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一年之中盼望最切的节日,除了新年就是八月十五了。农民过日子爱说阴历,说过八月十五,就是文化人说的中秋节。
八月十五,想起来让人最难忘最值得回味的是母亲蒸的地软包子。年年如此。那时地软很多,集市商店里就能买到。洗地软叫淘地软。地软淘起来很费水,我们帮大人淘好多遍,才能淘干净。地软包子做起来豆腐和韭菜是它的最佳搭配,做成的地软包子吃起来美味可口,热能吃,冷也能吃,香得很。那时过节,母亲除了蒸很多地软包子,还割些猪肉做肉包子,还有油包子,糖包子。肉包子轻易不吃,吃起来很香。那时油缺,油包子做的很少,也好吃。糖包子,糖和芝麻搭配,也很好。那时一年到头缺细粮,家家户户平时俭省吃粗粮,但八月十五,做包子,都用细粮,美餐几天。那时的包子想起来都好吃,但我现在最想吃的还是多年来再很少吃的地软包子。越想吃它,就又想起二哥那时候以三线工人的身份,被单位派到黄陵县一林场伐树,那时候哥哥回家来总带些在林场的山地捡拾的木耳和地软,这地软也就足够母亲八月十五节包包子。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家里最困难的时候。
八月十五节,一般正处在秋收大忙,收秋啊,玉米,棉花,豆子,红薯,都相继成熟,所以农活较杂,但在这样农忙的日子,农民还是重视过它。农户除了包好多包子,有人自己还做点心和月饼,有的人还炸油糕吃,尽管那时食油不是很多。该走亲戚还是要走,该送节还是要送。特别是一些才订婚的年轻人,女婿都要去给女方提前送节,而女方也要在节这天来男方家过节。每当这时候,未婚的男女就成为村里爱耍热闹的人们戏耍的对象,也给庄前屋后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那时商店好像不卖月饼,有的是点心,白糖红糖水果糖,而买点心要有粮票。所以人们走亲戚多是带着点心,不像现在回归传统,把中秋月饼叫的特响,越做花样越新,越卖越贵,与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同步。
那时的人好像不懂得赏月,小孩子的课本也没编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但那时的我们会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这首歌的名字叫《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唱着这首歌在打麦场里疯玩,唱儿歌,玩斗鸡,玩硼马城,玩捉迷藏,一直玩到夜深人静才散。
那时也经常有青年男女劳动之余在月下谈青春,谈学习,谈理想,也有人秘密约会谈爱情,特别是在月朗星稀演电影的人多的晚上,但中秋时节的月亮,加上乡村夜晚的阵阵凉风,还有不知名者吹出的悠扬的笛音,无疑给这样的约会增添了诗情画意。更多的庄稼人,是在一整天的劳累之后,喝罢汤(关中把吃晚饭叫喝汤)在月下的门前聊天,叙家常,也有人给大家说笑话,讲故事。
就这样,八月十五也就在大人们秋收的忙忙碌碌中,在儿童们无忧无愁的疯玩中很快就过完了。
写于 2010年中秋节前夕
-全文完-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