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呱呱坠地,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心愿和期望,日日思、月月盼,冬奔夏走祈祷着如意的结局。但人算天亦算,二者常常南辕北辙。悲也罢、喜也罢,其中容进了多少轶闻故事,留下了几多神奇传说!
山西省永济市有个风景名胜,唤曰:“普救寺”,未去拜访之时,我想象那里端坐着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他可以将天下受苦受难的善男信女们普遍拯救出苦海,让每个人心想事成:想发财的,许个愿,注定在回家的路上,跌个跤,便可以捡一块足重的赤金;愿作官的,点根香,即可时来运转、红榜题名;寂寞单身的贵族,磕个头,绝对在旅途的山坳可以它乡遇知音,一见出钟情,结百年连理,修万年姻缘。
但当我遍游普救寺后,发觉并非如此。
这里佛祖倒有几位,但他们仿佛都不愿受理人间的是非纷争,只顾自己咧嘴大笑,笑人间痴女美男如蝼蚁枉然奔波!笑滔滔黄河匆匆东去难净心中泥砂!
这里更详尽地展现着一个古老的爱情传说。一则东方式的爱情喜剧《西厢记》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这里。也许山西永济人的情商大大高于外域人,也可能他们大多是《西厢记》故事里主人翁张生和莺莺的后裔,因此,对老祖宗的那段温馨的爱情故事倍加自赏。你仔细品味着那些精心布置的一个个场景,那些刻意用蜡像复原的厢房里的故事,那种设计的逼真和与现代人生活的贴近程度,真似莺莺姑娘刚刚出门散步而去。
遥想张生当年,忽然对莺莺姑娘一见钟情,从此心结此愿,日夜巴望着美梦成真,但封建规矩的严酷和大西洋的冰水一样刺骨,我们的张生和《泰坦尼克号》中的金发碧眼的英国朋友一样,需要为真爱付出代价。当年张生为了见莺莺姑娘一面,曾经夜半跳墙,全然忘却了中国文人斯文与儒雅的派头,去和自己的恋人幽会,而我们的碧眼朋友也是半夜跳窗,去和恋人望月,全然忘记了英国绅士的风度。
善良的人们总是对美好的事物给予最大的宽容,虽然上述两位先生的活路有点粗糙,但因为真实、可爱和勇敢,所以世人宽容了他们,理解了他们。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情急出故事。按当今时髦的话说,只有创新,愿望才能尽快实现,张生的跳墙算不算创新,算不算冲破习俗的创举呢?他能代表当时先进婚姻的前进方向吗?游客以为,无论如何,在当时保守的旧文化时代,此举绝对是惊倒卫道士们的一声春雷!
看看中国的儒家文化史,其中扼杀人性、压抑人性的东西还少吗?旧文化形成的落后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了阻碍民族发展与复兴的介石。
虽然我们那位碧眼的英国朋友再也无法从寒冷的大西洋海底走出来,去拥抱他的偶像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观众的心目中,他早已化成了一条追求自由、幸福与真理的鲨鱼,永远游荡在欧、亚文化的海洋里!
仔细想来,人一生的愿望是很多的:愚人愿一夜醒来,长成慧心;贫者愿一年过去,变成富翁;有情人巴望着终成眷属;病弱者希冀练就铁骨;茅舍漏雨者,渴望住进别墅;宝剑盼望英雄臂,神琴希冀归妙手。愿望产生动力,愿望产生矛盾,而真正能把愿望、勇气和运气结合起来,创造精彩人生,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一切合理的愿望,都体现着人性的美和真,一切丑恶的愿望都掺杂着世间的恶和假,人类的信仰可以千差万别,人类的价值可以各有千秋,但异曲同心,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体现着人性与人文的美,都强调人生的价值和快乐,都体现着万物的和谐与平衡,都洋溢着浓烈的人情味,所以,相比较而言,普救寺更像是人们给自己建造的,而不是给神灵建造的,这也是该寺区别于众多佛庙神寺的地方,更是它透着可爱人性的地方。人重要还是神重要,在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离开普救寺的路上,我回头遥望那依然耸立在烟雾中的普救寺佛塔,我知道从明天起,还有更多的人会去那里焚香许愿,去那里品玩世味,但那高深莫测的佛影,能有几个人看得见呢?
别了,莺莺姑娘,虽然你拥有了美满的婚姻,成为众多善男信女们羡慕的对象,但你要知道,黄河岸边的风浪很大,人生的愿望与冲突也很多,生活中还有更多的两难选择,多难判断。不过黄河心不死,过了黄河不死心!人的愿望常常是贪婪和没有穷尽的,你可要一路走好!
但愿我的戏言没有惊醒姑娘美丽的春梦,因为真正的生活比寺庙里的故事丰富得多,复杂得多。顺便叮嘱姑娘两句:一是现在社会环境已很宽松,已很人性化,姑娘下次约见张生时,再不要叫他跳墙了,因为那多少有些斯文扫地。二是烦请姑娘焚香许愿时,也为远道而来的香客许一个心愿,让他们与姑娘一样幸运,一样吉祥!
-全文完-
▷ 进入白桦绿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