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有味之汪涵琴啸

发表于-2010年09月13日 中午12:39评论-0条

一个1970年出生的男子,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他24岁就有了自己的栏目,并且一直就很红很红,真是相当的不容易。他非常具有幽默感,反应很快,只要有他在,就不会冷场。他主持的《天天向上》和《越策越开心》都是广受欢迎的节目。毫不过分地说,他算得上中国一流的节目主持人。

这样的人,在大家的推测中,一定是有着好动的活泼的性格,善于交际,出现在各种人打堆的场合,甚至是灯红酒绿的场合,游刃有余地过着快乐的生活吧。其实不然。他读四书,读老庄,读佛经,读《周易》,玩古董。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寻访北京和湖南等地的传统手工工艺作坊,与老艺人们交朋友,他探究了糍粑、弓箭、古琴、秤杆、墨条、香干、油纸伞等物件的详细的制作过程。他爱悠远宁静的靖港,这里的慢节奏的生活是他非常向往的。他喜欢波兰诗人米沃什的《礼物》,里面有两句: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一个能读懂并喜欢这两句诗歌的人,还是那个主持娱乐节目的人吗?

可是,这就是他,汪涵。他写了一本叫做《有味》的书,真是一本好书。名人出书早就不稀奇了,甚至还有些过气了,因为那些书不外就是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披露自己所谓的隐秘的生活,弄几张不常见的照片罢了。好在国人对名人也感兴趣,因此那些书也能畅销,但就其艺术价值而言,的确算不得什么。其实哪怕是匠人,哪怕是乞丐,谁没有几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呢?要出这样的书的话,谁都可以出。但汪涵这本书真不是如此。尽管有小我,但这个小我只是个线索而已,他在书中借着自己的眼睛展示的更多的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现代隐士”。他的书是知识性的,有着浓浓的书卷的意味。比如写扇骨。很多人会对一把折扇的扇面有兴趣,不见得关心扇骨。然而扇骨却是极其重要的。要经过断竹,缠梢,拖边,齐头,圆头,刨边,砂边,磨边的过程,最后才是装扇。并且对于新制作的生骨还要经常拿在手里把玩,才能去掉里面的火气,这叫盘玩。就一把扇子,可以涉及到书法,历史,实在是兴味无穷。汪涵看着有味,我们读着何尝不是有味呢?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现在这世界实在太吵。人多,车多,很难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很难有心静的时候。比如昨天,我们一家人外出,想找一个美丽而幽静的地方,坐下喝茶看书,开车走了两三个地方都不如意。后来到了附近的淳风园,老远就闻到桂香馥郁,很是沁人心脾。虽然到处也少不了噼噼啪啪打麻将的声音,但我们还是寻到了一僻静处,靠着假山流水,青草鲜花,也算是好景致了。就是在这里,品着一杯淡甜味的菊花茶,我读完了汪涵先生的《有味》,余香满口,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算起来我们是同时代的人了,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年龄,已经学会观察和感悟世界,开始寻找一种自然而真实的人生。我赞成他说的这句话:无所谓看破红尘,你不看红尘的话,自然也就破了。说到底,对这个世界,我们要爱,不是全方位的热爱,而是选择性地爱。我们用一颗童心,一颗安静的心,去体察它,去聆听它的声音,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美好,就会知道原来我们的大自然是那么的美丽,我们世世代代的创造发明是那么的有价值,人活着又是那么的幸福和有意义。

还值得一说的是,本书的语言很美。比如在写油布伞时,有这样的句子:雨水之所以愿意落下,是因为它在天上,把满地盛开的雨伞,看作莲花。还有:可以用油布伞写一千个故事的开头,因为它可以有一千种行走的方式——这完全是诗化的语言,那么唯美,不逊于任何散文大家。我读着读着,真是不忍释卷了。

百忙之中的汪涵尚有如此细腻的体味,我等常人更要认真体味属于我们自己的有味生活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子午书简点评:

读汪涵如读自己:用一颗安静的童心,去聆听世界的声音。谢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