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老同学打来的。说要去烟台办点事,路过我所在的城市,稍作停留。我爽快地说,到时候好好聊聊。
十年前,我们都在一所普通中学,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哥们,除了上课时间都腻在一起。有时也会为一些问题争个面红耳赤,在现在那些问题无非是些事不关己,为人类命运思考的大事,够天真吧。
现在我们在两个城市,相隔也不远,一个兰州,一个西安。以前,他在兰州上学,每每路过西安,总是没有机会停留。
这次,我很高兴。怎么说呢?想来有五年未曾谋面了。那次,是我去的兰州,和他一同看了“黄河母亲”,一起品味了“牛肉拉面”。那时候,他还是单身,刚处了对象,生活也不怎么好。而今,他已为人夫、为人父,事业呢也在稳步推进。当然了,身体想必也在偏离轨道。
他今天早上到站。我只好早早起来,搭了早班公车去接他。本以为会错过车,他人生地不熟的,会在站口等我,哪想我比他还早。在出站口,我徘徊了良久,心里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不住地想,他究竟变啥样了?想着想着,管他呢,还是让自己平静下来吧。我找了个离站口近的地方,站了上去,并发信息给他,让他出来找我。因为是开学时节,车站接站的人特别多,难免会把我们淹没。还有就是,我害怕我变了,他认不出来我,或者他变了,我看不不出他。
听完广播报到站车次,我的心才定下来。不一会儿,就陆陆续续有人出来了。这家伙该在其中吧,我振作精神,等待检阅。
没想到的是,反倒是我一眼认出了他,还是那么黑,成一道缝的小眼。可别小看了这对小眼,不知哪来的艳福,娶了个漂亮媳妇。末了,看着他腆着的肚子,我说,你发福了。谁知,他竟扫了我一眼,也来我肚子上找文章。不能不露破绽了,我也不比他好到那里。三十的人了,身体发福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这让我无限地怀念那些曾经有过的年少时光。老了就是老了,这里包括我,也包括他。
走出车站,我说饿了就先吃饭,他来了句:听说西安的泡馍不错,先去干两碗。我说行,满足你,保管你吃够。
因为距离不远,我说累不,累就做个车过去。他说,不累,走走吧,还能说说话。这家伙坐了一晚上车,也真够厉害。话说回来,他的身体确实不赖,手放上去就能感觉得到,那肉瓷实得很,我觉得这叫实在。肌肉发达的人,怪不得有此雅兴,想必这多少和吃肉有关,我得向他学习学习。
一路上,我们说了好多,有以前的老师、同学,还有现在的工作、生活,不一而足。说说笑笑,说得更多的是他的女儿。当了爹当了妈的人,无可否认,嘴里都有这样的“通病”,难不成有一天我也会沦落于此。说着说着,就到了回民坊。我说道,这里的小吃可是世界闻名,你看,那老些人正在吃胡辣汤呢。
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泡馍,原来是来得太早。我说,要不吃卤汁凉粉,我觉得不错,也算一绝。吃完,他连连称好。我说,更够味的在后面,那就等吃了泡馍再说。
之后,我们一同去了大雁塔。转了一圈,为他采撷了不少美景,有陕西民俗八大怪,还有玄奘像,首推的自然是大雁塔。我说,这可是西安最著名的建筑,不知道有多少人慕名而来呢,足见了得。他也是不停地看看,用手机拍摄,直到电池都报了警。说的最多的还是一句话,回去让我女儿好好看看。
十一点刚过,我们结束了大雁塔短暂之行,前往久违的泡馍馆。要说地道的西安味,还得去城里,立马杀过去。
穿行在古朴的街道,心情格外地好。再看看这美食,怎不让人垂涎欲滴呢?找了一家最有名的“老孙家”,坐了进去。旁边有个老外,正吃得起劲,想必和我们一样吧。很快,我们的就好了。老同学刚吃一口,就连声说:味道不错。我说,这可是西安泡馍老大。另外,你知道不?这泡馍吃得是气氛,你看那师傅的架势,就够味道的了。吃完泡馍,他不停地跟我说,这馍够实在。
眼看不早了,他还要赶往烟台的火车。我送他至车站,说了句送君千里,他紧接:终有一别,下次再见。我说好,下次带上你老婆,带上你女儿。他说,好,走了。
下次?我在想,那又是何时呢?
2010年9月8日
-全文完-
▷ 进入月色阑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