这辆三轮车,收庄稼就再不用筐、篓等家什推了,而是改用塑料袋子装,好像装在袋子里的庄稼果实,一下子由喜欢展示自己的新鲜少女,变成了蒙着盖头的娇羞新娘,惹得人们总想打开袋子看一看、瞧一瞧。
其实,每一种、每一棵庄稼的果实上,都长有一个造型不一、功能不同的口袋,我们和父亲,只不过是把庄稼的小口袋,再装进我们带来的大口袋——大豆、豇豆、绿豆等豆类作物的口袋最小巧,且最单薄,每当秋风吹起或稍微用力,熟透的豆粒,就像泥土恋恋不舍的泪珠,“噼噼啪啪”地滚落一地,让人看着既心疼又叹息;花生的口袋最合体最结实,当它被或洁白或粉红的果子米紧紧贴住,有时想抓一把吃,手指上倘若不用点力气是扒不开的;玉米的口袋做工最繁琐,层次最多,也最好看,它不但小心翼翼地里三层、外三层,把排列整齐的玉米粒包裹了个严严实实,而且在最里面那层薄如蝉翼的白皮上,还绣满了只有泥土才能读懂的一道道花纹……红薯的口袋我们不能带走,因为它的口袋就是泥土,将脚下的大地撑开了一道道缝隙的泥土。
把收割后的一堆堆果实,往一个个编织袋里面装的时候,被火热的阳光暴晒得黢黑的父亲,总像个孩子似的开心或天真,他一会儿拿着一个最大的果子向身边的母亲炫耀,一会儿又旁若无人地哼唱起一首战争年代的老歌……面对用汗水浇灌出的粮食,他有权利好好狂放一次,并且在这田野之中,只有像他一样一辈子都弯腰向土的老农,才是泥土真正的魂和根,哪怕如今他已衰老得连一整袋七八十斤重的鲜玉米,也扛不到长长的地头,要半袋半袋地一点点挪出去。在刚刚掰完的地块里走着走着,如果看见哪一株玉米秆上,还有落下的玉米棒子,他就停下沉重的脚步,佝偻着腰伸出一只手把它再掰下来,然后装进那件破旧的中山服口袋里,接着继续吃力地背着半袋玉米走向地头。
和庄稼自身生长的口袋一样,母亲的褂子、裤子口袋里,也常常装满了粮食,有时是一捧黄豆粒,有时是一把花生果,还有时是几块带泥的红薯……这些几乎在每个秋日,都能从她口袋里翻找出的粮食,有的是她在收割后的庄稼地里捡的,有的是她走在田间小路上拾的。有一天母亲病了,父亲帮她洗衣服,竟然还从她裤兜里翻出一大把芝麻,真不知道她是如何耐住性子,睁大昏花的老眼,一粒粒把针尖大的芝麻捡起的。
年少的调皮儿子,他的口袋里却从来都不装粮食,和我们一起去山野秋收时,他只装山楂、酸枣、柿子、栗子、核桃等吃物,以及豆虫、蚂蚱、荆柯疙瘩等玩物——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秋天还只是香甜和浪漫。
脚踩着温热的泥土,体验着大地的丰硕,我也像父母一样学会了辛劳与珍惜,在帮助他们秋收的那一个月,我鼓胀的西装口袋里,也时常揣满了拾取的散落粮食。除此之外,里面还会有我从山间地头,采摘的一朵朵山菊花、映山红花、牵牛花,以及其它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野花。晚上秋收归来,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都从口袋里拿出来,它们在灯光下显得依然鲜活、热烈,散发着或浓郁或清淡的芳香。我读书读累了,拿起来嗅一嗅,将要倦怠的大脑,刹那间就神清气爽了。
九月过后,当我们的口袋都空荡荡的时候,一个既忙碌又劳累的秋季,便无声地宣告结束了。我们习惯性地浑身上下摸摸口袋,才发现它们都已瘪瘪的了,但我们却不会因此产生一点惆怅或忧伤,因为我们始终深信,只要还肯洒下汗水、还肯辛勤地努力,永远的土地这个大口袋,总会给我们留下一份果实和甜蜜。
-全文完-
▷ 进入张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