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保暖人心 七(5)李嘉萍
“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悦耳地响起,伴着这快乐的节奏我迅速上前,“喂,您好……哦,是舅公啊,您等一下,奶奶马上过来。”
听到电话铃声,奶奶就放下抹布了,好像早知道这电话还得由她来听似的。奶奶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就接过话机。“阿山,报销的事情怎么样啦?……哦,好啊……什么?报销了六千多!这么多啊……”
听着奶奶开心得像个小孩的声音,我不由得想起一个月前的一通电话。那天,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喜羊羊与灰太狼》,急促的电话铃响了起来,我硬是装作没听见。奶奶只好放下手里的活儿,走了过来。“……什么?阿山出车祸啦!”奶奶几乎是喊了起来。奶奶的声音不亚于晴空霹雳,吓得我赶紧把电视机关掉,马上跑出去找妈妈。
回到屋里,只见奶奶无力地靠在电视柜旁,脸色苍白。妈妈示意我去端杯水来,她扶着奶奶坐到竹椅上。从妈妈和奶奶断断续续的对话中,我约略地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就在两个小时前,远在上海的舅公,骑着摩托车帮表叔去办点事儿,一辆货车像喝了酒的醉汉似的,趔趔趄趄地从舅公的身后驶来,等舅公感觉到身后有一股不对劲的来风,躲避已经不及……。 晚上,忐忑不安的我们又接到了表叔的电话,说是已经坐上回家的车了,舅公决定回到莆田第一医院医治。我觉得奇怪,难道上海的医疗技术不比莆田好吗?可是看着妈妈和奶奶愁眉苦脸的表情,我就不敢吱声了。
周末,我跟着妈妈来到了莆田第一医院。在一间普通病房里,看到了阔别已久的舅公。舅公已经成功地动过手术了,虽然脸色没有过去那么红润,可是表情却不带悲剧色彩。
舅公不改他的开朗,正和同室的病友聊天呢。“唉,我活到65岁了,还是头一遭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以前看病贵,看病难,这疼那痛的咱都撑着,不敢进医院。这回,是没办法了。”
隔壁床一位中年人说道:“你这也算是逃过一难,将来必有后福啊。”舅公笑着说:“说起来,我们都是有福的人。你看,以前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呢,干活可能还累点,可是生活也上了档次了。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咱农民居然也能像工作人员一样报销医疗费啦,哈哈。”
那位大叔又问道:“你刚才说你是在上海受了伤,怎么不在上海治疗?”舅公不好意思地说:“在上海,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这一生病心里更没有底了。再说,异地治疗就算能报销,那报销手续一定很麻烦,呵呵……”
看舅公这情形,我也替他高兴。不过,舅公这骨折还真不是很好治愈,在医院一住就是一个月。
等奶奶挂完电话,我还是将信将疑地问奶奶:“只交20元,就报了六千多元,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啊!”奶奶说:“是啊!要不是你舅公出了这件事,我也不相信一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有这么大的作用。而且,报销过程很简单,你舅公今天出院,这医疗费今天就直接在医院那里给报销了,真是想不到啊!”
平时奶奶一说“想不到……”我就笑话她,但是今天,我才发现,对于祖国辉煌六十年里的巨大变化,其实我也有很多“想不到”的感慨啊!
-全文完-
▷ 进入寒秋新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