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迁徙》是本什么样的“大毒草”,吓得渭南警方如芒刺在背,千里迢迢进京抓人又抄书,忙得屁滚尿流。称此书乃“非法经营”,是警方虚晃一枪,搞不好有个回旋余地,真正抓人抄书的原因为作家写作目的是“煽动移民闹事,泄露国家机密”。这个罪名成立,够谢作家喝一壶的,渭南警方就立一大功。
谢朝平的《大迁徙》的确记录了三门峡移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渭南地区的移民是作品主角。
身陷渭南“书案”的《火花》杂志社原执行社长魏丕植和社长王作忠通话时承认“是由我们这边负责的,稿子没有问题,是我与陈荣麟书记审的稿……但怎么被渭南查封了啊?”魏丕植说:“文稿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和生活疾苦啊!”
《火花》杂志北京编辑部对渭南方面鉴定“2010年增刊《大迁徙》”为“疑似非法出版物”大怒,措词强硬地复函渭南方面,称《大迁徙》是一部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事实真实可靠。进而质问渭南方面:“为什么怕事实、史实见读者见人民?”
在警察面前,这个问题问得很“低级”,很“弱智”。警察就是因为写的是真正史实才千里来问罪的。
魏丕植指责渭南来京办案的警察:“我不懂,违规了,但这也不是公安局管的事啊。你们临渭分局干警是不是管得太宽了,手伸得太长了?”
渭南警员王鹏突然站起来怒吼道:“我是警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寸土地上的事,我都可以管。”吼得魏丕植哑然无语。
《大迁徙》记录了三门峡移民的故事,这里面肯定有渭南市60万移民的血泪史。
上世纪50年代,他们响应中央发出的“迁一家,保千家”、“一人迁,万人安”的伟大号召,毅然舍弃膏腴沃土,远迁宁夏、渭北不毛之地。水库修建时值建国初期,国家财力紧缺,移民经费人均仅1000元,此款又全部用于移民部门的工作经费,群众未享用一分钱。个中甘苦,只有移民自知。
上述这些已经成为历史,库区移民第二代几乎不知国家有亏于乃祖乃父的迁徙苦难史,你谢朝平翻这些陈年旧账意欲何为?“煽动移民闹事吗”?
由于三门峡水库“设计上的失误”,中央对水库进行改建,水库的库容变小了,原来许多被淹没的农田又重新浮出了水面。
听到这个消息,那些远徙他乡将近30年的乡亲们,从1986年开始,数十万移民陆续踏上返乡之路。
针对三门峡移民返迁问题,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拨给了渭南市移民办一系列经费,主要有:安置15万移民返库区定居经费2亿元、30万亩土地、一定数量的计划内物资。而渭南市移民办经过省和水利部向国务院呈报了3.4亿元的一系列经费规划报告。
《大迁徙》一书谈到这些问题时,必定会牵涉到渭南移民资金的“黑洞”,一亿资金不知去向。读者对这些腐败问题愤愤不平时,三门峡工程不可避免的就会一再提起,这是个危险的话题。
关于三门峡工程的成败,在中国至今还是个敏感问题,是不允许人们公开谈论的。
三门峡工程是“一五”的产物,苏联老大哥的“杰作”。1955年的人大一次二届会议上,三门峡工程经全体人大代表举手一致通过。就在这一片兴奋与骚动之中,站出了两名书生,他们不具党派背景,只是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其中一个正当盛年,是著名学府的教授;另一个刚大学毕业,年方25岁的青年学子。
他们不同意在三门峡建坝,很自信地把自己的学术见解交到掌握着百姓命运的决策人手里。他们的意见当时没有人听,但他们对三门峡工程的批评意见,几乎丝毫不爽的成了这日后多灾多难、狼狈不堪的工程之谶语。
一位是黄万里教授,一位是温善章工程师。
三门峡工程上马是头脑发热的产物,两次改建,留下的后遗症至今令人头痛,黄河经常断流就是其中之一。经济损失最保守的估计不下百亿,还有环境和文化古迹的破坏难以计算。光是移民当时就多了30万人迁徙,后来15万人的返迁,仅是一句劳民伤财远不足于概括其所谓之“失误”。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这样的话:“三门峡工程我们打了无准备的仗。……当时想要黄河清,志向很大,夸下了海口……”
三门峡水库在兴建期间,“黄河清”三字就不断被人们提起,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句话,知道的人听到“黄河清”,就知道后面三个字是“圣人出”。
问题全部的关键就在于后面三个字,三门峡水库上马,明着说是为了黄河清,而暗着说就是为了证实“圣人出”。谁能让黄河清呢?不是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吗?
谢朝平写的这本《大迁徙》没有想到会投鼠忌器,他只看到眼前的“黑洞”,没有考虑到会伤及“黄河清”。
《大迁徙》背景复杂,有些真话真的说不得的哦。(2010-9-6)
-全文完-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