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县若提起康超的大名,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五十开外,长方形脸庞,阔嘴唇,眯缝眼睛,一对招风耳,戴着一副金丝边眼睛。别看他其貌不扬,他可是甘县渭水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管理着这家资产数千万的纺织企业。
说起那闻名遐迩的三眼桥化纤布市场,真的还和康超密切相关。三十年前,康超从部队复员后,被安排在甘县无线电元件厂。康超在单位上是管灶的,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买菜、买面,有时也去厂食堂帮帮厨,每月开四十三点五元工资。那时,正是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紧闭多年的自由市场刚刚开放。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一个个经商致富,穿着港衫、喇叭裤,骑着嘉陵摩托招摇过市,他心里就酸溜溜的。他幻想着自己有那么一天,也会扬眉吐气,过上那些富了的同学、朋友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康超的人生轨迹。这天是星期日,康超在家呆着实在无聊,老同学唐小明正好过来找他,要康超和他一起龙岩镇逛集。康超二话没说,怀揣着攒着的二百元,就和唐小明一起去了龙岩镇。
龙岩镇位于甘县西北部,因此地有一寺院叫龙岩寺而得名。龙岩寺有一眼温泉,水是从寺边的岩石中流出的,一年四季都冒着热气,当地人称为龙岩泉。龙岩镇位于地处甘县、槐里、长寿三县交界处,南来北往的人常年很多,因而这里的集市非常红火。
唐小明经常来龙岩镇倒腾麦子小麦,从这里买下,然后雇车拉到甘肃的泔水市去卖。这天他俩来得稍微有点晚,没有挑到小麦。唐小明很失意地和康超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来回穿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牲口交易市场。康超看着到一只土巴巴的肥猪,脏兮兮的,觉得只反胃。他一只手捏着鼻子,一只手来回在嘴巴前搧着。唐小明习以为常,倒没觉得什么,就跑过去与一个高个的老交易员主动搭话。
这位老交易员皮肤黝黑,背有些驼。他穿着浅蓝色西服,质地不大好,垫肩与他的肩宽还很不甚相称,看起来别别扭扭的。他一本正经地告诉唐小明:今天猪羊上市的特别多,价钱非常低,可以搞。唐小明眼前就是一亮,伸出右手,走上前去与他捏手,做着交易员特有的讨价还价动作。片刻,事就搞定了,唐小明掏出了二百三十元,递到交易员手中,买了一头肥膘的大猪。在一边看着的康超,经不住唐小明的怂恿,也从口袋里掏出二百一十元,买了一头肥猪。
回家后,他和唐小明同时把猪杀了,用自行车驮到了西京市去卖。等卖完后点钱,他喜上眉梢,连额头都闪着亮光。二百六十三元,净赚五十三元,这可比上班一个月的工资都多呀!康超非常兴奋,他觉得经商比上班要强得多,随即决定辞职下海。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劝他慎重考虑,不要跟小孩似的,瓜娃子。做生意不是每次都会挣赚,也有折本的时候,不能光往好处想。死犟的康超,看着身边做生意的同学、朋友,有骑“嘉陵牌”摩托的,有戴着“蝴蝶牌”手表的,有家庭还摆着收录机的,就是不好差一点的,也骑上了“凤凰牌”自行车,活得很滋润。康超象中了魔似的,谁的话他都听不进去。
康超决意下海经商,当他来到厂长办公室,告诉厂长他要辞职下海时,厂长皱着眉头,再三挽留他:咱们厂可是市里的重点企业,外面的人想进来,都是扳胳膊弄腿才能进来。你倒好说不干就不干了,你考虑清楚了再说。做事不爱拖泥带水的康超,没加考虑,就对厂长斩钉截铁地说:“我早想好了,这事没有啥说的。”厂长见他去意已决,知道再劝都不顶用,不由摇了摇头,叹了一声:“太可惜了!”……
辞职后的康超,见自己所住的马道巷,有许多邻居往甘肃平凉一带贩旧衣服,心里就是一动,便花了四百多元收了五蛇皮袋旧衣服,随巷子那帮人去了甘肃平凉卖旧衣服。一星期回来后,除去各种开销,挣了一百五十三元,这使得他十分兴奋,一连几个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媳妇小兰在城关服装厂上班,康超给她买了台“标准牌”缝纫机,利用下班后的闲暇时间,在家做了一百三十二件成衣。她让康超串着乡间的集市去卖。康超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他每到一个镇点先张开绳,然后把衣服往上面一挂,就一声不吭地站在一边抽烟。真是邪门,几个月下来,他居然一件衣服也没卖。
回家后,父亲得知他一件衣服都没卖,十分生气,就训斥他说:“你瘦得像个麻杆似的,哪是个经商的料。你没啥事还爱逞能,放得好好班不上,非得要辞职经商,我不让你辞职,你就跟我上墙。现在可倒好,连个烂衣服都卖不成,你还能干什么呢?”康超眼睁得大大的,反驳父亲说:“你不能因我这次生意没做成,就断定我没本事,前两次生意我不是都成了吗?”父亲脸色乌青,冷笑着,说:“瞎猫逮住死老鼠,世上就你本事大行了吧!”康超见父亲真动怒了,也就不敢再犟嘴,低着头不吭气。
又到了每年的“十月一古会”,县城里真热闹起来了。杂技团、马戏团、秦腔团、歌舞团象走马灯似的,一拨接一拨来去,街道空地上搭起的表演大篷和舞台比比皆是。连耍猴的,卖狗皮膏药的也不甘寂寞,前来凑热闹。正午集市兴隆的时候,街道人山人海,人若行走在中间,定会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这天,县土特产公司经理的父亲病逝,门市部的人都去经理家帮忙去了,没有开门。康超知道后,喜出望外,感觉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县土特产公司的门市部在县城的白菜心心,是块风水宝地。他支起了个床板,把成衣摆在上面,高声吆喝。那时的成衣不象现在有商标,人们买衣服主要是看价格是否便宜。紧挨着县土特产公司门市部的城关供销社门市,一件成衣十一元八角,而康超的成衣一件仅卖八元八角。同等质地的布料,做工精细程度相当,人们当然愿意购买价格更低的服装。就这样,这天康超摊前的人头簇动,围了一层又一层,一天下来,他的一百三十二件成衣一抢而空。清点这一天的成果,摊了四百多元本,净赚四百多元,相当他一年的工资。世上除了贩大烟和贩军火的,打着灯笼再也寻找不到这档好事,他自然十分高兴。当晚,一向抠门的他,居然破天荒地领着媳妇儿和孩子,在东门外的先锋食堂,要了五六个菜,美美搓了一顿。
媳妇见康超做生意就是赚钱,也辞了职,一边在家做成衣让康超出去卖,一边照顾着家,就这样一晃几年过去了,有了一些原始积累后,康超便和媳妇商量:卖成衣虽然赚钱,但做成衣黑明都不停很挣,不如直接卖布省人省人。于是,一向做事果断的康超,用积攒下来的三万五千元,去杭州拉了一车布回来,在三眼桥摆了个布摊卖,不到一个月布卖完了,净赚一万多元。同学朋友们见卖布能赚大钱,竞相效仿,在三眼桥纷纷摆起了布摊。结果随着时间向前推移,三眼桥的化纤布摊点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甘肃、青海、宁夏的客商纷纷来这里进货,江苏、山东、浙江的许多厂商也来这里摆摊设点,一时间三眼桥化纤布市场声名鹊起,成为西北最大的化纤布集散地,被誉为“新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已成为百万富翁的康超,认为光卖布不行,要做大做强必须得有自己的实体,他果断在312国道旁征了三十亩地,办起了甘县第一家纺纱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康超的纺织厂纱锭数已超过十万锭,资产达三千多万。
康超坐在老板椅上,望着大办公室里挂着的许多奖状和锦旗,对前来拜访的朋友唐小明说:“如果没有你当初领我去龙岩镇逛,就没有今天的我。”唐小明听后抱拳作揖,吹捧康超说:“哪儿的话,要是没有了你,也就不会有我县的三眼桥化纤布市场。”康超眯眼笑着说:“你言过其实了,三眼桥化纤布市场是县上建的。”唐小明不以为然,反驳他说:“你不带头卖布,大家不学你样子,哪来的三眼桥化纤布市场。”康超听着唐小明这样恭维,翻了他一眼,唐小明也同样翻了康超一眼,两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全文完-
▷ 进入王立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