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西域佛国,有位天冠菩萨。一日梦见,东南方向有一处所在。深林幽幽,烟霞袅袅,有如仙境。大师梦游此境,果然佛光渺渺,与佛有缘.....
之后,一路漂洋过海,千山万水而来,竟与梦中相近。大喜,兴建道场,颂经讲道,弘扬佛法,远近闻名!
真叫:奇峰罗列涧溪潺,四季难分馥满山。
览胜东南逢古寺,千年名刹不一般。
我与支提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源于二十年前。因慕名佛山圣地,我们组成一只“野外游击队”。翻山越岭,攀岩过水,蜿蜒而上,脚下竟无坦路可走。但我们仍然兴趣盎然,一路寻觅游仙的足迹而去。只见满山苍翠,奇峰叠嶂,山花烂漫,溪流潺潺,清澈见底。鱼儿穿梭,成群畅游,无惧生人。我等暗暗称奇,莫非此山中,鱼儿也得仙气,都修炼成精了!正谈笑中,不觉已到寺院山门。
山门悬挂贴金匾额,匾书:“天下第一山”,乃明成祖敕赐。山坳处,华严寺依山而建,檐高殿大。院内青香缥缈,念佛之声,萦绕山门,大有超凡脱俗之韵,颇具古刹之风,令人肃然起敬。
寺庙僧人热情好客,端茶送饭。笑称:“四海之内皆兄弟,来到佛门都是客”。我等一路奔波之劳累,被这一股暖流瞬间洗去。寺庙规模虽不甚宏伟,寺中土木却极有年头。寺中一切用度,皆来之不易。我们不忍浪费一粒米,吃完饭菜,个人主动把碗筷洗刷干净,算是对寺中款待的回报。此山此寺,用膳焚香,皆不求回报,实属难得。我们受之,多年不得忘怀。
如今,再上支提山,已然二十年。一路上遐想无限,难猜支提今朝是何等模样!我们一行十二人,挤满两辆汽车,直接就到寺庙山门。 此番故地重游,路途大为轻松,少了登山之情趣。可见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因果,所思所想,一言一行,皆有得失!
我们进入寺中,照例烧香膜拜,一番礼仪之后,已到午膳时间。只见寺庙用膳厅,游人不少,但井井有条。不论游客僧人,个个皆慈眉善目,与世无争之景象。寺中僧人,深受佛法教化,落落大方,与人和善。我上前询问:“何处付钱购票”,僧人含笑作答:“寺中用膳一律免费,如施主心怀好德之心,请随喜。”我知道随喜就是随意,心里暖暖的,说不出的舒服......
当地民风,淳厚古朴,依然如故。心中不禁感叹!神州大地之名山大川,不计其数,支提小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若论民风、僧风,则天下少见!而今一些名山古刹,难免受世俗之气,早已商业为旅游景区。在山门口,往往搭起凉棚,坐收门票。越是名胜古迹,越是巧立名目。大多利用善男信女之麻痹心理,以开光佛像为名,哄抬高价者有之,连哄带骗者有之,豪取强收者有之。以致游客倒尽胃口,游山玩水之心,大打折扣。游客就算远离闹市,也无法摆脱世俗浊气,更逃脱不了商业操作的引诱和污染。感觉佛门净地,也不过是山川之中又一游乐场馆,也就失去朝圣之热情!当人们寻找心灵寄托的最后一块净土,化为乌有时。只能带着失望和恶心回归现实!
风风雨雨二十年,确实不算短了。世间更是发生无数变故。逝者已去,生者已然“面目全非”。唯有此处,此山遗风不改!实在难能可贵!我带着心中的疑问,一路寻找答案。
当我们得知藏经阁有宝,就恳请守经法师开路,并给予讲解。法师欣然允可,并娓娓道来:华严寺建于宋开宝四年,缘于唐高丽僧人,在此讲颂《华严经》而得。建寺历今已有一千多年,几经兴衰,寺藏四宝:千圣天冠菩萨铁佛、大毗卢千佛托、全藏经书以及御赐五爪龙云锦袈纱。唯独这云锦袈裟,颇具传奇色彩。后经明史专家鉴定,确定为朱元璋时期御用袈裟无疑。如果此品当真,那这件袈裟必然蕴含无数秘密,饱尝无数血雨腥风!我更加不解,试想这深山古刹之中,竟有如此之多皇家御赐之物!历朝历代朝廷皆不忘或赐名,或此物。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走出藏经阁,内心更加复杂的,思绪更加紊乱。正值一头雾水,抬头望见弥勒憨态,笑我太傻。我又踱步大雄宝殿,面对佛祖雕像是看非看的眼神,能洞察我的心思!我且闭目静思,恍惚之中,似乎与佛祖心灵感应。我问佛祖:“佛法果能普渡众生?”佛祖笑而不答。我又问佛祖:“历代多少善男信女,皆来朝拜我佛,都能如愿以偿否?”佛祖笑道:“众生烧香拜佛,不过以求内心平静,平静即解脱”。佛祖又道:“众生求我,如愿以偿,当快乐!非如愿,亦当快乐!”
我明白了,我们来到这里,不是真能求得佛祖保佑。求佛祖去我心魔者,就在自己内心,不过是自己求自己罢了!其实佛祖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你信其有,其便有也!你不信其有,其去也!不因心荒而许愿,且不因得意而还愿。所以心中有佛,烦恼毋扰!不求来世,不论前世,只爱今生,此佛法之悟性也!
支提民风僧风,已然如此。那佛法之风尚,历经千年,又当如何?我带着对佛法无比崇拜的心情,走入佛教的历史。对传承千年的佛教文化的理解,固然一知半解,对支提《华严经》的认识,也只是冰山一角,无法悉数领悟。但有一点,我想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佛教与皇权之间的纽带关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尤其是开国皇帝,佛教被当做巩固皇权统治的方针之一。为了排除异党,杀戮无数,踩着死人堆,一步步爬上皇位。之后又百般粉饰太平世界,自然要搬出佛来说话,为其洗却一切罪恶。寺庙皆惧于皇权的淫威,又赖于皇权的庇护,以免遭受涂炭。于是利用佛法迷惑苍生,维护皇权之绝对权威。就这样历朝历代,心照不宣。
可见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而魔法与佛法之间博弈,因共同的利益,最终走向妥协!
就华严寺而言,同明代最有渊源。种种迹象表明,建文帝极有可能到过支提!我猜想,那他一定是来请求佛祖的保佑。这个落难皇帝内心都在想些什么?是懊悔?是无奈?又是否对佛祖述说靖难之耻和朱棣的杀戮?还是在佛祖面前流露出复国的野心!这些只有天知道!更令人费解的是,郑和又来做什么呢?他一个小小太监,竟不远千里来到支提。难道是来烧香拜佛吗?我想不是的,那他极有可能是为了寻找建文帝。那朱棣心里如此放不下建文帝,是否担心建文的威胁?如果是这样,那他一定是寝食不安。他命郑和踏遍山山水水,哪怕漂洋过海,远渡重洋,哪怕劳民伤财,错杀万千,决不姑息。史料记载,当他得知建文于永乐二十一年去世时,绷紧二十一年的心弦,也随之断裂,最终与他的内心最大的“敌人”,同年奔赴黄泉,是碰巧乎?还是心力交瘁?我恍然大悟,原来皇帝才是心魔之最大者!
走出华严寺,我看那山已不是山,看那水已不是水。放眼远眺支提山脉相连,山与山绵绵不断,不见尽头!突然感悟,这宇宙之中,你我不过是沧海一粟,今世有缘再次游山悟法,乃天地之造化。我心且放轻松,抛却世俗一切烦恼,竟发现世间万象,处处皆为胜境!
我明白了这层禅意,心中轻松不少!犹如打开天眼,开门见山,我喜见万物吐新,呼吸空气,尽享自然之灵气,畅饮山泉,我得天地之精华,进膳素食,我可清淤去浊。我一路归来,精神气爽,身轻如燕。我健步如飞,心如腾云驾雾,意游万里河山!
-全文完-
▷ 进入水哥来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