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如画,宋词如妆,元曲别个娇模样。然我们现在有什么?
白话文似乎总赶不上古文的美,那种泼墨写意、工笔素描的淡雅;那种委婉浅诉、落笔江南的嫣然;都让我们在欣赏之余未免有些凭吊的伤感。有一段时间里流行歌曲的歌词很让人抓狂,想现在的艺人真是浮躁的紧,语文只是小学生的水平就出来混,写的歌词只能给打个语句通顺的评语。同时又不自然的缅怀起了柳永执红牙板唱“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新诗固然有好多好的,然不好的更多。记得《围城》里有句话似乎是说:“只有徐志摩的还有些意思”。那是钱老先生那个年代新诗的状况,现在发展的能好些,但还是难以追逐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成就。而且我们似乎忘记了前辈们的词和曲都是唱出来的,新诗却不和歌词联姻,诗人不屑娱乐圈的脸蛋艺术、娱乐圈不屑诗人的穷孤高。于是艺术在这个分歧里难以普及大众。
方文山似乎是个转折点,再他的歌词之后很多的词作者嗅着这美的记号开始把歌词往艺术上写,于是“不忍为你摘下半只梨”,于是“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于是“等残阳照孤影 牡丹染铜樽 满城牧笛声”,但是不在古文里借些字句来演绎的美似乎只有方文山能办到,“你在异乡如风筝,我紧紧拉绳”;“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我忍着泪,来提醒你爱谁”,“而你的脸像夏天里熟透的番茄”, “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你说你好累,已无力再爱上谁。风在山路吹,过往的画面都是我不对,悉数惭愧,我伤你几回”……他真把汉字给用活了。
写起他的歌词来就忘记自己还是在写文章啦,细细品味,只觉得他是真得了古文美的神韵,而可以随意撇下那些生僻的词字自成一派,有些字句总能勾起我们的想象,转身离开,我有话说不出来,细腻的忧伤,说尽多少愁肠;我就是卸不下对你的喜欢,多么孤单的表白,惹起多少心事;风筝在阴天搁浅,想念还在等待救援,我拉着线复习你的温柔,谁惹了谁的思念,谁苦等谁去救援?
一时间又似乎回到了那个年代,柳永执红牙板唱“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方文山的词虽是婉约一派,然而又不仅仅局限于儿女情长、风花雪月。似乎描眉一说就有些不大相称,然而描的究竟不是女儿之眉,描字间之眉,别见一番闺阁风韵,向女儿借出这个词来也大使得。
如果华佗在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春节晚会上选这首《本草纲目》怕也是因为这词的缘故。至于后面的词是好多药名,自己没记的清楚,但总让我们能对国学自豪,看我抓上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也真的在那个国外什么都好的年代意识里,我们可以警醒。我总觉得我们开始关注起国学是方文山的原因,就算我说大了,至少他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开心辞典开始了国学大比拼,中药里蚯蚓叫什么?《本草纲目》里答“蟾蜍地龙已翻过江湖”,答案就是那个地龙。兰亭序是什么字体写的?《兰亭序》里答“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还有个青花瓷什么的,题是忘掉了。不管是文字本身的功力,还是海纳百川的知识储备,当都以一种美的让人忘不掉的格调演绎出来的时候,粉丝就一排一排的。
于是我们也仿着方文山写没人填曲的美,我们又总赶不上他,于是开始佩服,叫他方老师。我们把他的博客留言板变成了赛诗文苑,还说方老师,指点一下。忘了自己什么时候也给改写过几篇歌词,改周杰伦作词的《四面楚歌》,感觉效果比周的好;最后也鬼使神差且不自量力的改了方做词的《我不配》,最后也就一句“丘比特说我爱你,他却忘记搭箭告诉你”还说的过去(说的过去是说这句超越了自己当初驾驭文字的能力)。可是整体的那种氛围,怎么也仿不到。这街上太拥挤,太多人有秘密,玻璃上有雾气,被隐藏起过去。看完真不知道在写什么,然而总勾起一种迷迷糊糊的情感触觉。
当闺阁之美跃然纸上的时候,我们不要总联想起贾宝玉在内帏厮混,还有一个以文字为女儿,演绎一场一场或华丽或忧伤的方文山。
-全文完-
▷ 进入笨孩子看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