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阿房宫旧事王立刚

发表于-2010年09月18日 晚上9:18评论-1条

阿房古语念做“窝旁”,陕西的方言就是阿城那边的意思。阿房宫的意思就是阿城那边的宫殿。阿城当时是临近镐京那边的城池,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土地丰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太小,于是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阿城,仿集六国建筑的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我国历史上最著名宫殿建筑群,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阿房宫”。阿房宫,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其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亘古未有。阿房宫从咸阳作为起点,一直绵延到骊山秦始皇的陵园脚下,纵横三百余里。散落在渭河两岸的楼阁亭台宛若星辰,相互勾连,相互辉映,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秦始皇为了防止六国贵族复辟,便把十二万户六国的富商和王室成员迁至咸阳,同时下令收缴天下的兵器,铸成十二个铜人,伫立在阿房宫门前。他梦想着自己的江山稳如泰山,皇帝的宝座可传万世而不朽。晚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对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作了惟妙惟肖的的描述,更使阿房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惋惜的是项羽的一把大火,将名噪天下的阿房宫化为灰烬。如今,当年那金碧辉煌的阿房宫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农田,再也找不到远古的丁点印记,只有一处秦始皇望月的天台,残存了一座十几米高的风土台基,默默地诉说着那段帝国的辛酸历史。

大秦帝国的大厦在项羽的邪恶烈火中轰然倒塌了,秦始皇幻想的万世基业也只传承了三世,秦人引以为豪的阿房宫顷刻成为一片焦土,剩下的只是一页翻过的往事,和一袭昨夜的残梦。孤独沉寂的土塚已不能再回到远古的梦里,那段辉煌的旧事,已化作落日残阳。那座宏伟壮观的阿房宫,也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成为过眼的云烟。

天台的土塚旁边是一条很宽敞的柏油马路,路边筑起的赭褐色高墙,将大秦帝国沉睡的那段依然历史与现代红尘相互隔开,围住了昔日帝国残存的痕迹。一个曾是世界最强盛的大帝国,仅仅存续了十五年,竟然悄无声息灭亡了,这不得不发人深省。正如贾谊的《过秦论》写到:“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可见秦亡的教训是不“爱惜民力”,对外穷兵黩武,对内租役繁重,滥用民力。历史开了一个天大玩笑,残酷的法律没有带来帝国的长治久安,却招来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风暴,导致了帝国的最后覆亡。只有“以民为本,轻徭薄役”,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正印证了唐太宗那句名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王立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谢文龙推荐:谢文龙
☆ 编辑点评 ☆
谢文龙点评:

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文章语言流畅,引经据典。结尾含蓄有味。欣赏。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人在他乡,情思万缕。中秋将至,对故乡的思念越来越浓。提前祝朋友中秋快乐!at:2010年09月19日 中午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