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在历经全国范围的戏剧低谷之后,豫剧的高亢婉转又开始随着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的哨音,款款走近亿万人的心灵深处,继续张扬扣人心弦的魅力。
1994年,在全国戏曲处于低迷的背景下,河南电视台率先创办了《梨园春》这样一个戏曲栏目。这种做法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尝试,但它却在之后成就了一个奇迹。
“其实《梨园春》并不是一出生就顺利的。”《梨园春》主创人员蒿援成说。
1994年开播时,《梨园春》只是一个常规性的戏曲栏目,因为节目的形式太老套,缺乏现代意识,推出后反响平平。台里本来打算取消这档节目,后来不少中老年观众和家庭主妇打电话到台长办公室抗议,这才保留下来。
1999年,《梨园春》果断进行了改版。
改版后的《梨园春》通过不断地尝试,抓住了两个关键的因素,一个是大众文化,一个是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他们采用擂台赛、现场直播、场内场外打分、设大奖、热线电话等一系列手段,充分调动和刺激起人们的参与意识。
为了适应电视节目快节奏的演播要求,《梨园春》主创人员对传统戏曲的表演进行了大胆改造,一般只让演员演唱精彩片段,以避免传统戏曲节奏慢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对戏曲种类的选择上,不再拘泥于豫剧一种,只要是传统曲艺,统统可以登台。这样一来,戏路大开,观众成倍的增长。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互动,《梨园春》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天天开着面包车,从郑州金水河畔、商城路三角公园练唱的戏迷堆里拉票友。这些人到了之后,先坐在观众席上,等名家名角唱完后,就从里面挑两个上台唱。《梨园春》一时间轰动异常。
一期期擂台赛打下来,汇聚的擂主也越来越多,到了最后,擂主的总决赛和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打起了擂台。
这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台下是观众,台上是演员,今天是观众,明天就可能是演员,这种被称作“河沿文化”的传播方式,真正帮助《梨园春》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
参加擂台赛的观众不止一次的说,《梨园春》一路走来,处处撒播着戏剧的种子、激发起了大家的乡土情怀和本土意识,也让他们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优势,这是他们看重它的关键。
这些年来,《梨园春》把直播现场搬到了农村、搬到了边疆,搬到了台湾,搬到了赈灾现场、还搬到了首都北京。
节目的样式、种类也一直在翻新。原来栏目存在的“土、粗、俗”的面貌得以改观,呈现给观众中的是一个精美、精细、高雅的舞台环境,让人耳目一新。
另外,《梨园春》又推出了“外省戏迷擂台赛”,吸引了外省的戏剧爱好者源源不断的参与。这样的影响是,外省的电视台也纷纷上马了戏剧节目。河北、新疆等地,结合本土的戏剧特色,推出了形色多样的剧目。
“从这个角度来看,《梨园春》不觉间成为河南文化传播的使者。”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编导蒿援成说。
来自《梨园春》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每周报名参加《梨园春》擂台赛的观众,多达500人,节目运作到今天,早已突破5万人,而通过初试和复试的“储备”选手,目前有600多个。这些人要打完擂台需要5年的时间。
《梨园春》栏目的编导骄傲地说,这些就是大众艺术的感染力量。台下都是普通的戏迷,在《梨园春》的擂台上一唱,或许就成了“角儿”。
这是以豫剧为载体的《梨园春》营造的最成功的大众文化传播场,它像磁石一样,牢牢的吸引住了成千上万的戏剧迷。也成就了不少戏迷的明星梦。
家住山东菏泽鄄城的孙鸿雁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她童年的记忆里,家家收音机经常飘出豫剧《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唱段。她跟着听,又跟着唱。15岁那年,孙鸿雁进入县豫剧团当演员。1983年剧团解散。孙鸿雁的梨园梦一停就是16年。生活也陷入极度困境,她刷过酒瓶,当过搬运工,还卖过冷饮。1999年年底,孙鸿雁在丈夫的鼓励下,赶到郑州,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迷擂主争霸赛”,没想到一下子获得了“《梨园春》半年擂主争霸赛”冠军。
回到家乡,更多的意外在等着孙鸿雁:菏泽市市长亲自接见她,市“四大班子”为其开庆功会。2004年,在获得“《梨园春》五年擂主总霸主”后,孙鸿雁开着奖给她的“帕萨特”轿车回到县城,发现大街小巷挤满了欢迎她的人。
豫剧,这个河南走出的文化使者,跟它的追随着一起,再一次见证了自己的魅力。
有人说,《梨园春》成就了豫剧,它使豫剧在戏剧普遍低迷的今天又一次红火起来,给了传统戏剧复兴的希望;有人说,豫剧成就了《梨园春》,在这个人口近亿的省份,众多的豫剧戏迷是它成长的肥沃土壤,豫剧造就了《梨园春》长时期的辉煌。
的确,在《梨园春》走红的同时,豫剧也在全国唱响,豫剧也取得了诸如《程婴救孤》喜获文华大奖等一系列成绩。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兴起了“豫剧热”。
然而,与“豫剧热”相对的,却是演出团体集体不景气的事实。
目前河南存在的200多个专业剧团,整体的经济效益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05年,在河南省文化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几十年前,常香玉带着一个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剧团到处演出,挣的钱都够给国家买架飞机,但是现在一个几百人的大剧团,每年拿着国家几十几百万的补助,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这个问题也是整个文化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再也不能光等着政府的救济了。
根据徐光春刚到河南时提出的“五子登科”发展战略,包括戏曲在内的河南文化产业似乎突然开了窍。
豫剧三团副团长、《程婴救孤》编剧陈涌泉先生说,就像徐光春书记所说的那样,文化行业要生存,还必须‘换脑子、挖根子、变法子、装轮子、闯路子’。作为剧团,不但要写好剧本,演好剧目,多出精品,还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学会营销、宣传、推广。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从豫剧演出团体开始,找到了良好的契机。
在过去的2005年里,效益相对较好的河南省豫剧一团先后运用“演员工作室和本团联手制”、“主要演员融资制”、“重大题材风险投入制”等方法,广泛吸纳资金,创作排练了13台剧目,在2005年前11个月累计演出161场。
豫剧一团团长李道畅说:“这个数字,是过去10年艺术生产剧目数量的总和。”
尽管跟设想还有距离,但是,它毕竟让剧团走上了自力更生的发展之路。
另外还有更多的机会,也给河南文化和艺术事业的发展,铺陈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河南省委宣传部在2005年推出的“推新工程”。这个工程在宣传和扶持有贡献的知名艺术家和有潜力的艺术工作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6年1月5日,河南省著名的剧作家齐飞作为河南“推新工程”的第二人,继著名河南籍相声演员范军之后,走进河南人民会堂,他的喜剧小品专场晚会《来自生活的笑声》,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回荡。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认为:“推新工程”无异加大了河南艺术家在全国的影响,也完美的体现了河南文艺的新形象。目前,河南的文化行业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河南文化”现象正日益受到许多人的关注。从全国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格局来看,文化领域则独一无二地体现着河南的优势。能够握紧拳头,在适当的时机打出去,河南文化给人的震撼力,不比全国任何地方差。
链接:
豫剧自清代乾隆年间诞生以来,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人们在谈论豫剧流派的时候,总是首先说到“常、陈、崔、马、阎”,指的就是“常派常香玉”、“陈派陈素真”、“崔派崔兰田”、“马派马金凤”、“阎派阎立品”。
-全文完-
▷ 进入杨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