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筒车声声赞古镇方玉

发表于-2010年09月19日 上午10:46评论-3条

听说新场古镇有筒车,我十分激动。因为,我生长在平坝地区,从未见过此物。只听说过,筒车可以把低处的河水引上山。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筒车却能不依常理,把低处之水引向高处——真是太神奇了。有此机会能见识此物,我决定前往一睹筒车的风采。

9月16日,我独自一人乘公交车来到了新场古镇。没料,刚下车就遇见家住新场古镇头堰村的民间艺人傅新元老师(金钱板艺人)。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因为,我不识路径,正想找一位当地人作向导,以解燃眉之急。

一打听,他是在此等车到王泗办亊。但,并非急亊。我也正好看罢筒车后要到王泅,我便请老朋友陪我去看筒车,他欣然同意。

于是,他领着我,踏着古镇通往王泗的大道向前走去。大道两旁。皆是仿古建筑,早己修建峻工,投入使用。不多一时,我来到了通往王泗的场口处——筒车就在这里。此时,转过身来,背对到王泗的场口,便可见到一个不太大的广场。广场右边——紧傍公路边,有距离地摆放着一排木制紫红色花台,内有盛开的鲜花。花台是正方体,由约十厘米宽的木板镶嵌在四条木小木柱上而成。木上都涂有紫红色漆。在这个广场远端处的右边放着一块巨石,上镌刻着“新场古镇”四个红色大字,上有一行红色小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距巨石左侧三米远左右,有几棵大树,树下有石凳,供游人休憩入坐。广场末端正中处是大门,门两边各耸立着一个古碉楼,十分雄伟壮观。右边这座,紧傍公路,在巨石右后面。二者相距五六十米远。广场之左,全是古色古镶的居民住所或商家的铺面。进门后,又有一个广场,其规模小于前者。小广场对面的边缘处,有一照壁。照壁上用大篆镌刻着“正本清源”四个大字。照壁后面,便是雄伟的九洞桥。小广场之右有栏杆把广场栏起来,栏杆之下便是一条小河,筒车就在小河上。

“谢老师,这河水来至哪里?”

“来至头堰。”谢老师回答,“这条河穿新场古镇而过,是古镇一绝!”

“对,世之罕见!”

筒车离栏杆约十多米远,我俩来至栏杆旁看筒车。

这筒车高约四米左右,是个大圆轮,圆轮中心的一半处有一小圆轮。原来,筒车就是利用水力冲击木叶轮不停地转动,致使大圆轮并带动轮缘上的竹筒或木筒从河中提水灌田的工具。低处的水通过竹筒提升到高处,倒入天槽中流进农田里。大轮的高度,决定了把低处的水提多高的尺寸。筒车又叫“水转筒车”,距今己有1000年的历史。这种靠水力自动的筒车,在山乡郁郁葱葱的山涧、溪流间构成一幅幅田径春色图,是我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当它们在喷玝溅玉、灌溉农田时,也成了人们旅游观光的一道靓丽风景。

古人也留下了许多对筒车的赞美之辞。唐朝陈廷章的《水轮赋》中有:“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滿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生风。虽波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宋梅尧臣的《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隨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这条小河是流向王泗方向。河内有一块绿地,将河分成两叉。面对绿地,左边的河,便至九洞桥下,桥那头河岸边有竹有树,显示出古镇特有的古朴风采。右边的河上正是筒车所在地。河岸绿阴掩映,与那白花花河水相映成趣,俨然是一幅有静有动的水乡彩墨画。筒车伴随着水流、激起浪花哗哗作响,转动不停。筒车上的竹筒一到最高处,稍向下时,竹筒中的水便向一个个小瀑布一样倾泻于河中。这简直就是动静相宜的人间仙境,让你流恋忘返。

“唉!”谢老师叹了一口气说,“解放前有些山区的农民既买不起筒车,又交不起租用财主筒车的租金,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田里的庄稼干枯……”

听罢谢老师所言,我的眼前忽然闪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一个滿头白发的老农蹒跚地走来,突然跪在身穿丝绸短袖、一脸橫肉的财主面前,哭着哀求:“王老爷,我的秧苗快干死了,把你的筒车租给我用用吧。等秋收后我付钱给……”

老农的话还未说完,这个财主冷笑一声,转身离去……

……

临别时,我又回头看了看筒车,但见筒车仍在伴随着水流、激起浪花哗哗作响。这声声响声,一定是筒车赞美新场古镇今天……

字数:1631字

2010年9月18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方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筒车应该也是水车,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中创造的杰作,
古老的水车,古老的小镇,隐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文章评论共[3]个
美泉-评论

问好朋友,祝你中秋快乐!at:2010年09月19日 中午12:15

方玉-回复祝您中秋节快乐! at:2010年09月19日 中午2:24

文清-评论

浪漫的秋悄然而至,多变永远是天气,不变的永远是关心,愿淡淡的秋风拂[已过滤**]每天的疲惫,缕缕的阳光传递我真诚的祝福!祝平安快乐!at:2010年09月19日 中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