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日,跟朋友q聊时,朋友不经意的一句“红颜祸水”,让我陷入了沉思,我觉得我应该要写点什么……
“红颜”二字原指美丽女子的容颜,但经过时间的锤炼而逐渐演变成了美丽女子的代称。对此,古人诗词中更是多有涉猎,如曹植曾在其《静思赋》就有“天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的诗句,而杜甫在《暮秋忆枉裴道州手札》中亦将“红颜”二字镶嵌其里:“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而《词海》里将“祸人败事的女子”定义为“祸水”。
诚然,江山、帝王将相、红颜、祸水、爱情这几个主题彼此交错,一度曾演绎出了许多说不清、道不尽的风流怨事:商纣王之所以暴虐,是因为妲己妖言祸众;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三戏诸侯;更厉害的当数西施,她仅以“一双笑靥”竟使吴国“十万精兵尽倒戈”,以致夫差授首;霸王自刎皆因偏爱虞姬;唐明皇采用“六百里加急”也仅仅是为了让杨贵妃吃到岭南的新鲜荔枝,于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遂成千古绝唱;吴三桂更是“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上,历代亡国之君沉迷后宫,玩弄戏亵,终日夜夜笙歌,不理朝政与国事,以致民声怨愤,揭竿而起,于是乎,历史上所有亡国的典故似乎都是把矛头指向了帝王将相身边的“红颜”。因此,“红颜祸水”这个成语便产生了。
爱美原本乃是人之天性,要不,怎么连圣人都说“食色,性也”了?的确,历史上是有很多“红颜误国”的事情,可人们却固执地把亡国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女人身上,这样的论断是否有失偏颇?红颜与祸水,这两者能等同起来吗?我看不尽然!
先说纣王。“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这是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第三》中关于殷纣王的部分描述。意思是“纣王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由此可知,纣王暴虐,乃是他的绝对自信所致,因为他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也就是说纣王的所有言行都是绝对正确的。于是,当臣下因劝阻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时候,他认为这是对他的权威一个挑战(事实上很多大臣比如比干都是为了纣王的社稷得以千秋万代着想),所以,纣王绝对自信的专制本性给激发了出来,再加上妲己在一旁煽风点火,于是,杀妻儿、诛比干等忠臣,也因此,纣王便成了暴虐的象征。可以说,纣王无道暴虐,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妲己,妲己充其量只是起到了个催化剂的作用,最主要的还是纣王自己的天性使然。
再说西周幽王,大家都知道,幽王曾经为博红颜褒姒一笑,三度烽火调戏诸侯,以致后来逃回申国的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可各地诸侯以为又是玩笑而拒不救援幽王,从而使致使其惨败被杀。因此,后人便把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迁怒到烽火戏诸侯的褒姒身上,认为是褒姒使得诸侯不再相信幽王的烽火而导致西周灭亡的!其实不然,就算当时没有褒姒戏弄诸侯的事情,西周王朝也同样摆脱不了最终被灭亡的命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幽王在位的时候,西周各种社会矛盾就已经急剧尖锐化,政局非常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而周幽王更是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又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起国人怨愤。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才是西周灭亡的真正原因。
当然,历史上,红颜祸国最具有争议性的当属西施了。尽管她仅以“一双笑靥”使得吴国“十万精兵尽倒戈”,这对吴国来说,西施是个“祸水”,但对于勾践和他的越国子民而言,她却是个天大的功臣。不过,西施虽美,却不足以使得夫差授首,关键在于夫差不该给勾践以修养生息的机会、另外他后期生活的奢华无度、以及对外穷兵黩武、屡次北上与齐晋争霸以致国力空虚而外强中干,这才是吴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一曲霸王别姬,想起楚汉之争,真个“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项羽有勇无谋尚可,志大才疏也罢,但不该不听手下谋士之良策,否则,哪来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慷慨与悲愤?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虞姬如此大义凛然、忠于爱情,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明皇风流,把唐朝的强盛推到了颠峰,也同时使得李唐江山渐渐走向了衰落,明皇晚年宠幸杨贵妃固然加速了李唐王朝的衰落,可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才是其中道没落的历史必然!
历史的节奏是何等的相似!当人们还在怀念崇祯时代的时候,崛起的满清吴三桂的配合下,叩关南下,建立起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民族败类”的帽子扣在平西王爷的头上的时候、当汉人必欲杀之的时候,有人却给了他一顶“冲冠一怒为红颜”绚丽头盔。苏州名妓陈圆圆也因此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史载,陈圆圆初为田畹歌妓,后吴三桂纳为妾。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陈圆圆曾被俘。吴三桂降清,清军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固然是为了红颜陈圆圆,但吴三桂本身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大清兴、朱明亡,是历史的必然,这里要说的却是吴三桂降清是“为红颜”的借口是否太过牵强了一点?把陈圆圆纳入“祸水”一列,是否过于附会了些?如果吴三桂先前没有遇到陈圆圆,他还会引清兵入关吗?我想,以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的人生性格,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只可惜因为适逢其会,让陈圆圆多担待了一些历史的骂名了。
……
客观的讲,自古多红颜,但却不是都有资格成为“祸水”, 原本只是指历史上的几个误国的女子,而今却成了美丽女子的代名词。红颜=祸水吗?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我在此做点翻案文章,就是想剖析历史的谎言,还美丽女子以真实面目。因为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红颜祸水”确是包含了对美丽女子的传统偏见,不可取!
-全文完-
▷ 进入秋夜无梦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