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感恩观音山cymclww

发表于-2010年09月07日 下午5:08评论-1条

其实,我是不爱游览名山胜水的,因为我本身就是来自湖北一个有着山清水秀的山野小乡村,那里的山水在我的“文学笔下”才有着一丝淳朴和自然,更有着我们在外漂泊游子的眷恋。我最近读过一篇叫做《美丽与遗憾》的文章也是写的我的故乡长阳,因为有了原始才是作者笔下的美丽,因为有了现代的文化融入我的故乡的山水,作者又多了一些遗憾,所以我多少有了黑马那篇文章一样的观点,我是很少去游览那些所谓的名山胜水的。满是游人的名山胜水里,怎么会让我有些清静呢?

来到东莞,第一个去过的地方是虎门,因为我在上中学时,读历史时“虎门销烟”就在我的脑海里深深烙下印记,虎门就那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却轰动中国历史近一百七十年,那是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对外来入侵者毫不屈服的见证。我是必定要去瞻仰的,这个萦绕在我心间二十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说到游览东莞樟木头镇的观音山,那完全是一不小心就踏上去观音山的旅途。因为我在东莞打工,游览这座“闻名遐迩”的观音山,是不需要做准备的。那天我和公司的同事要去樟木头镇我公司一个点上办点事情,我们开车就驶向素有“小香港”之称的樟木头镇,当车还在并不宽阔的马路上行驶,观音山上那巨大的观音石像就跃入我的眼帘了,我问同事:那是什么地方?同事笑着回答我:观音山!你来东莞却不知道这里还有个观音山,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我只是笑了笑,无言以对同事的嘲笑。那巨大的浮雕跃入我得眼帘,我的思绪看到这样高大的观音石像变得悠远而深沉,我决定去爬爬观音山,真的去那巨大石像下感受一下佛的恩惠。

四月的东莞天气早已开始闷热了,沿途上观音山的人都热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倒好了,因为我生在那个偏远而无名的农村,自小就活蹦乱跳地在山野间穿行,爬向观音山顶就不算太难了,轻轻松松的就能独自登上观音山顶。就可以触摸那远远就在我面前观音的雕塑,这个高三十三米的观音像,矗立在观音山顶重近三千吨,我站在她的脚下,感受到那精美的雕琢,栩栩如生,风格典雅,据介绍资料上说,颇具唐代风采石雕艺术精品,的确是壮观的。但至于说汉唐风采,确是我辈肤浅的平庸之人,无法领略的。能站在观世音的脚下,想想自己的渺小就可以感到满足了。遥想当年孙大圣何等非凡,他凭着一根如意金箍棒,把天庭捣的天翻地覆,把地府捣到倒海翻江,却被观音娘娘一个紧箍咒,弄得在唐僧面前俯首帖耳,那种能力是何等惊人!也是,她今天就在我的头顶上方,背托蓝天白云,端坐莲花盘上,前有几十护法相守,是那样的气定神闲,胸中自有百万雄兵,小小妖魔何惧哉!

在我面前如织香客,都在观音石像面前上香,乞求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为自己怎样呢?有的是在乞求自己在人生旅途平安顺利,有的在乞求自己仕途一帆风顺,有的也在乞求自己在生意场上如意顺心,是否还有人在乞求国运昌隆呢,或许大有人在吧……要是我在菩萨面前肯定是乞求少点灾害,多点安乐。我是否有些为自己美化了,但我就是这样想,我自己能够平安就是最大的愿望了。菩萨能否点化我的思虑呢?

当我旋转开我的视线,空旷开朗间,薄雾袭扰整个山间,多了几许仙境般的感觉,烟云缭绕,隐隐间见到一些寺庙和宏伟的高大的建筑,我对建筑是不感兴趣的,看到那些宏伟典雅的建筑,有些颇具汉唐遗风,有些却夹杂这欧美风采,引入眼帘的仍然是美丽空幻的金碧辉煌的寺庙和整座山间的林木葱绿,林木的繁茂是值得可喜的,在日益发展的现代都市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在登山的途中可以感受到“林木深深几许”的诗意。那些解说词上珍稀动物,更是难得一见了,或许是因为游人太多,不敢出来相见了吗?佛光路上的诗意还在心间萦绕,怡心亭又跃然眼前了,抗日纪念路线的别具一格,倒是我思绪不及的,华夏民族在经历劫难时,我们的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抵御了横行八年的日本侵华军,这当然是值得怀念的。这样以来不更让我此行意义更加深远吗?也许这些只能让我自娱罢了,我本凡夫俗子,久居凡尘,能在观音山上领略一下,荡涤一下自己的凡思俗绪,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那些为自己人生而困苦,为自己的失意而惆怅,远离在自己的脚下佛光路上,随着观音菩萨一弹指间,飘入九天之外。或许就该快乐了,大悲殿堂前彻底忘记世俗,财神殿前不求自我,深山古寺前豁然开朗,三十六级瀑布前水花飞溅下思绪飘渺,慈云阁下与云相约感受自己的无拘无束的洒脱。那时候觉得自己是快乐的,因为我与大自然同在!

当你走到感恩湖边,微波撩开你的思绪,站在菩萨面前那种想超然脱俗的想法,与自己不太相称,前些日子因漂泊的失落而苦恼,因为人生的失意而怅惘,在这清幽的环境里,竟然能忘我大自然,还是要学会感恩的!佛曰:恩同再造!怎么不去感恩呢?我虽然不会像那些虔诚的人们在观音面前烧香祈祷,我能把自己烦恼和那些虚无的思绪抛向自然,能帮我解脱红尘俗事,感恩观音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cymclww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境由心造,乐由心悟。
真正的佛,他教给人的,是要随时随地的“随性”---顺应人的本性 。
随性才是佛的大教旨。出世的人,无形无我,忘形忘我,固然可以超然物外,排除烦恼。 
入世的人,如果理解了大千世界的根本运行规律,同样可以平静祥和,身心舒泰。
读你的文章一如这般!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光临散文版面,秋风未起,秋叶未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衷心祝福朋友平安快乐!at:2010年09月08日 早上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