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能够写诗写文章是件好事,获奖也无可厚非。官员因为是领导,就应该博学多才爱好广泛,就应该是老百姓学习的榜样。我们反对那些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人做官。更反对喝酒打麻将拉关系是高手,玩女人搞腐败更内行的人做官。他们应该是即有工作能力又是满腹经纶人。在目前,像车延高这样的官员已经是不错的了。他的诗被网友叫做“羊羔体”获得鲁迅文学奖一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褒贬不一,但总得来说,他毕竟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就此而言还是值得庆贺的。
文学就是文学,看一部作品是好还是不好要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衡量,不能夹杂任何的东西。历史上的例子很多,比如唐朝的骆宾王写了讨伐武则天的《讨武檄文》,本应处死,但武则天认为他是个人才,杀掉可惜,所以才不把他置于死地。就这一点来说武则天比现代人好,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衡量骆宾王的,并没有认为他反对自己而被杀掉。清朝的乾隆帝不论是书法和诗词都是堪称一流,但是,在中国书法史上和诗人里面都没有他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不要这些桂冠,在当时也没有人因为他是皇帝而送给他。所以,古人能够做到,我们更应该做到。不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不管你是文学界的大师还是初出茅庐的小人物,所写的作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作家协会的评委也不要看是不是自己的门派,合不合自己的口味是投赞成票还是投反对票。
关于赵丽华的“梨花体”和车延高“羊羔体”诗,大家看法不一。看来反对的多,力挺的也有,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足为奇。不过,可能是受传统诗和诗歌的影响,也可能是水平问题,照样也是看不惯。因为他们的风格违背了传统诗和诗歌的要求,和目前的教课书大相径庭。我们提倡创新,但是创新的一定要好,要美,让大家能够接受。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赵丽华“梨花体”诗的其中的几首看看。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陷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说它是诗,实在不敢恭维,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如果这样说:“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最好吃的。”比竖着排版分几行当做诗会更好一些,也更能让人接受。
再看一首《时机成熟,可以试一次》
我要这样
持续地
专注地
不眨眼地
意味深长地
或者傻乎乎地
色迷迷地
盯你三分钟
如果你仍然一付
若无其事状
我的脸就会
首先红起来
如果横着排版当做一句话来说,也一样会更好:“我要持续地专注地不眨眼地意味深长地或者傻乎乎色迷迷地盯你三分钟,如果你仍然若无其事状,我的脸就会首先红起来。”
再看下一首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同样也一样,只不过是竖着排版的一句话:“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
从上边的几首是来看,看不出好在哪里,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话,也好像是说给别人听,而且对方还没有回应。
车延高的“羊羔体”和“梨花体”一样,而且前者是受后者的影响。好像是克隆来的,也像是一对双胞胎,如果把他们的诗放在一起不署名的话,没有什么不同,真还看不出是出自谁的手下。
再看一首车延高的“羊羔体”诗
《一瓣荷花》
我来的时候一朵荷花没开
我走的时候所有的荷花都开败了
像一个白昼轮回了生死
睁开大彻大悟的眼睛
一只是太阳,一只是月亮
脚下的路黑白分明
命运小心翼翼的走
起伏的浪花忽高忽低,揣摸不透
只有水滴单纯,证明着我的渺小
有时,我已穷极一生
只能采下一瓣荷花
而一夜湖风,用一支笛子
吹老了整个洪湖
在此,为了节省版面,就不给它横着排版了。还有写徐帆的那一首也是一样。严格地讲,两者的诗都不像诗,车延高“羊羔体”诗好像还好一些,横着排版就像一篇小散文,又好像是一篇日记。
“梨花体”诗也好“羊羔体”诗也好从版面上来说,就是:“横排文章竖排诗。”或者是说:“横着排版就是一句话或是文章,竖着排版不能算诗。”
请看一位农村妇女在qq日志里写道:“云,一旦遇上了风,将会被撕得遍体鳞伤粉身碎骨,再也看不出原来的摸样。”我们不妨也来一个竖着排版面。
云
一旦遇上了凤
将会被撕得
遍体鳞伤粉身碎骨
再也看不出原来的摸样
是不是也像“梨花体”和“羊羔体”诗呢?由此看来,今后如果都像“梨花体”和“羊羔体”诗一样,写诗实在是太简单了,无论谁说的话只要竖着排版而且分几行就都是诗了。
不论是诗,还是诗歌,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特别是诗,格律还是要要的,对仗和平仄也是要讲究的,不然就不是诗和诗歌了。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晶品,也是要求最严格的。古人提倡创新,我们也讲创新。但是创新不是儿戏,不是不要古人的东西,只有学好古人的东西才能创新。一首诗,一篇诗歌写出来了,应该是让读者看后值得学习,回味无穷,百看不厌,并且能够流传下去。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古人的诗做到了这一点。至于“梨花体”和“羊羔体”诗,能不能做到,能不能站住脚还要另当别论。
文学作品一贯都是在赞扬和批评中发展的。没有批评的作品不一定就是好作品,如果大家都积极地参与争论一部作品,那么这部作品肯定有他的可争论之处。“梨花体”和“羊羔体”诗也是一样,能不能长期存在,继续发展,这需要历史来回答。如果能够存在,再继续发展也不是一件坏事,说明历史接受了它,也认可了它,但是,目前教课书上关于诗的内容就要修改了。
-全文完-
▷ 进入孔夫子同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