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鹭鸣咽,越苍霞隐没,一影云间。
琳琅岁月无痕远,含秋冷月无言。
幽荷泪,冷玉颜。瑟瑟处、疏桐鸣寂蝉。
菊傲东篱默立,扣指清寒。
秋满玉觞静端,邀清霜同饮,共醉风前。
掠眉薄露凉如水,星点万里尘寰。
依修竹,望夜眠。远黛静、眸长何楚天?
绿袖掩冰笺,云雁梦边。
——自题词《秋色横空》
***
低眉处,漫山遍野都是秋天……
携一抹秋云,你踏暮鼓而归。指尖挽着如水的秋意,一缕疲惫于你眉头轻笼。你拢一拢随秋风起舞的长发,依江畔徐徐而行。于日落黄昏,漫步而归,徜洋于秋柳水湄间,是你极至之爱。
袅袅江烟往复,一叶渔舟,踏浪而归。丰收的渔民悠然亦略带疲惫地立于船头,一篙剪开秋水,盈盈的喜悦抖满秋江。你凝眸所极,也被这一江秋水,满帆喜悦深深地感染了,你抿嘴浅笑,那至爱的如水古筝曲《渔舟唱晚》,亦便在这一刻,于你心头清宛如天籁般地漾起……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里的千古绝唱,此刻,当你踽踽独行,对一抹余晖时,凝眸处,一声鸣咽,一只孤鹭扑拉着翅膀,由江烟里,轻越苍霞远去,一影云间后,已然无影无踪。王勃那苍劲的诗句、绝美的意境,亦便穿越历史的尘烟,在你的心头重叠,在你的心头荡漾……
你轻盈的影子,拂开春之落红,夏之馥花,还有如今的一帘秋水,于此刻,你便已然伫立于秋色满园的自家庭前,盈盈回眸间,琳琅岁月早已于你指间滑过,一影无痕,一影无痕,无痕远去。此际,惟剩一弯冷月,满目含秋,携一帘璀璨的星子,无言寂立于浩瀚的长空……
岁已去远,秋色横空。枝头绚烂的夏花,早已逐逝水东流而去。你回眸间,东塘荷折玉,你似乎便望见,一滴清泪,于幽荷的睫帘,晶莹地滚落。那一枚清泪,瞬间便丰盈秋色;你便亦望见,那满塘幽荷,渐冷玉颜,留一抹清韵于尘寰,撷一缕洁芳,扑地皈依于清尘……
隐隐间,你似乎便望见:黛玉荷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纤指挽着花帚,踽踽而来,那千古的《葬花吟》,便也在那尚未冷却的玉魂边、花冢旁悲戚地响起……
秋夜之风渐起,瑟瑟处,一声寒蝉凄切,于疏桐间哀哀鸣响……惟有那迎风的清菊,于东篱傲然挺立。默默处,
横眉秋色,扣指清寒,洁芳馥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菊香绕指,秋满玉觞。客落天涯。你默端一杯秋绪,依依于庭前。张若虚的客愁,便亦随同那满觞的酒意、秋意,氤氲晶莹于你的帘睫,眩然欲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台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你独倚天涯一角,浓愁静夜不懂,浓愁庭前修竹不懂。罢了,你把手轻挥,默默邀清霜同饮,共醉风前!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夜已深,枚枚薄露轻掠你的眉睫,静凉如许。你凝眸如水的夜空,千枚星子灿如天灯,莹莹点亮寂静如水的尘寰……
薄醉庭前,你依修竹盈盈而立。夜如莲,夜已眠。如莲之夜,早已入了梦的故乡……
远山如黛,苍茫静立,你凝泪眸长顾,星子千盏,你眩泪诘问:静空噢!何处有你的楚天?!
清泪纷纷,静空无言!你绿袖轻掩冰笺,衔泪转身,回归屋里。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你惟祈愿,云雁飞落梦边,携你一笺乡愁,翩跹北归……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你似乎听见,张若虚清旷的声音,穿越史空,穿越如莲之夜,穿越“春江花月夜”,于你的梦边,幽幽远去……幽幽远去……
后记:以上之文,是我以散文的体裁,来对我此阕《秋色横空》词以诠释。
著名词学研究家周汝昌先生,在《宋词辞典》里如是说:“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古典文学奇葩之一的古诗词,是我们五千年古典年文明凝炼结晶的最高文学形式。它们的一切特点与特色,都必须溯源于汉语文的极大特点与特色。忘记了这一要点,古诗词的很多艺术与欣赏问题,都将无从谈起!”
要讲古诗词的欣赏,必须深明它的“组联法则”的很多独特点。否则,将“买椟还珠”,无得皮毛!
比如辛稼轩词中写道:“用之可以尊中国”。未三字怎么讲?“尊敬中国”吗?非也,稼轩词人是如是说:像某某栋梁材,用之,能使中国国威大增,使别国对她倍增尊重!
曹雪芹写警幻仙子时说她:“深惭西子,实愧王嫱”。那么这是说这位仙姑长得远远不及西施、昭君国色天香?非也!正相反,他是说警幻仙子之美,使得西子、昭君自叹弗及!
杜甫在他诗中如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难道是谁把乾坤,扔进洞庭湖中日夜而浮了?
苏东波在诗中如是说:“十年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是否那江柳竟然动摇了整座村庄?
范石湖诗中如是说:“药炉汤鼎煮孤灯”。难道是把灯放在药锅里煎煮?
秦少游如是说:“碧水惊秋,黄云凝暮”。怎么是惊秋?一波碧水惊动秋天了吗?非也!这样地的把“惊”字与“秋”字连接的“组联法”,未得深厚的古典文学其础者,是难以解释、欣赏这种博大精深的汉字组构的“诗之语言”的!也就无从论个清白,只能是充分地在诠释“将活龙打作死蛇用”的无知与悲哀!
此阕《秋色横空》其韵脚“咽”字为平韵。
《词林正韵》有明确规定:“咽”字惟作“呜咽”时,读四声“ye”,归其为入声部,且其入声部特别标注“呜咽”两字;而当“咽”字组词除却读四声“yan”字时,无论组词为“悲咽”、“哀咽”或“凄咽”等,均归其为平韵部。辞海及百度中华在线词典里明文标注:此等组词,均读其音为平声。
古人作词时,也有把除却“呜咽”之咽字,押入声韵,那是根据词意境之需。反之,也有以入声代平法。
-全文完-
▷ 进入逐花而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