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当有人用祈使或者命令的口气要你感恩,感恩,感恩。听得多了,你可能会产生一些想法,也许别个以为你懂不起是榆木脑袋,不感恩,不知恩,或者不会感恩。久之,心里还会产生反感。
与感恩相对的是施恩。对于施恩者而言,大多数是施恩于人不图回报的。如果说施恩于人之时就想着要图回报,要别个感恩,这种情况不是利益交换便是另有目的。这样的施恩或者感恩就变了味,其实对于施受双方和社会风气都不利。
怜困惜弱,无偿地救(资)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不乏乐善好施和见危慷慨解囊者,并传为佳话。伸出援手者是出自于真情真爱,而接受救助的是发自内心地感激,有的甚至将其大恩大德的举动化为生存生活的动力,滴水之情,涌泉相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这种真心实意的“感恩传递”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友爱,有效地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了健康文明氛围的养成。
然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部分人员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将利益交换的法则带入了扶弱济困领域,施受关系有意无意地被异化,被扭曲,沾染上了铜臭味,功利色彩特别浓厚。他们把救助他人的慈善行为演绎为一种利益交换,变相为隐性的借贷关系,或者以此换取名誉,博得好的名声,扬名立万;或者以此为筹码,作为长线投资而获取更大的利益与好处;或者以此实现某种隐密难言羞于言说的目的。等等,使“感恩”变味失去了应有的分量。
真正的施恩者是不求回报和大肆张扬的。如果施恩于人而又企望他人回报,那就会让施恩救助失去真正的意义与价值,使传统美德大打折扣。谁都晓得,需要救助或者求助的都是弱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或者衣不被体,饥不裹食;或者贫病交加,生活困顿;或者意外罹难,蒙灾受害;或者身患残疾,不能自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以断言,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在短期内是不能对施恩者或者社会有实质性的回报的。我们期望的也只能是只要他们过得好些,便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社会时便会发现,我们的慈善捐助事业并不是很发达,部分人员对捐赠不是很热心,每每受到诟病与责难。这除了捐赠主体的思想意识与认识有待提升外,当然与整体社会氛围环境是有干系的。我们要充分地看到,捐赠救助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备,监督机制不力,运行透明度偏低,侵吞救助物资现象存在等等不足,让一些富有爱心的人们变得恶心与失望。诸多中间环节的跑冒滴漏得不到应有的监督,施恩者的一片爱心受到了猥亵,受到了侵蚀,受到了污染,甚至于付之东流,谁还会有捐赠的激情和好施的心情呢。
古人云:廉者不食嗟来之食。施舍于人在于救人之急之困之难之危。一个人他虽然处于弱势,但是作为人仍然是有人的尊严与自尊,有求真向善之心。如若稍有一点施舍捐赠的举动与行为便要求受赠者感恩戴德,低声下气,委屈自贱,如此之施舍与捐赠必然不会得到心悦诚服的理解与回应。如果口呼的赠与与实际的数量不相符合,说的与做的两张皮,还要接受者承认其夸大其词的幌子以哗众取宠,那会更加让人“倒胃口”和感到不可理喻。有的甚至口头许诺认捐认赠而并不准备付诸实施,只是虚与作秀炒作,大造其势,开空头支票,当作游戏玩,既愚弄了公众,更伤害了弱者的心理情感。如此种种的“施恩”不仅仅伤害了诚信友善的施受关系,更是极大地冲淡与稀释了感恩传递的环境氛围,有害无益。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无论是施恩还是感恩都应该是出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自愿,而并不是要斤斤计较回报与否甚至于强人所难。唯有诚信的博爱与同情心,才能感动与感化每一颗弱势的心灵,播出希望友善的种子。如此,不言感恩报答而感恩报答却会加倍涌现。
-全文完-
▷ 进入洁尘飞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