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探幽青城山洁尘飞飞

发表于-2010年09月18日 下午4:51评论-3条

到青城山去游览是因为成都有了动车组,这让我心仪名山的种子瞬间得以发芽。从成都出发仅半个小时便到了。远眺青城山,青山隐隐。

原以为青城山是一座独立高大的山,去了才晓得是由许多山体蝉联逶迤的群山。青城山分前山与后山,因为震后重建,后山暂停参观。青城山前山是道家,后山是佛家,各有所在,各领风骚。我们乘公交车进入前山。公路是溯溪流而上的,树林蓊郁,荫天遮日,杂花生树,万木争荣。山势陡削,雨夜新涨的秋水汇成流浪在身旁的深涧里回旋着,激浊扬清,从乱石堆垒间翻腾出雪白的花朵,或者幻化成白亮亮的瀑流,飞珠溅玉,哗哗淙淙,掩映在绿梢碧叶间,耳目一新。伫立在大门口的广场上,万绿拥抱,堆绿积翠,阳光明媚。夹岸高山,仰之弥高,连峰去云,天然图画。山门的额匾上“青城山”三个大字金光熠熠,古色古香。青黛的飞檐与瓦棱上涣散着苔痕藓迹,枯叶凋落,衬托出隔断红尘的幽静。

沿着石级登山,别致的亭台楼阁时而点缀在路旁。漫山遍野的古木呈现出通达修颀的身躯,直拔云霄,茂密的繁枝茂叶在头顶编织成疏而不漏的恢恢大网。行走在山荫道上,空气清新,滋润,溶混着植物的清香。强枝硬杆糙皮粗壳,静静地晕染着薄弱的苍苔。蝉声满耳,此伏彼起,悠长,躁急,细小,洪大,变幻莫测,更加渲染强化了人迹罕至的清幽。行走之时,时时遇到几人难围的古树。我们见到的第一株是挡在路中的情侣树,同根生发,枝干相依连理,已达数百年。据传乃是一对情人所化。溪涧边的绿荫中矗立着一个茅亭,名曰“天然阁”,压路而建,临水而栖,藤萝附体,葳蕤恬静。我们被景致吸引着,便坐在阁下的美人靠上小憩,沐浴清风,聆听流水,品读着“山月盼游人,烟霞怀旧侣”的联语,心情尤其地舒畅。

折来拐去,早已热汗涔涔。一气登上了半山腰的“天然图画”。道观矗立在崖壁上,是一个精巧的院落,雕梁画栋,黛瓦花窗,古树苍然斜倚着柱檐升上碧空。道路从院中通达而去。匾额与联语恰到好处,点石成金,诱导着来者回归与亲近自然的敏感神经。殿堂居高临下,“坐虎针龙”的大匾点化着风水的妙处。“仙方济世回春景,妙制宜人育物和”的联语传递着仙道的神奇。两边的廊房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品与独特的风味小吃,琳琅满目,叫买喊卖,诱惑力极大,稍不控制欲望便会花钱如流水。无暇去细细赏鉴那些成道成仙的灵药。站立阶沿,四处张望,林海茫茫,奇峰万有,森严壁垒,想起那些得道仙妖狐魅的故事来,不由得将信将疑。山鹊与黄莺在林间偶尔飞鸣,扑楞楞摇撼着青葱的枝叶,散发无尽的活力。

山路越来越陡峭,逼仄,临虚万仞。树木苍劲,盘根错节,虬根诘屈,紧紧地抓附在坚壁上,大气而有骨感。原始积累的大千植物,刚柔相济,荣枯咫尺,空山无人,自生自灭。纤藤缠绕在挺身的高树上,纠缠不清,为墙为垛,形成一道道罕有的奇观。藤萝从高耸突兀的崖壁上垂拖下来,无所依傍,颤颤悠悠,为帘为幕,生动活泼,举眼皆是迷人的风景。头重脚轻的大树偶尔从崖壁上一个跟头栽倒,一根着地仍然是郁郁苍翠,叫人惊叹生命力的顽强与坚毅。对面的山体雄浑健硕,石破天惊,披拂着厚实茂密的青绿,草木倒挂,悬枝垂梢,随势起落,一派原始。

路从山转,我们一会儿走,一会儿歇。山高水旺,绿树幽兰。高山流水,一落千丈,在石壁上弹奏出轻快的音乐。突出的岩壁,狭窄的长涧深谷,幽深的岩窠石臼,可遇不可求。水流在岩壁石崖上“变戏法”忸怩作态,或者悬空飞溅,飘飘洒洒,如雨如丝;或者一泄如注,直截了当,从树丛的头顶上飞过去,在空中画出漂亮的弧线;或者点点滴滴,断点续传,积水成潭;或者遇隔逢阻,万般折腾,一波三折,难以尽述。险峰悬窄径,造化钟神秀。狭路或从水下穿过,或从涧桥跨过,一会儿高成一会儿低就,一会左拐一会右折,折叠于奇峰幽涧之上,芳草萋萋,落叶拂阶,静谧空灵。回首远望,重峦叠嶂,云蒸霞蔚,天高地阔,秀色可餐,尽收眼底。

全真观倚山而建,俯视前川,是全真教龙门派的重要宫观之一。观里供奉着慈航真人、王重阳等五位道教帝君及其七大弟子。殿宇壮观,院落蝉联,规模宏大,雕琢繁杂,藻饰精工,毫厘不爽。额匾林立,联语富丽,字字珠玑,意味深长。一一观赏,心领神会,勾起不少武侠小说里描述的特异功能来,那些高超的功夫剑法好象都是修炼得道所致的。我疑惑着,不期而遇的某个洞穴,也许正是花妖魔怪出没的所在。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行走,行者寥寥,说不定会被无端欺侮,幸好有道法高深的真人在此镇着。一缕似曾相识的轻烟慢悠悠地缥缈在山崖绿树间,让人想起真人御风行气的超然。越到高处山林越寂静,也越秀美,密林中的清风爽气越有穿透力,只觉得把我的肺叶清理得异常干净。息心亭、访宁桥、通武桥都是好听的名字,伫足凭栏,与那些巍峨的山峰或高大的古木攀比着高低,心中荡漾着居高望远的惬意。偶尔到涧边掬戏几把石上的流泉,攀爬到岩穴中去感受一回奇险的探寻,漫走到山林里去赏识一会儿不知名类的奇花异草,朽木新生着菌耳绿苔,老干寄长出异质的短枝大叶,无不五彩缤纷,出其不意,一次次刷新着思维的平凡与见识的疲惫,真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也。

青城山是天师道的发源地。东汉顺帝时张陵用黄老之学改造巴蜀的“五斗米教”为天师教。核心教义是“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张陵被人们尊称为张天师。据《三国志》载,张鲁盘踞汉中,信奉“五斗米教”,人称米贼。北方的曹操来袭,张鲁自知打不赢,硬拼百姓一定遭殃,便逃到了巴中一带。其时我对张鲁的决策不是讥笑,反而觉得特别可爱可敬。到了青城山,弄清了张鲁乃是张天师的后代,不由得由衷地感叹,逃跑的选择中贯穿的何尝不是“道”的精神。丛林之中,古常道观、祖师殿、仙师洞等众多的道观洞宇建筑重楼耸翠,院落深幽,一进接一进望不到底,真的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别有洞天,每到一处都会有新的惊艳。画檐,牌坊,雕塑,藻绘,回廊,亭阁,茶馆,客舍,古树,古井,石阶,通道,小桥,与山林相辅相成,构成一处处文采芳菲妙趣天成的境界。

移步换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荫道上行人往来不绝。隔上一段便有小商贩在路边售卖工艺品、小吃和瓜果的,或在凉亭边,或在古树旁,豆腐干一元钱一串,黄瓜两元一根包打皮。我们歇息在台阶上买了些来,既解渴也尝鲜,觉得挺来劲的。好多地方的路与殿宇都在重建,九道拐以上封路也就没有去涉足了。在路旁或道观,随处可见名人题字或赋诗作文,文辞与书法都给人心灵的启悟和审美的愉悦。杜甫、张大千、徐悲鸿、谢无量、于佑任等等皆是大家风范。驻足绿水青山零距离欣赏品玩,吟读默想间好象也沾染了大师的些许灵气,别有一番风味。诗文书画石刻雕琢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赏读着那些“不言之教”、“上善若水”、“蓬莱”、“惠我烝民”之类大气磅礴的题额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般的联语,禁不住心驰神往,情思陶陶。

在下山的路上,碰到了抬滑竿的脚夫,他们不厌其烦地招揽生意。穿着洋攀的男女老少乘座在滑竿上,体验着别样的生活,平添了无限的情趣。因为重建,砖瓦与石材大多由人力从山下向山上背运,光着臂膊的民工擦肩而过,汗流浃背,不时在石阶上打着拄杖歇息。他们顽强坚韧的毅力实在令我敬佩。这让我想起天师洞“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的对联来。回归与顺应自然在青城山堆叠发酵出无穷无尽的含义,于自然在于幽静,于人心则在于宁静。

带着美丽的玄想,披着清澈的斜阳,我告别了幽梦般的青城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洁尘飞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漫游于山水之间,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让心随着大自然而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宁静。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拜读老朋友佳作,您的文章很厚重,但先于烟雨发在博客上了。故不能加精了。晚上好!at:2010年09月18日 晚上7:15

洁尘飞飞-评论

只是一种交流吧。at:2010年09月19日 早上9:57

洪冰-评论

拜读完朋友的文章,我也想去表城山看看了,只可惜既无钱又没有时间,只好望文兴叹了!!!at:2010年10月07日 下午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