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在《火与冰》开篇说,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垃圾是文字垃圾。文字的排列组合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艺术,一类是垃圾。我们知道,文学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当然这里面参差不齐,有真艺术,当然也有真垃圾。时代发展太快,纯文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挣钱,那些仍然坚持自由写作的追梦者们,大多挣扎在市场经济时代的生死边缘。能挣钱的是应用文,从功利的方面看,应用文当然有它存在的必要,但从文字的角度看,应用文其实应该归属垃圾一类。而在所有的应用文体中,最垃圾的莫过于我们的政府公文;所以,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文字垃圾就是政府公文。
尽管如此,公文仍然是一门“艺术”,一般人还真写不了。仅仅文字功夫好是不够的,还要熟悉意识形态,重要的是会打官腔。官味十足,是公文的第一大特色。自古以来,中国的官与民就是截然对立的两种社会力量,官老爷们为了显示高人一等,总是喜欢摆出傲慢的姿态,在公文里直接表现为官味。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官味,这是一种完全和普通文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形态,只要拿一篇普通文章和公文对比,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我们知道,公文一个最基本的语言要求是严谨准确,为什么呢?为了不让你挑刺。在公文里,我们见的最多的语句是坚持什么什么理论,高举什么什么旗帜,深入贯彻什么什么精神,严格落实什么什么通知,切实保证什么什么安全,不一而足。这就是官味,打官腔,其实和普通民众是没多少关系的,因为那全是屁话,大家姑且看看,姑且听听,万万不可当真。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卓越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理论自然也可以而且应当算作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但是同其他的思想家一样,他们的话也是一家之言,别人是否同意还要看别人的态度,你不可以强迫别人接受,这是常识。但是,这种思想一旦成为意识形态,那种铺天盖地的宣传会让人们情不自禁的以为,马克思主义是彻头彻尾的真理,同它抵触的都是扯淡。其实,扯淡的是马克思的徒子徒孙们。反过来说公文,一言以蔽之,公文是一种口号,这些口号疏离于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只是马后代们自娱自乐的游戏。
公文的第二个特色是模式化。尽管公文的体裁门类繁多,但模式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一篇公文一般包括这么几个部分,一是标题,这个有关部门规定的非常死板,一律“部门加关于加事由加文种”的模式,看多了容易反胃;二是收文单位,十分牛逼的单位排最前,比较牛逼的紧随其后,不是很牛逼的排最后,次序井然;三是主体,包括指导思想、工作措施、工作重点、工作总结等等,大分类里套小分类,小分类里套小小分类,一二三四条理清晰;四是落款,包括发文单位、发文时间和附件之类。熟谙了套路,公文并不难写,框架已经有了,只是往框框里填东西而已。公文的格式相当繁琐,尤其是办公软件风行以后,字体啊大小啊样式啊,标题、内容都不一样,文字是否加粗啊顶格还是空格啊居中居左还是居右啊,对数字还详细规定,有的地方要用汉字,有的地方要用洋码子,错一点都不成。有个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公文最重要的主体一般是三号仿宋,比起报纸上的小五这个字相当的大,也许是公家的纸张不要钱,也许是领导都是老头花了眼。但是,他们不是也看报纸吗?
公文的第三个特色是“拿来主义”。前面说了,根据套路套内容,公文是非常好写的。这里面套的内容也分两类,一类是资格比较老的御用文人造的,他们比较熟悉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是正儿八经的公文制造者,是真写的;还有一类是刚刚接触公文的人抄的,承接了前辈的努力,“拿来主义”了。这两类中,后者是个“大多数”。这也怪不得他们,我们的意识形态翻来覆去就那么点,除了字句上的改变,口号还是那些口号。于是乎抄,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甚至自己抄自己的。你要问了,自己怎么可以抄自己的?这个很简单,比方说某个单位某年的某个时间要固定的开个会,如果你每年都仔细去听领导的发言稿,说不定除了年份和第一段,剩下的内容今年的和去年的一样,去年的和前年的一样。这就是所谓“拿来主义”。
政府公文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其中的问题当然也不止上述几方面,剩下的还很多,一时也说不尽。但可以归纳的一句是,公文的确是世界上最垃圾的文字。
忆殇
2010.9.22(中秋节)
写于德州二屯
-全文完-
▷ 进入忆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