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怀念三十年前的月亮菊梦悠悠

发表于-2010年09月20日 中午1:14评论-1条

眼看中秋节就要到了,朋友也很早就邀请我为他的社团写一篇关于中秋的稿子,最近一直病着,加上性格安静的原因,对于节日也比较不上心,在我看来,任何节日都没有多少欣喜之处,即使八月十五那天的月亮很大很圆,在我眼里,也是今夜清光似往年,和年年岁岁花相似是一个道理。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女儿盼望的就是月饼,还抱怨为何只能吃一小段时间的月饼,要是天天都有机会吃月饼该有多好。今年学校不放假,她将和同学在班里过中秋,学校补助学生六元钱,学生自己再凑些,也能过一个象样的晚会,而她们喜欢的也就是那分热闹而已。老公回老家看望公婆了,父母离我也很远,因此我就只能一人过节了。

记忆中的古代文人对中秋都有不同的诠释,他们的表达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悲凉。像比较典型的有唐代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就用比较冷清的意象表达了那种文人心中的悲鸣;苏轼的“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也写出了季节变化和人的心情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美好的节日也成了恍然一梦。而他的另一阕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倒是客观真切地写出了对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在同一轮月亮照耀下的被相思折磨着的人们都能幸福永远。

比较伤感的要数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就把那种相思的无奈和难以团圆的凄凉表现到了及致,唯一的那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写出了平凡人家中秋佳节团圆的美好,让嫦娥能够后悔的,莫非也就是人间的亲情和温暖。

我身上本身没有多少文人的气质,但是我对于文人所描绘的气氛和场景倒也能感同身受,所以,我还相对于比较喜欢那种骨子里头柔媚的疼痛,那种闲愁无计可消除的感受倒也来得真切,还寝梦佳期的体验也曾有过,最怕的是有时连梦中都没有可以抓住的幻影。

现在的月饼无论是花样还是数量和种类都应有尽有,让你目不暇接,只要有钱,中秋节前后随时都能买到各种美味的月饼,只要你能吃,也可以品尝不同的口味。特别是节日过后的满街的月饼清仓大甩卖,让我对这个节日又多了一些恐惧,为了钱,为了利益,很多人是可以不择手段的。

记忆中最美味的是母亲做的那个不叫月饼而是叫做糍粑的东西。

三十多年前,家里还非常贫困,母亲带着我和姐妹三人,还有外公和我们一起生活,爸爸在城市里工作,有时几年才能回家一次。

那时,对于过节没有太多的向往和渴望。不过不管怎么艰难,母亲还是会让我们过一种惊喜的节日。

记忆中的中秋节,母亲会提前准备好糯米,在水里泡着,然后蒸煮,等那股自然的糯米清香飘出来后,会把它放进洗好的石臼里面用力捣碎它,差不多时候,就把它拿出来,放进一个簸箕里,做成一个像月亮一样的形状,簸箕里事先还铺满一层磨细了的黄豆面,于是黄豆的香味和糯米的香味自然融合,我们那时很小,也会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过守在石臼周围,围着母亲,等待那圆圆的糍粑进入口中也是一种享受。

母亲把一切都弄好后,也不马上让我们吃,说还得让我们等到月亮出来,拜祭过月亮之后,我们才能吃,那时知道的月宫里有小白兔和美丽的嫦娥,有桂花树的影子,仿佛只要看见了这些,月亮里的嫦娥仙女就能保证我明年还能吃到这样的美味。

终于等到月亮出来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母亲会讲一些道听途说的鬼故事或者收音机里听来的故事,反正即使心里害怕还是喜欢听,母亲也总是用这些故事把我们打发掉了,让我们快速的做完家务,然后听她讲故事,或许,我早期对文字的爱好和想象力也起源于母亲的那些故事吧。而如今,科技发达,什么都方便了,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她却没有任何机会听我讲故事,因此,她的想象力就比我差远了。

如果家庭情况好点时候,母亲会买点白糖和红糖回家,糍粑里又多了几分甜味,于是对糖的渴望也非常热切,总是觉得长大后能吃到很多有糖的东西该有多好,也许这就是比较甜蜜的渴望了。

因为,小时候吃糖的机会很少,后来才知道,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因此而给我留下了一口整齐漂亮的牙齿,看来,生活也总是公平的,给你一些的时候,也总会让你失去一些。

不过小孩子对糖的渴望一直是强烈的。记得女儿小时候,我也是一直控制她,不买糖给她吃,偶尔会有奶奶买给她,我也是限制了再限制,没惹她少流眼泪。因为有对糖的那种渴望的记忆刻骨铭心,我当然还是会适当给她吃些,包括现在,她也会时不时的想吃缅甸产的椰子糖,她爸爸也会马上满足她的要求。

奇怪的是,小时候对糖的那种甜的渴望那么强烈,等到历经了风雨,现在的我,却从来不爱吃甜食,反而见到红糖之类的东西就觉得腻,偶尔我也只吃点蜂蜜。也许什么东西的渴望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或者达不到,都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这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著名的开头。这些句子总能自觉地从脑海里跳出来。幸运的是,让我与张爱玲的距离又缩短了一些。

这几天一直下雨,不知道今年中秋节能否见到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记忆中,最近几年,赏月的机会真是少得可怜,在我看来,任何时候的月亮都比不上三十年前的那样圆和亮了,任何美味也比不上三十多前母亲做的糍粑了,也许是自己真的开始变老,开始变得怀旧了。不过我还是希望天下的人们都能过一个愉快的中秋,家家户户都能乐陶陶。在此也顺祝所有来品读我文字的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2010.09.20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菊梦悠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三十年前与三十年后
同是一轮明月,照彻今夕昨夕
有何不同?不同的是岁月情怀
不同的是人文理想的愿望吧
不变的是我们相同的祝福:中秋快乐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与妹妹一样,怀念曾经有月圆之时。三十年,转眼即逝。祝妹妹中秋快乐!at:2010年09月21日 中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