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中国哲语是为了使我们拾遗补缺,修正错误,趋进完美,但任何镜子就都如《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一样俱有两面性,有时也会把人照入歧途。这就如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把赵括与马谡牢牢定义为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误己误国的反面典型,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正确的,就如同照错了镜子。几千年的中国始终积弱难强的主要原因就是待人苛责,用人失当之过。
赵括与马谡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其实这是显而易见也早就为人所众知,作为军人,宁死不降在中国文化中就应获得很高的赞誉。而且他们也确实拥有真材实学的,他们都是天分极高,
聪慧,勤劳好学的人物,本应是属于不可多得的人材行列,只是命运不济,毁了自己也毁了国家。
一个人从原坯到栋梁是需要过程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光靠的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应需要完善地,有组织地,系统地,科学地去磨砺去锻造去培养去成长。可赵括与马谡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得到过什么呢?
赵括,将门之子,其父赵奢为赵国名将。在那多事战乱的时代,后继有人本应是一件很可喜的事,更何况赵括从小就显露出军事上的天分,但赵括的成长却很奇怪。他得到的锻炼竟只是辩论,而再也没有系统科学地去磨砺他。其父只说他不行,却不知引导,更没把他放入军中从底层去真正熟悉这种一行业。其母也说他不行,说他不像其父,说他看不起人,自我。其实哪个时代的富二代官二代不都是这样的吗,从小优越的生活环境必然导致他们自负,认为个人力量就能主宰一切,却不知道荣耀的背面是什么。就连名相蔺相如也说他不行,欠缺实践,但早干嘛去了,相国的职责不就是让国家的人材源源不断嘛,从不行转化为行嘛。何必苦了赵括连一个小小的实战机会都捞不到,光读书不实践或光重实践而轻理论都必使人走上歧途。
于是决定赵国命运的时候到了,一个从无实战经验的人突然被推上了赵国总司令的位置,要他去指挥一场关系赵国生死存亡大决战,而且他面对的是已成精一代名将白起,而更要命的赵括指挥的这支部队从没属于他一天过,双方根本无任何磨合,更无从谈何信任。这简直就是疯子的决定,而是还是晕了头的疯子。
赵括真可谓是命运不济。他没有其父一层层打上来的经历,没有其父拥有那些曾共患难的生死兄弟,更没有其父在军中至高无上的威信,却拥有比其父时代更危急,更凶险,更困难的局面。一个从没得到任何一次历练机会的人就这样让战争更让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组织送上了断头台,还要背上永世长存的黑锅,真是悲哀。
马谡同样如此。不知什么原因他被刘备定义为不实之人,也许是刘备个人主观上的推断也更或者是政治力量角斗的推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领导说你不行,你想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于是才气过人的马谡一压就压了好多年,在那样的战乱年代,别说上场就连冷板凳的位置都捞不到,只能说是莫明其妙。
一直到了刘备死去,诸葛亮独掌大权后,马谡也39岁了。对他来说人生只有灰色,心中的怒怨也使他失去了平常心,他不甘不服不解,他年少时努力刻苦的读书难道就是为了给人无原则的打压吗?他长大后清心寡欲地修行,是为了能更体面的出局吗?不不不不不不,他心中呐喊着,他要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让曾经说他不行的人都承认自已错了的机会。
是的,机会很快就来了,马谡也争取到了这个机会。但过久的打压已导致他从深深地自卑到狂妄的自负,失去平常心,失去理智的他只独剩一意孤行,不择手段地一意孤行。大智地诸葛亮忽视了马谡的自卑,更忽视了马谡想一步登天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对马谡的信任就这样被弯曲了。
可怜的马谡再次面对了赵括的局面。他面对的连诸葛亮自己都感到难以对付的司马懿统领的部队,面对司马懿的成熟面对老军头张郃强悍,要蜀军任何一人独自抵挡都是极为困难的事,何况从未阵仗过的马谡,自卑又自负急功近利的马谡,指挥的又不是属于他的军队,结局就可想而知了,马谡很快就享受到战争的残酷性,无奈地吞下了苦果。
于是,赵括和马谡都不但送了命,也让自己的名声陷落万劫不复的悲剧中,也由此见证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是太难了。中国人不能错,哪怕100件事你做对说对99件,但有一件做错说错,就都是一个罪人,就要受到审判。但人生有不会错的人吗?人生有可以因错而悔,退回去从新来过的事吗?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切都是没有的,因此我们把精力放在弄虚作假上,放在不择手段的谋人上,所以我们的事业举步唯艰,作为拥有世上最勤劳人民的中国变得无法从劳动中得到合理的回报。
显然我们的镜子没照好,照反了几千年的中国,是不是该应把镜子照对了呢?我们是不是该应宽厚每一做事之人,给予他们公正合理的待遇,使赵括和马谡的悲剧性彻底从我们身上根除,让国家和人民都彻底轻松起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国富民强的建设大道上。
-全文完-
▷ 进入何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