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无婚的爱情cabelo

发表于-2010年09月01日 上午10:29评论-8条

爱情并不是婚姻的专利,没有婚姻的爱情,有时表现得更纯洁,更悠远,更绵长。请别误解这是当今文学作品中炒作最滥的第三者或婚外情,我写的这个故事与庸俗的婚外情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我家里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多年来我都不忍将这个故事讲出来,因为我不想让别人来为之伤痛,为之叹惋,我想永远尘封这个故事,保留它完整的凄婉之美。有朋友却要我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因为美好的东西要与大家来分享,这种美才有永恒的价值。好吧,我就把这朵凄美之花捧出来让大家品尝吧。

( 一)

我的伯父命很苦,7岁就死了生父,是1927年被国民党的军队玩枪走火打死的,之后生母年轻就守寡,弟弟3岁过继 ,这个弟弟当然就是我现在的父亲了。7岁的伯父跟着一个小脚女人的寡母生活,寡母只能在家里做家务,不能下地干活,怎么养活母子俩?伯父只有靠拾破烂、捡煤渣、采野菜野果、下塘抓鱼等来养活自己,娘的生活就靠帮别人织毛衣、做布鞋、洗衣服、缝缝补补,用微薄的收入来活命了。伯父在老家农村混了几年,寡母还用针线钱支持他读了3年私塾,伯父10岁的时候,实在养不下去了,于是对他说:

“孩子,娘的力量实在有限,我养不起你,你跟你的堂伯去混生活吧,那里有吃有穿,你去干活就行,他不会亏你。”

“我能干得了吗?”

“干得了,边干边学呗。”

“好,娘,我答应你。你自己多保重啊!”

这个堂伯就是父亲的继父,那时他在道县县城做小贩,后来有了点本钱,就自己开了一家小杂货店,需要请一个伙计,帮忙做点买卖。那时伯父还没有柜台高,卖东西要用小凳子踮脚。在那里他当了6年伙计,学会了包装、称秤、收银、码货,最关键的是学会了一手好算盘,还利用空闲时间自己看书,写字,几年下来,竟能写会算,成了一个小“秀才”。

在17岁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伯父血气方刚,爱国激情高昂,他报名参军,上了抗日前线。打过很多次仗,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奋战沙场。在家的寡母牵肠挂肚,日夜不宁,为了让伯父不出危险,她想了一个主意要伯父请假回来,她拍了一封电报给部队,谎称:“母病危,速归。”伯父从小就非常孝顺母亲,他真怕这个命苦的母亲离去人间,于是赶紧请假从部队回来了。可是,他回到家,母亲就坚决不准他再去部队了,她要给伯父完婚。

女方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才18岁,叫王玉。

王玉真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不仅外表漂亮,端庄秀丽,一表人才,内心也善良贤淑,细腻温柔。伯父与女方见了一次面,一见倾心,定了婚。当时伯父参加的是国民党的抗日部队,他见国民党的军队纪律涣散,军心动摇,军官腐败,也不想再去了,于是在家种田,后来仍然返回道县县城,自己做起了小贩。

20岁,伯父与王玉结了婚,婚后,两人恩爱缠绵,相亲相爱,度过了一段爱情的黄金时期。可是,婚姻并不是一池平静的春*,有时,风起了,水会吹皱成小浪。更怕的是暗流涌动,它会把池塘的清水搅成浑水,让人迷糊,乱了心智。结婚的日子是幸福的,但有时也是痛苦的。它会给人带来欢乐,也会给人带来无边的苦恼与忧伤。

( 二)

王玉是我的伯母,在我的心中,她永远是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性。她与伯父结婚后,将她对男人的温柔与体贴,对婆婆的孝顺与关照发挥到了极点。那时侯,伯父在江华做小生意,挑零担卖杂货、食盐之类。江华是一个瑶族自治县,山高林密,交通闭塞,连公路都不通,货物进山完全靠肩挑脚走,做买卖挣不了几个钱,却要累断筋骨,走疼脚板。从道县到江华200多里,一担货卖完才回来,来回一般要五、六天。在伯父外出的几天里,家里经常是没米下锅,没油炒菜,日常开销伯母只有靠自己挣钱。她内美外秀。心灵手巧,她与街坊邻居关系很好,常常帮别人织毛衣,做布鞋,洗衣服,还会绣花,那时女人时兴穿新绣花布鞋,结婚时兴绣鸳鸯和双“喜”,拜寿时兴绣“寿”字,因为伯母有这手艺,很多熟人来请她做,或请她教,她凭着自己的劳动维持了她与婆婆最低的生活。面对无米无油的时候,她能从别人家里借点,有钱买了再还。她与婆婆共灶吃饭,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让给婆婆吃,她还为婆婆洗衣,洗脚。晚上,丈夫不在家时就与婆婆一起睡,怕她一个人寂寞,常常与她拉家常,有时为婆婆纺纱,直到深夜。婆婆虽然对她的温柔有好感,但看到她经常到邻居家串门,心生怀疑。但也只是闷在心里,她要等儿子回来再倾诉。伯母在邻居家串门有什么错吗?她是与邻居搞好关系,拉点活干,或借钱借米方便点,婆婆哪知家里的难处?因为伯父在外做小生意不但没挣钱,还常常亏本啊!

因为在外做小贩,人苦,心苦,常常忍饥受寒,寄人檐下,遭人白眼,有时还要遭遇强盗,担惊受怕,伯父每次回家来都没有好心情,不是倒床就睡,就是叹气连连。这时,伯母会不声不响地端上喷香可口的饭菜,送来腾着热气的热茶。等伯父解决了饥渴之后,又会叫他去洗一个热水澡,或者端来一盆温度适中的热水,为他慢慢地洗脚,一边洗脚,一边细心地安慰他:

“这次不挣钱不要紧,还有下一回。你不挣钱也没关系,还有我呢。我能养活自己和娘!”

“我是男人,我不能没钱,我要养家,你凭什么养家?”

“我……,现在不是讲男女平等吗?”

伯父在心情沮丧的时候,没有办法去说服妻子,他也不知道妻子能有什么本事来养家。他是一个粗心的男人,对妻子的手艺和心眼竟漠视不知,他要去问问娘,她不在家的时候,家里没留钱, 她们是怎么生活的。

娘也有话对儿子说。母子的见面常常是避开媳妇的。

娘对儿子讲了很多,好话没讲,却把媳妇经常到邻居家串门的事倒了一大堆。

也许不是娘有意点火,作为婆婆,心里对媳妇有疑,非倒出来不可,但她并不是有坏心。

男人也许天生就有妒忌之心,再加有浮躁和粗鲁的脾气,再细心温柔的女人也要忍受男人的窝囊之气了。

这一次,伯父借“串门事件”无理地打了伯母一顿,伯母被打得鼻青眼肿,耳光拳头吃了不少。但是,伯母只叫冤,没有还手,她懂得好女人是不能打男人的,受男人的打,那是男人对她不理解,她只能忍受,时间会证明一切。

她在受打后,既不走,也不向人投诉,倒是邻居的人过来劝说伯父,给他讲了伯母的为人,伯母的手艺,伯母的善良,伯母在家生活的艰难,等等。伯父从来是来去匆匆,伯母虽然是他的妻子,他却对妻子如此的粗心,如此的卤莽,如此的无理,他感到愧疚了。但是,伯父爱自己的面子,他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想公开认错,伯母也不计较。忍耐,是她最大的美德。因为那时她心里藏有一个最大的疙瘩,一个不敢对人言的最大的秘密,她想,即使她百般温柔地对待男人,男人对他还是不满意,她知道这是为什么。她只能忍着,百般地忍着。这是娘家的妈妈对她传授的传统美德,可是她哪里知道,这种无端的忍受,是在作弄自己的命运啊!她不知这种命运,这种屈辱要到什么时候才会了结,女人,活着,难啊!

(三)

伯父看到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寡妇,孤苦伶仃,怪可怜的,因此对母亲特别尊重,对母亲的话惟命是从。这一次,他听信了母亲的话,错打了妻子,但还是非常尊重母亲,对妻子也有了一些愧疚。他在外面做小贩,挣不到钱,家里的开销还靠妻子在维持着,他得感谢妻子,也觉得他娶了一个聪明善良的老婆,非常难得。从此,他再也不打妻子了,小两口和好如初,恩恩爱爱,缠缠绵绵,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家里本来就穷,生活困窘,吃不上好东西,只能用杂粮充饥,有时候吃一个生红茹,也要一人一半。有了丈夫的理解和安慰,伯母王玉却心里越加不安,反而觉得自己对不起丈夫。开始烦乱起来。她知道丈夫现在不在意这件事,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会非常在意这件事,一年两年不觉察,三年五年不知情,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闹出大事来,她最怕的就是这一天。因此,她心里总是为这件事在痛苦地煎熬着,暗暗地忧虑着。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

伯父还是在做着小贩生意,这已经是与伯母结婚的第5个年头了。

他每次出去,伯母都要送他到路口,总有道不完的嘱咐,诉不尽的痴情。

每次伯父从外面回来,总要买上一点好吃的,买一点小礼物,送给妻子和母亲。但他一回到家,却突然有一种冷清和空荡的感觉,那是一种成熟男人的直觉,一种圆满家庭欠缺的不完美的感觉,一种暗暗猜疑的感觉。他回到家,虽然有妻子的温存与抚慰,他的心却焦躁起来,妻子也从丈夫的表情上觉察到了,他想等丈夫开口,可是他却没有直接对她说,他还是去找母亲了,因为他不想让妻子难堪。

伯父进了娘的房间,关上了房门。

但伯母王玉是一个很机敏和聪明的女人,她偷偷躲在门角听——

“娘,我想问你一件事,你是过来人,你很清楚的。”

“你说,是什么事?”

“王玉嫁过来已经好几年了,怎么就不怀孕呢?我想要个孩子。”

“儿子,我也早想孙子了,一般女人结婚一两年就会生孩子的,可你们结婚已经5年多了。”

“这……这是不是她的身体……”

“你先别急,你带她去中药医师那里看看,吃几剂药吧。”

那时侯,道县还没有一家西医医院,更没有检查生育的设备和工具,只有私人开的中药铺,医生唯一检查的方法就是探脉和问问情况。

伯母偷听到这里,走了,她知道她终于要面对这个焦虑和烦心的问题了。

伯父听了娘的话,第二天,带着伯母去了一家中药铺。伯母也只好顺从,因为她想改变这种状况。医生经过检查探脉,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是说有一点小感冒。吃两剂药就好了。在药店,他们却不好意思说是来检查妇科的,但聪明的医生心里明白,从脉相细听,没有任何问题呀!可是,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对于生育来讲,谁都是想只要查查妇女就可以了,谁会想到要去检查男人呢?男人又怎么会放下自己的尊严去让医生检查呢?同时,那种古老的传统的中医检查,探探脉能得到真实的情况吗?

捡了药回来,吃了,伯母有了一种宽心的感觉,她盼望着有好的结果。

伯父也在期盼着,奶奶也在期盼着。

但是,有时候,努力了,着急了,结果依然是不如人意。

没有科学的依据,主观的盼望只是空想,空想的结果甚至会产生绝望和悲剧。

随着时间的推移,伯母最担心的结果终于到来了。

( 四)

奶奶在24岁时就死了丈夫,守寡度日,异常寂寞。她有两个儿子,二儿子过继给丈夫的堂兄了,只有伯父一个儿子在身边,她当然想要一个孙子,一来有孙子可以延续家庭的香火,后继有人;二来有小孩也会给她带来欢乐,让生活充满笑声和甜蜜。特别是传种接代的思想在上几辈的老人那里。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伯母在这个家庭里,好几年都不生孩子,开始老人还是等待和忍受,但是这种忍受是非常有限的。在很多场合,奶奶已经流露出了不满和怨恨,在伯父不在家的时候,她常常指桑骂槐。那时侯,家里养了两只母鸡,有一只母鸡经常赖窝,咯咯乱叫,却很少下蛋,奶奶就用棍子把母鸡赶出来,边赶边骂:

“你这*鸡婆,只会叫,不下蛋,你走吧,远远地滚蛋!”

“你不下蛋,我白养你,我打死你!”

奶奶赶鸡,骂鸡,高声高调,她的用意显而易见,聪明的伯母王玉听了,心里翻江倒海,无地自容。听一次两次,她能忍,偷偷地流泪。可是听多了,她怎么也忍受不了,于是就与奶奶吵了起来:

“你不要借事生非了,你干脆就赶我走得了,我实在呆不下去了!”

“我不下蛋,你叫你儿子休了我吧!”说完,就大声痛哭起来。

女人的嚎啕引来了邻居的议论,一场暗地的怨恨变成了明朗的丑闻,大家都劝慰伯母王玉,叫她还是忍着点,想开点,生孩子是早晚的事,他们认定哪有女人不生孩子的事呢?

伯父回来了,成了母亲与妻子两个人投诉的对象,他夹在中间,不知道怎样做人。

奶奶曾经多次地警告伯父:“你不要儿子,我可要孙子呀!你的婆娘是个白虎星,生不出孩子,你还是早点想办法呀,你这么年轻,还可以再娶一个有生养的女人!”

“娘,你是叫我离婚吗?王玉是一个好女人呀!”

“人漂亮不能当饭吃,心眼好不会生孩子,好看不中用,你难道不要后代了?”

后代!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呀!在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环境,谁能绕开这个大问题啊?伯父纳闷着,苦恼着,斗争着,权衡着……面对着残酷的现实,他只能在好妻子和要后代这两者之间选择一个,他真不知有多难,为什么不能两全其美呢?他悲叹自己的命运怎么这样苦哇!

他无法做出决定,他只有再继续等待下去,观察下去,他希望事情会出现重大的转机。

到了1949年,新中国解放了,伯父也结束了流浪的小贩生涯,他被招工入道县贸易公司,当仓库管理员,1950年,又转入道县粮食局,他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公职人员。这时候伯父已经30岁了,与妻子结婚已经整整10年了。

忽然有一天,伯母找伯父认真地谈起心来:

“罗军,我知道你很爱我,我也爱你,但是,你的实际问题不能解决呀,我再不能拖累你了。”

“什么实际问题呀,我早就把它忘了。”

“傻瓜,你没有儿子,我不能生,我想通了,我自愿退出,你另外再娶一个吧!”

“你是这样想,我可没这么想呀!”

“我跟你娘也讲了,我们不能老是这样蹦着脸生活,多没意思呀!”

伯父没想到情况会变化这么快,他沉默了。接着,他去找娘问问情况。原来这两天娘又与王玉吵架了,并且打了她一个耳光,对她下了最后通牒:限她在10天之内卷包袱出门,如果她不走,娘就走,她们只能留一个在道县。天哪,娘怎么会出这样的大难题呀!

看来,一切都在娘的掌控之中,他已无力挽回王玉已经伤透了的心。

在与妻子作了彻夜长谈之后,还是改变不了矛盾,他们为了各自的前途,决定“和平离婚”,王玉不要伯父任何一点东西,只带着自己的衣物,与伯父挥泪告别,登上了回娘家的汽车,伯父送她到车站,车子开走了,伯父还站在原地,像做梦一样,他不知是结束还是开始,一个善良美丽纯洁的女人走了,他忽然心里有了巨大的失落。男人,活着,更难啊!

(五)

伯母王玉从道县回到了衡南县乡下的娘家,她娘以为是回家来探亲的,对她非常亲热,并且细心地问道:

“玉,你回来,罗军怎么不与你一起来?他好久没来我家了,娘也想他。”

“娘,你不要提罗军了,他……他永远不会来了。”

“怎么?出事了吗?”

“没有,他人很好。但是,我们离婚了。”

“这么大的事怎么不与娘商量商量,说离就离了。你做错了什么吗?”

“我能做错什么?他也没错,是他娘逼我……”

“那个该死的蠢猪,是因为什么要逼你呀?……”

“娘,我就与你在一起生活吧 ,我会养活自己的。”

伯母在刚离开道县的那一天,还觉得是一种解脱,因为她再也看不到婆婆蹦紧的脸了,再也不受婆婆的气了,她主动退出,让丈夫再成家,生孩子,让他有一个完整的家,是她的一份美德呀!可是她刚回到娘家,不几天,就有一股巨大的思念和牵挂涌上心来,她坐卧不宁,忐忑不安,她脑子里总装着丈夫的身影,想忘记却怎么也挥之不去,她时时在想着丈夫的起居冷暖,想着丈夫上班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想着与丈夫相处的日日夜夜,甚至还想起那个赶她走的婆婆来,那个中年寡妇,失去了男人,怪可怜的。天快冷了,谁来照顾她……

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她悄悄告诉娘是因为自己没有生小孩,而被婆婆逼走的,她与丈夫感情很好,离婚是无奈的。她娘只觉得自己的闺女心肠太善良了,她认为她不应该退出,她现在背了一个无生育的“罪名”,离婚后,有谁还敢再娶她呀?她还只有28岁呀,还有那么漫长的人生,她真的要守寡下去吗?娘为女儿的命运担心着,忧虑着……

女儿却有自己的想法。她想,与丈夫虽然是离了婚,他看来不会马上结婚,他对有没有儿女,观念并不强烈,是他娘逼着他要生育的。过一段时间以后,他还会想念她,牵挂她,甚至还会来接她的,她要耐心地等待复婚,她暗暗下定决心,她要耐心地等他三年。

三年,对于一个离婚的年轻女人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和寂寞的等待啊!

在三年的等待里,她给自己约法三章:不出门,不见人,不谈婚嫁。她把心思都用在做女工针线上,她在楼上做布鞋,织毛衣,学刺绣,也学文化,学写字写信,甚至还给离婚的丈夫写过几封信。但是写好的信没寄,她只把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写在信里,那是她用心灵在倾诉,用泪水在抒情,一个爱夫爱家的贤良之女被婆婆逼出了家门,忍着内心的悲痛,却要装着笑脸,与丈夫去“和平离婚”,离婚后又藕断丝连,日夜不宁,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痛苦和悲哀啊!可是,除了她娘和自己,有谁能理解她内心的苦啊?

伯父罗军在离开妻子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在心里隐隐作痛,他本来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对人有说有笑,可是离婚后,变得沉默寡言了,有时候总是低头沉思,他在回味着妻子对他的温柔与善良,体贴与安慰。他仔细地回想着过去与妻子相恋相爱的每一个细节,想永远地把那些珍贵的记忆留下来,可是当时没有照相机,有也买不起,他们结婚甚至连照片都没有。

他与妻子离婚后,娘总是催他逼他再婚,并且请人做媒,把女方带到了家里,要他见面。可是他却避而不见,在机关里,也有好几个女同志主动找他,她们还都是没结过婚的姑娘,想与他谈爱。只要他松口,马上就有可能成家。但是,他却不答应,并且疏远了她们。

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他……?

伯父在离婚后几十年都没有再婚。一方面是他对婚姻已经心灰意冷了。伯母王玉是一个多么善良而贤淑的女人啊,她在这个家庭里呆不下,其他的女人能在这里呆下来吗?他太钟情于前妻了,认为她人好,心好,在他最困难的时期帮他度过了人生的难关,如此贴心窝的女人实在是难找,他想,如果再娶的话。也许永远找不到这样好的缘分了。他在离婚后好长一段时间,仍然沉浸在对前妻的思念和回忆之中,他真想与她复婚。可是,复婚必须要经过母亲那一关,前妻是因为无生育被她赶走的,她还会要一个无生育的女人再踏进家门吗?因此要复婚,与前妻破镜重圆,那简直是作梦了。

伯父不愿再娶,却有更深的原因,这又是什么呢?

(六)

伯母王玉却真的在做着与伯父复婚的梦,她在娘家真的苦苦等待了三年。

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她就心里躁动起来,因为她想丈夫罗军要来的话,肯定会利用过节的机会来给岳母家送礼,然后把自己接回去。她娘也有这个想法,送礼接人,最容易化解矛盾,也会顺理成章,促成好事。可是她们等了一年,两年,三年,望眼欲穿,心冷到了冰点以下,彻底地绝望了,万念俱灰了。

一个30岁的大姑娘能永远在娘家呆下去吗?

娘家的兄弟也在为她着急,他们为她想了一个办法。

距老家农村100多里有一个中等城市,叫衡阳。那时侯,国家正在发展工业和手工业。有很多的工厂在招工。她兄长在衡阳打听到了有一个刺绣厂招女工,年龄可以到30岁,唯一的条件就是要会绣。当伯母王玉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对兄长说 :

“哥,你带我去刺绣厂吧,我想去。”

“你能行?那可是很精细的活呀!”

“我能,我会做。我们明天就走吧!”

兄长带她很顺利地进了刺绣厂。那时候,还没有通车,他们是走路去的。

在厂里呆下来后,生活稍微安定了下来,她又莫名地想起前夫来。难道他们是前世修了姻缘,总是梦魂相牵,人离而心魂不散?相思最苦,不能见面的相思是巨大的精神折磨啊!

刺锈厂是一个小厂,只有20多个女工,只有一个头儿是男的,他们每个月只放两天假,放假这天,其他的女工都回家了,因为他们大多数住在城里。伯母是乡下人,路远,不想回家,她仍在厂里。这两天,她可以到市里去玩,也可以在厂里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自己想绣的东西,她用金色的丝线绣了一对鸳鸯,还绣了两颗心,绣了蝴蝶,荷花等等。她把这些刺绣的工艺品珍藏起来,她不知道她还能不能把自己的心意在有朝一日交给自己依然爱恋的那个人,她更不知道她今生今世还能不能见到他。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着一种没有人知道的一种不可能复原的爱,痴情的女人啦,她为什么就不能放弃那种梦幻的魔情呢?

头儿不是本地人,老家四川的。他还有个四川老乡也在衡阳工作,是安装公司的,人挺憨厚老实。但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有一次放假,头儿见王玉没有回家,还在车间搞手工刺绣,以为她在加班,其实她不用加班的,于是走过去对她说:

“王玉,你咋不回家呢?家在哪?”

“乡下,不通车,我走不回呀!”

“哦,结婚了吗?有小孩了吗?家里怎么舍得你出来?”

“我……什么也没有,家里只有一个娘,怎么舍不得?娘要我出来呀!”

“你多大了?我给你做个介绍吧!”

“你……你是给你自己做介绍吧?”

“我孩子都3岁了,我想给我的一个老乡做个介绍,你愿意吗?”

“你老乡?你想要我嫁到四川去?哈哈……,真会拿我开玩笑!”

“不是去四川,他也在衡阳,是安装公司的,要不你们见个面吧!”

“见面?你先说他什么情况吧。”

头儿给王玉简单介绍了男方的情况。

这一夜,她翻来覆去没有睡着,她想着这些断断续续的词语:四川万县,安装工人,30多岁,老实。朴素,爱喝酒,不会花钱,老家没有什么亲人……

她又想着自己的身世和情况:离婚,无生育,复婚无望。30岁,会当家,想要一个家,在老家难找……

人是上帝安排的命,有时对命运和婚姻是无法选择的。四川“大伙子”也是命苦哇。30多岁没有一个家,漂泊,喝酒,他是在麻醉自己啊。自己也是命苦,跟前夫10年没生育。反正这个底细他是不知道的,能蒙就蒙过去吧。

两颗漂泊的心终于萍水相逢了。

不久,他们在衡阳办了简单的婚礼,连新房都没有,厂里给他们腾了一间房。

一年之后,株洲成立省安装公司,四川人调到了株洲,他姓严,叫严东。伯母王玉也到了株洲,她失去了刺绣厂的临时工作,有了一个稳定的家。安装公司发展很快,不久建了家属房,他们在城里有了两间房子,伯母也被安排在安装公司做杂工。这时候,令伯母王玉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为此竟大哭了一场。命运啊,怎么总是在捉弄人啊?

(七)

当伯母王玉在娘家苦苦等待伯父复婚的日子里,伯父罗军也在心里受着痛苦的煎熬。他确实想与妻子复婚,也想去看她,可是他的行动却要经过娘的批准,他是一个孝子,他不想让伤痕累累的娘为他伤心,娘在心里是为他好,为这个家庭好,谁不想家里有后代呢?但是,她逼走媳妇是不应该的。她怎么就那样武断地认定是媳妇没有生育能力呢?

在与妻子离婚后,伯父冷静地思考了一个问题:与妻子结婚10年没有生育,到底是什么原因?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思索,忽然想起利一个起码的科学问题:生育是夫妻双方的事情,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单方面认定是妇女的问题呢?这说明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一般人的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的,家庭的事故什么都是女人的错,这是歧视妇女的偏见啊!为了证实这个问题,他大胆地迈出了第一步:他自己偷偷地到医院做了一次生育能力检查。这时候,道县刚刚成立了一家西医医院,叫第一人民医院,有了一个专门的男科医生。做这个事情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当时的世俗观念都很鄙视这样的事,那是20世纪的50年代初期啊!

检查的结果令他非常沮丧,因为是他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他非常后悔,为什么不早点检查出这样的结果呢?他错怪了王玉了,让她受了多大的委屈啊!但是他没有把这事告诉娘,也没有对任何人讲。而且嘱咐医生一定要为他保密。他一辈子都不愿意把这个秘密公开。因为这样的检查结论对他的精神打击太大了,他的未来好像全毁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爱的权利,他悲观到了极点!因为如此,他拒绝了任何女人的爱,他对后半生的再婚彻底地丧失了信心,对复婚的念头也打消了。他的苦命只有自己去消受,他的暗暗的痛苦只有自己去咀嚼。他毅然做出了终生不再娶的决定,他成了爱情大门外的孤独者!这时的他,还只有30多岁啊!当然,这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伯母王玉也是蒙在鼓里,她太自卑了,在生育问题上她一直认为是自己的错,她总是被家庭、舆论压抑着,在婆家在娘家都抬不起头来,直到她不得不与四川人结婚,还好象自己有一个巨大的负罪感在压着自己,她生怕在再婚以后会发生更不幸的事,她被命运折磨怕了。

幸好她的身世与她结合的四川人严东一切都不知道。她的善良与真诚的性格好象有对不起严东的感觉。但是,憨厚老实的严东在30多岁终于娶上了一个老婆,却不管她的任何情况,都感到幸福死了。他除了上班,就是陪老婆,家务活什么都干,除干活之外,就是抽烟、喝酒,他什么爱好也没有,生活得实实在在,塌实得只剩下柴米油盐,锅碗瓢盆。

不愁吃穿,不愁钱花,塌实生活,没有婆婆的干扰,有了自己的小日子。这本来就是伯母多年来追求的梦想,她嫁给了严东,很快就实现了。可是,人不知为什么。在太实在的日子里生活惯了,却又想着有曲折有波澜的生活;与太憨厚老实的人在一起,总觉得太平淡太枯燥。好象人就是为生活而生活,没什么意思。与严东在一起,他不会说笑话,不会讲故事,不爱谈国家大事,不爱看书看报,那时又没有电视,伯母只有在家里不停地干活,把地扫了一遍又一遍,把碗洗得干干净净,要不,就只看着他抽烟,一根接一根地抽,屋子里弥漫着烟味。她与严东生活在一起,只是过日子,缺乏交流和碰撞,思想上擦不出火花来。

但是,在极度的平淡中,意外的惊喜就接着来了。

与严东结婚一年以后,伯母在32岁意外怀孕了。

对于被以前的婆家和舆论下了“无生育能力”的结论的女人,突然怀上了孩子,她该是多么高兴啊!她想起自己的身世,想起过去的委屈。想起昔日恩爱的丈夫,想起那个曾赶她走的婆婆,心里有无数的酸楚,痛苦,悔恨,悲婉,百感交集。她把秘密藏在心里,她要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她要用大善大德来感化曾伤害过她的人,她是一个不简单的女人啊!

(八)

33岁。伯母王玉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她喜极而泣,泪水像奔涌的泉水不断地流,她的奇怪表情让严东感到诧异,为什么有了大喜,还哭得昏天黑地?

在严东的追问之下,她不得不抖开了自己以往的身世,她把藏在心里10多年的苦水都倒了出来。严东听了非常惊奇,在这以前,他都以为王玉是一个大龄的黄花闺女,是一个单纯的农村妇女,却根本没有想到她是一个出嫁了10年又离了婚的女人,而且她还有那么一段离奇的婚史。王玉把自己的过去跟现在的丈夫讲了,觉得轻松多了。

不久,她又与严东商量,说出了她心里的想法:

“老严,我跟你说个事。你能同意吗?”

严东,过去的名字是严冬。结婚以后改了一个字叫严东。他觉得自己人生的冬天结束了,看到东方升起的太阳了。其实他年龄并不是很大,也只38岁,不过经常在野外作业,被日晒风吹,显得有40多岁了。他特老实,对妻子的话没有不依从的,因为他觉得能成个家实在不容易。他于是对她说:

“你说吧,只要你跟我不走,我什么都同意。”

“我跟你生了孩子了,还能走哪里去?不过,我想与你商量,把这个孩子送给别人。我就怕你不同意。”

“你打算送给谁?为什么要送?”

“我想把这个孩子送给我原来的那个丈夫,他没有孩子,他太孤独了。”

“啊?你怎么有这个想法?你跟他还有来往吗?你……”

“你不要着急,你听我慢慢跟你说,好吗?”

王玉把自己的想法跟严东细细地讲了很久,虽然严东是一个粗人,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却能想通这些道理。他觉得他眼前的这个女人真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妇女,她能对过去的那些怨恨和误解想用自己的善意去化解,想用自己的德行去洗清,这种做法真是高人之举啊!他想,既然自己能够生第一个,也就可以生第二个,把第一个孩子送给那个没有孩子的他,让他有一个安慰,消除他们的孤独与寂寞。不是大善大德吗?他也认为做好事可以积善积德,保平安健康,一生幸福。他能中年娶妻得子,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哇。想到这里,于是严东也同意了。

当孩子有了半岁之后,王玉带着孩子回到了相隔几百里的乡下娘家。

她带了孩子回来,娘家人都高兴得流了眼泪,她可以在娘家扬眉吐气了,可以在娘家随便走动了。

她也跟娘说了想与罗军见面,把孩子送给他做儿子的事,娘也感到很惊讶,开始有些想不通,但是,她想了半天,觉得女儿还真是一个大善大德之人。娘为她与罗军见面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要伯父罗军与离了婚的前妻见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伯父在道县工作,工作忙是一个原因,路程远也是一个原因,最关键的是离婚好几年了,他无论如何没有与前妻见面的意思了。得想另外一个法子,叫他不得不回来。

距王玉娘家不远有个地方叫梅花村,那里住着罗军的一个姑姑,姑姑也是一辈子没有生育。她是罗军最疼的一个亲人,每年他都要来探望姑姑,姑姑那时也很喜爱王玉,王玉与罗军离婚,她总感到怪可惜,还时时念叨着善良贤淑的王玉。一天,王玉背着孩子去见了这个过去的姑姑,姑姑真是大喜过望,总夸她人好,心好,好人好报,把孩子亲了又亲,抱着舍不得放。她嘴里总在念叨着一句话:“如果我的罗军有一个孩子就好了。”王玉抓住了姑姑的心理,说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要借姑姑的名义给罗军发电报,只是说姑姑病了,想他回来。姑姑听了王玉打算把孩子送给罗军,心里真是塞满了蜜糖,为了要罗军回来,用什么法子都同意,于是王玉借姑姑的名义给在道县的罗军发了一封电报,那时电话还没有普及。发电报是最快捷的通信方式。

在道县工作的罗军收到姑姑的电报,他很着急,但是他自己也得了感冒,他会回来吗?

( 九)

姑姑是罗军唯一的亲人,因为生父很早就牺牲了,姑姑也把他看成是自己最疼的后代。接到姑姑的电报。以为她病得不轻,就赶急坐车回来看她。一进姑姑的家门,却见姑姑在厨房忙着,人看起来很精神,他纳闷了:姑姑从来是忠厚老实的,淳朴得可爱,她怎么会撒谎呢?姑姑见到了罗军。非常高兴地说:

“军,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前妻回来了,带来了一个胖小孩,她想见你,与你谈话,怕你不来,于是就撒谎我病了。”

“啊?”伯父开始大吃一惊,有点不相信,想进一步证实:

“姑姑,你这是开玩笑吧?她怎么会有小孩?她怎么会想见我?现在她人在哪?”

“我已经见过她了,孩子确实是她的,是她与那个四川人生的,现在她在娘家,我叫你姑爷马上把她接来,你们离开几年了,她想见你,有重要的事情哩!”

“有什么重要的事?离了婚,互不干涉了,她还见我做什么?”

“王玉是一个大善人,大好人啦,你们那时真不该离婚……”

“姑姑,那过去的事情就烂在肚里了,还提它做什么?”

虽然不想提往事,但是姑姑的话又引起了伯父深沉的思索。他真没想到王玉在离婚后嫁了一个比自己强的男人,到了省里的大城市去了,而且还生了小孩,而自己却仍然是孓影相吊,什么都没有。他为前妻感到高兴,因为她已经解脱了,幸福了。而他又接着感到深深的悔恨和内疚,他当初为什么要那么相信娘的话,就认定王玉没有生育能力呢?为什么要同意与她离婚呢?她真是一个善良贤淑的好女人啊!她现在一切都比我好,她还来找我干什么?

等了不多久,姑爷真的把王玉从娘家接过来了。

一进门,就听到了她那熟悉的声音:“姑姑,罗军来了吗?”她手里抱着小孩。

伯父罗军马上从里屋走到堂屋,向前与她打招呼:“玉,你来了?”

“来了。”

“这是你的孩子?”

“是呀,半岁了,正月生的,叫正生,还不会说话。”

“你有福气呀!”

“有什么福?没孩子,想孩子,有孩子,多累赘。”

他们在堂屋坐下来,姑姑把茶水端了上来,又去厨房忙了,姑爷也到外面做事去了。他们在那里沉默了几分钟,想着各自的心事。

还是伯母王玉先打破了沉默,她认真地看了伯父一分钟,说:

“军,你现在好吗?我看你现在人也瘦了,头发也开始白了……”

“还好,一切都好呀!工作忙,忙起来就忘乎所以了。”

“不要太辛苦了,健康第一啊!有病没有?”

“没病,就是晚上睡不好,神经衰弱。”

“那怎么行?你要注意身体,不是开玩笑,现在没人照顾你,你应该再找一个,成个家。”

“成什么家?一个人自由自在,没拖累,没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伯母又自我介绍了她自己的情况,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伯父很理解她叹气的意思。

接着,他们开始进入了谈话的正题。

“军,我想与你商量个事。”

“你说。”

“你真的不打算再婚了?”

“我不想再拖累别人。”

“那你娘的意思呢?”

“我娘恨不得我找,她想孙子想疯了。可是我……”

说到这,他差点把自己的秘密说了出来。但是他不说,伯母也早知道了,但不会说穿。

“既然想要后代,又不想结婚。那你是想……”

“我不想那事,周恩来这么伟大的人物,也没有后代,不照样活得很快乐吗?”

“你是普通人,老百姓。没有后代,老了怎么办?”

“我……我……”伯父本来是能说会辩的,在王玉面前。却口拙舌笨了。

伯母王玉趁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向他和盘托出,征求他的意见。伯父罗军认真的思考了几分钟,对她做了郑重的答复:

“你想把孩子给我做儿子,心意是好的,我表示深深的感谢。你是大善大德的女人,你的善意可以感天动地。但是,我现在不能接受你的好意。因为这是你的第一个孩子,你那个四川丈夫快40岁了。他在这样的年纪得一个孩子不容易,我不能夺人所爱。另一方面,我即使带你这个孩子,我也没有办法抚养照顾,因为我是一个单身男人,母亲年纪大了,也没有这份耐心。如果你真有这份好意,你再生第二个,第三个再说。我也不必真要一个人做我的儿子,只要你的后代仁义好,有感情,长大了叫我一声伯父我就心满意足了。”

伯母王玉见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完全理解了他的内心。她当即作出决定,以后每年要带孩子回来见他,认他做伯父。并且立即把孩子递过来叫他抱,他对孩子表示了异样的亲热,吻孩子的脸,仔细地瞧他的眼睛,把孩子的小手轻轻地抓在自己的大手里,然后轻轻地叫:“正生,正生……”伯母王玉见他与孩子的亲热劲,真的胜过了孩子的父亲,她就知道伯父心里的这种苦楚是其他任何人都理解不了的,只有她才真正地理解。可惜,他们再不能成为夫妻了,可是这种无婚的爱要多深有多深。

他们在这里见面后分别了,又不知到何年才能相见?……

(十)

伯父罗军回到了道县,把回老家见姑姑的真相告诉了娘。她听到王玉嫁到株洲又生了孩子,也大吃一惊,悔恨交加。她真没想到一个被她赶走的人却有了她意想不到的结果。她这时感到对不起她了,让自己的儿子吃了大亏了。她这时还在催罗军赶紧也找一个比王玉更漂亮更年轻的女人,也快点给他生一个孙子来。可是,伯父却冷冷地对娘说:

“要生,你去生吧,我这一辈子再也不结婚了!”

“儿子,你这是啥意思?你这不是要气死你娘吗?”

“我不会再听你的了!”

“你……你难道?……”

从此,伯父的脾气变得更坏了,他在粮食局工作,就在办公室搭了一张铺,在食堂吃饭,除了送钱给娘用,很少回家,他变得孤僻而固执。在局里除了工作,常常一个人到河边去游泳,游完了,就在草地里躺着,望着远方的天空,想着自己遥远的过去。

时光荏冉,很快就到了1966年,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疯狂的年头。伯父这时在粮食局是会计和办公室主任,他没有想到机关里的造反派会把大字报贴到了他的房里,说他曾隐瞒历史,在国民党军队里当过排长,他真感到好笑,那时是抗日的年头,参军打日本鬼子是罪过吗?他其实只在国民党军队当了3年兵,后来就回到老家。再到道县做小贩,他是真正的贫农穷苦人哪!可是,着了魔的造反派却无理地批斗他,把他打成了“黑鬼”,并将他处理下放回原籍农村劳动改造。他如果脾气好,多与造反派讲好话,把事情的原委讲清楚,他是可以留在机关改造的,那样他还可以保留工职,保留工资。可是,伯父却天性暴躁,从不愿低三下四求人。当听到下放的消息,他马上就走,而且把娘也从道县带回到了老家农村。他不信在农村里不能养活自己,农民能苦,他也能苦,大不了就是吃糠咽菜,也要活下去!

伯父从道县粮食局下放到农村那年,是46岁,与伯母王玉离婚已经16年了,他终生没有再娶,与一个守寡的娘共同生活,相依为命。那时下放,已经停发了工资,他完全要靠在农村劳动挣工分来养活自己和娘。他本来在孩提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在道县当商店的伙计。对农活不在行,他就从头学起,生产队安排他与另外几个年纪大的农民种棉花和瓜果,他与农民打成一片,在烈日炎炎下脱赤膊与他们一起苦干,那时侯没有耕田机翻土,几十亩棉花土都是用锄头一锄一锄地挖,挖得手板尽是血泡,背上被太阳晒得脱了一层皮,晚上不能用背部睡,就仆着肚皮睡。他在农村一年要做3000多分工分(一天只记8分工,有时还要开晚工),中午也没有休息,回到家还要自己种自留地。那时候10 分工是一个劳动日,一个劳动日的工钱才只有3角多钱,拼死拼活也只能养活自己和娘。他那时人已经搞得又黑又瘦,变成了皮包骨。他真没想到下放农村会吃这么大的苦头,而且一下就是好多年,他不知要熬到何年何月,他心里太苦了!

他下放农村不到一年,在株洲的伯母王玉就得知了消息。当听到娘家的老兄告诉她罗军的情况时,她心疼地掉下眼泪,她真没想到他在农村能吃得那么大的苦,她心里想:他是一个干部,为人正派,作风纯洁,怎么会落到这一地步呢?也许是他的脾气不好,性情高傲,不求人,得罪了造反派了,她是多么了解自己的原夫啊!这时候,她特别地想念他,想去帮一把。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工,一点权利也没有,她有什么办法去帮他呢?唯一的只有带着孩子和营养品去看他。在精神上去安慰他。这时候,她的第一个孩子已经8岁了,第二个孩子也已经5岁了,她把两个孩子都带上,又买了很多营养品如白糖、罐头、麦片、糕点、水果之类,从株洲坐车到罗军的老家农村来看他。她那时的工资只有30多元,买东西花了30多,又带上了60元钱,她真是心疼自己的原夫啊!那时候没有电话,她也没拍电报,她要给原夫一个惊喜!她要用行动来表白自己对原夫深沉的爱!

( 十一)

伯母王玉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又提着大包小包,忽然有一天走进了伯父罗军的农村老家,她一进门,就看见了婆婆在堂屋做针线活,于是毫无顾忌地叫起了娘,又拖着孩子叫“奶奶”,孩子还没有反映过来,不敢叫。奶奶见到了王玉,感到非常唐突,不知所措,半天回不过神来,她怎么突然带着孩子来了?难道她?……

不一会,奶奶终于平静下来,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先前的媳妇,又见到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高兴得合不拢嘴,马上招呼他们喝茶,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只喂了三只母鸡生蛋,这蛋平时是舍不得吃的,因为没钱,家里的油盐钱就靠卖鸡蛋,但是奶奶却毫不犹豫从坛子里摸出了三只鸡蛋,要煮给他们三个吃,王玉马上去拦阻,她深知他们母子生活的艰难,并且拉奶奶坐下来,要与她谈谈话:

“娘,你身体还好吗?罗军到哪去了?”

“好,好,我的身体还好,我每天在家做点家务,军在田里劳动去了,他收工就回来。”

“你的头发都白了,你少操点心,多休息一点。”

“我操什么心呀,家里清静得很,又没有小孩吵闹,唉……”

奶奶有一根敏感的神经,看到王玉带来了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孩,马上联想到自己却没有一个孙儿,她叹起气来了,也许她是怪自己的命苦吧。

王玉看到她提起小孩的事,知道她是为自己的过去在伤心。她马上把两个小孩叫到了奶奶跟前,对奶奶介绍说:

“这是我的两个孩子,大的叫正生,今年8岁了;小的叫湘成,今年5岁,他们也是你的孙子呀!来来来,孩子,这是你的奶奶,快点叫奶奶呀!”

孩子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奶奶,见到眼前的这个奶奶,觉得很生疏和别扭,但是在妈妈的一再要求下,还是小声地叫了一声“奶奶”,奶奶听到了稚气的童声,眼泪夺眶而出,她真不知如何感动呀!

正在说话的时候,伯父罗军收工回来了。

他见到前妻一下子带了两个孩子来了,又惊又喜,又暗暗忧虑,荒时暴月,家里什么也没有,拿什么来招待尊贵的客人呢?

他还是平淡地对前妻说:“你来了,怎么不先告诉我一声?”

“我又不是贵客,随便吃什么都行,要打什么招呼呀?”

接着,又把孩子拉到了他的身边,对孩子们说:“这是你们的伯伯,叫呀,大声叫!”

正生曾见过伯伯,对他表示亲热,伯伯把他抱了起来,亲了一口,并对他说:“长高了,长胖了,还认识吗?”“认识。我见过你。”“认识就好,好。”湘成见哥哥被伯伯抱了,也在闹:

“我也要抱。哥哥下来。”

伯伯马上又抱起了湘成,也对他亲了一口。并夸他:“你好聪明,爱妈妈吗?”“爱,妈妈是好人。”听到孩子这句天真的话,伯伯掉下了眼泪,王玉也擦起了手巾。他们都有说不出的感慨,如果这孩子真正是属于他们的,如果他们仍然是一对鸳鸯,该多好啊!可惜,他们的相聚只是短暂的欢乐,孩子的安慰也只是瞬间的甜蜜。为什么会是这样?这都是上帝对命运的安排吗?

为了招待客人,伯父一定要杀掉一只老母鸡,王玉怎么拦也拦不住,他又从自留地里摘来了辣椒、茄子、丝瓜和豆角,他自己亲自下厨,做出了一桌既简单、又丰盛的土菜,好好地招待了客人。客人也给主人留下了珍贵的礼物,除了大包小包的食品外,王玉又给了罗军40元钱,还另给了奶奶10元钱,要知道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元可不是小钱,那是一个女工一个多月的工资啊!

吃饱了。伯父和奶奶都留他们住几天。可是,在那个拥挤的空间,那个艰难的环境,特别是那个特殊的年月,不允许他们哪怕是重温一两天过去的夫妻生活,王玉是一个多情的人,也是一个知情的人,她不会让自己陷进旧情的泥坑,她很聪明,明智,通理。吃了饭,她就向伯父罗军告别,并且对他说:

“你要好好保重身体,我下次还会来。我会经常来看你。我也特别邀请你到株洲去玩,你在农村太苦,到那里去玩几天吧。我跟四川佬也讲了你,他不计较,他也要你到株洲去,你们交个朋友吧。”她说的“四川佬”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一个老实巴交的安装工人。

“那好,只要他没意见,我可以到你那儿去,不过,我在生产队负责搞棉花,我不能随便走,我必须跟队长请假。队长是好人,他了解我。”

“那就好,只要大家看得起你,你就好。多保重,我走了。”

她又叫孩子们跟伯伯和奶奶说再见。伯伯又再次抱了抱孩子,与他们挥泪告别。

奶奶也出来送他们。望着他们的背影越走越远。

伯伯和奶奶痴痴地站在那里,好像是在作梦。

( 十二)

在伯父下放农村漫长的日子里,有了一个精神安慰,这就是王玉经常来看他,她来的时候总要带上一点城里的果品和补品,她也给奶奶买吃的,买衣服。这样奶奶心里很内疚,她悔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赶走这样的好媳妇,现在她不但不记自己的仇,反而以德报怨,让她内心惴惴不安。王玉还多次邀我到她那里去玩,我也去过两三次,但我决不要她的钱和东西,我知道她在城里生活,有几个小孩,什么都要买,工资不高,也很不容易。我总是叫她伯母,对她的四川丈夫也叫伯伯,他们对我都很亲热,像自己的亲人。

伯母王玉曾多次邀请伯父罗军到株洲去玩 ,当初伯父觉得这样去不伦不类,难为情。但是,经伯母多次解释,“四川佬”是一个非常忠厚讲感情的人,他的胸怀很开朗,也想与他见见面,交个朋友,他终于相信了她的说法。觉得多个朋友也好,于是在生产队长那里请了几天假,带了一点花生、绿豆的土产,真的到了株洲,在那里与“四川佬”见了面。

那是1972年8月,还是在文革的阴影下,伯父是一个下放农村的失去工资的干部,而“四川佬”是一个老实近于土气的安装工人,两人都有50多岁了。“四川佬”见了伯父罗军,非常诚恳地与他握手,给他递烟,倒茶,伯父也非常坦城地向他问好。两个人终于坐在了一张桌子上,谈起了家常,伯母炒了几个菜给他们下酒,他们竟亲如兄弟,举杯同饮。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国家形势,农村情况,工业面貌,城市建设,很少谈自己的事,更不提过去的婚姻和儿女的情况。“四川佬”也谈了一点老家四川的情况,原来他也是年轻时当兵来湖南的,后来,他老家遭了洪水,父母都先后去世了,房子也倒了,他无家可归了,就在湖南当了工人。他也是穷苦人啦,难怪他非常同情苦人,他知道罗军是一个吃了大亏的下放干部,又没有家室,没有孩子,心里就更对他有同情和好感了。他们喝酒聊天,自我解愁,有说有笑,苦中作乐。伯母王玉也在桌旁陪他们说话,还不时叫孩子过来给他们倒酒递烟,这时候,两个孩子都有10多岁了,长得很高了,伯父见了孩子,虽然不是他亲生的,也有一丝儿安慰。

伯母王玉原以为“四川佬”不会有这么开明,她还担心他见了罗军会出现难堪的局面,哪知道他也是一个通情达理讲义气的男人,他能大度通融,与他以前的老公赤诚相见,和谐相处,真是不简单啊!在很多人看来,情敌是冤家对头,怎么可能同桌畅饮,共诉衷肠?也许有人还认为这种相聚是荒唐可笑的,在今天看来,更会认为这种特殊的见面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在那个艰难的岁月,在那种把人际关系搞得非常紧张而对立的政治形势下,一个普通的工人与一个下放的干部,一对在今天看来是情敌的人,却有很多相通的感情和语言,却能把尴尬化为和谐,把情敌结为朋友。这是无胸怀无眼光无气量的人决不能做到的,它是淳朴和善良的人性在普通人中的回归。其实,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是真诚的、善良的,理智的。人性是相通的。和谐是人的共同愿望与追求。即使在文革那个人心莫测的社会环境里,也仍然有美好的人性,善良的人心。

伯父罗军在株洲玩了3天,伯母王玉陪她去逛街,游公园,看电影,他们好像又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的岁月,但是这种相聚太短暂了,甜蜜瞬间就消失了。

伯父罗军要回家了,伯母王玉送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 一台精心挑选的“红灯”牌收音机。这台收音机在1972年的价格是*4元,而当时的*4元是一个女工两个月的工资。她为什么要送收音机给他呢?因为她觉得罗军在偏僻的乡下太孤独,太寂寞了,那里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那时更没有电视。他一个干部出身的人,曾在城里的机关工作了多年,是无论如何也熬不住的。另外,他没有妻子,没有儿女,没人安慰,没有家的温馨,没有生活的乐趣,没有一点精神食粮。在物质生活异常艰难的环境里,如果再加上精神生活的贫乏,人就会像枯萎的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悄然倒下。她送给他一台收音机,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听音乐,听新闻,听天气预报,给自己消除疲劳和寂寞。给干涸的心灵注进一点慰藉的甘霖。送收音机还有另一层一般人猜不透的意思。因为伯母王玉在与伯父离婚后,几十年来都一直在心里爱着他,思念他,又不能与他重温旧梦,更不能与他同床共枕,送他一台收音机,就代表了她的人,她的心,收音机可以与他朝夕相处,可以与他同床共眠,收音机就是他的伴侣,看到了收音机,也就看到了她的身影,听到了她的心声。事实上,伯父听收音机的大部分时间也只有在床上,他确实把收音机当成了伴侣和知音,从1975年伯父一直把这台收音机带在身边,放在枕边,听在耳边,有时还搁在田边,这台收音机与他相伴了20多年,到他逝世时还在,这是一件珍贵的爱情的信物,也是我家一件唯一的文物。它记录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它诉说着两个人的风雨人生和沧桑岁月。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只有互相默默思念,做着虚拟团圆的梦。伯母总是盼望在有朝一日能与前夫真的团圆,可是她能等到这一天吗?

( 十三)

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了,“四人帮”粉碎了。伯父罗军在1978年平了反,回到了道县粮食局工作。那时侯,局里成立新的老中青相结合的领导班子,因为他是1950年局里刚成立就进来的第一批人员,又在文革中受到无理的迫害,他凭着老资格和强硬的老经验,当上了副局长,仍兼办公室主任。但是,他的年龄已经有58岁了,他只在领导岗位上待了两年,就按政策办了退休手续,他惦记在农村老家生活的娘,又回到了老家农村,不过,这时的他已不是过去那个下放劳动改造的对象,而是一个被当地干部群众十分拥戴的局级干部了。

我也在1978年参加了乡村中学的教育工作。

伯父罗军与王玉仍然保持着联系和来往。

1980年,四川佬严东也退休了,他想回到老家四川去,老家还有一个侄儿,在那里建了新屋,要他回去安度晚年。可是,伯母王玉不愿跟他回四川,她要生在湖南,死在湖南。她跟严东说,如果你要回四川,你就一个人去,我不会把自己的骨头丢在那个山沟里。严东非常明白她的意思,他无法强迫她,为了顺从她,他只好放弃了回四川定居的打算。然而不久,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1988年10月的一天,我当时在学校食堂吃饭,临时工的炊事员李师傅对我说:

“罗老师,你是不是有个伯母叫王玉?她是你伯父的前妻?……”

“对呀,她在株洲,你怎么知道?”

“我是她的老表,我最近到株洲来,我崽在株洲工作,我去看崽,也顺便去看了她。”

“她身体好吗?她对你说了什么?”

“我正要告诉你,她已经病危了,是食道癌,她搭口信给我,叫你伯父与你一起去株洲见最后一面,你得赶快去告诉你的伯父。”

“啊?是真的吗?她怎么会……?”

听到这个不好的消息,我大吃一惊,伯母算起来到现在还不到70岁呀!她怎么就会得了这个病呢?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呀,她还真的盼着与伯父重新生活呢!

我赶紧向学校请了假,回到了家里,把这个消息立即转告了伯父,伯父听了有几分钟都好像惊呆了,他不相信有这样的事,到邮局去打长途电话,但是那时候伯母的家里还没有装电话,他忘记了。又发了一个问候的电报。电报很快就回复了:

“母亲病危,盼伯伯见面。”

电报是她的大儿子正生回的,正生已经有30岁了。

晴天一声雷,伯父接到回报,忽然觉得双脚也走不动了,他在椅子上呆坐了好久,他陷入悠长的回忆中。

他决定立即与我一起赶到株洲。

在株洲,我们先会见了正生和“四川佬”严东。正生非常难过,说不出话,“四川佬”对我们说:

“她得这个病已经一年多了,看过好多的医院和医生,吃了很多的药,都没有治好,以前还能吃点稀饭、面条,最近一周什么也吃不下了,只能靠输液,连水也吞不进了……”说到这里,他也哽咽了,老泪纵横。

“大哥,你不要难过,还有我呢!我送她到长沙去,到最好的医院去。”

“不行了,已经晚了,医生说她最多只能存活一个月了。”

“别伤心,总会有办法的。大哥,你带我去看看她吧!”

严东带我们去了病房,见到了伯母王玉。

卧床多日的伯母,已是骨瘦如柴,面色苍白,头发蓬乱,在床前不住地呕吐酸水,垃圾桶里都快装满了。伯母见我们来了,还点了点头,表示很亲热,心里很感动。她还招呼我们坐,说话的声音已是微乎其微。她招手要伯父坐到她床边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微弱声音对他说:

“罗军,我叫你来,我们见最后一面,我们夫妻一场,感情很好,但是我没有给你生儿育女,非常惭愧。我们生不能在一起了,但愿死后你能将我葬到你老家的坟地去,你死后也要与我同穴共眠,你答应吗?”

听到她如此伤心感人的话,伯父也觉得无力回天了,连安慰的话也插不上了,只有连连点头,对一个一生都深情地爱着他的女人,对于一个濒临生命临界点的垂危病人,他还能让她留下遗憾吗?

两天后,伯母王玉安静地归了天庭。

我与伯父参加了伯母的追悼会。伯母的骨灰火化了。

根据我们与正生和“四川佬”的协议,伯母的骨灰暂由儿子保管,寄存髌仪馆。待伯父百年后,再由双方亲人举行仪式,进行合葬,了却她的生前遗愿。

伯父罗军因为伯母过世,伤心过度,又加上以前多年的积劳积忧,很快就得了多种疾病:高血压、脑血栓、动脉硬化、风湿病瘫痪。在床上竟卧了三年。1995年1月13日,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给我们留下的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还有那一台伯母送给他的红灯牌收音机。看到了那一台陈旧的收音机,我马上就想起了善良、贤淑、可亲、可敬的伯母,想起了她与伯父一辈子生死爱怜的感情经历。伯母是一个世上少有的女人,虽然文化不高,

但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孝顺老人,爱护丈夫,逆来顺受,以德报怨,一辈子不埋怨别人,只责怪自己,对丈夫付出了一辈子的真爱,即使离了婚,没有了法律关系,没有了家庭关系,也还在默默思念,默默地爱,像这样的女人,世上真是风毛麟角啊!

在伯父去世后,我实现了伯母生前的遗愿,通知了株洲的正生和湘成,将他娘的骨灰移葬了我的家乡,与伯父同穴而眠。这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也是生前一段未了的情缘的圆满结局。

伯父伯母,祝你们在天堂里相处相爱,好好做一对恩爱夫妻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曲凄婉爱情歌,来生续缘爱在天!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cabelo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泓清水点评:

一对痴情男女,共同谱写了一曲凄婉的爱情歌!
文字朴实,描写生动流畅。小说不错,属再发,推荐了!

文章评论共[8]个
一泓清水-评论

故事很感人,向朋友问好!(:160)at:2010年09月01日 上午10:37

cabelo-回复谢谢你的推荐,真实的生活给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这个故事就是我的伯父和伯母一段真实的爱情生活,我想起就流泪,太感人了。我只是写了一点皮毛,其实是可以写成长篇的,我会在文学上努力完成这个故事的长篇创作。 at:2010年09月02日 上午11:06

我梦如烟-评论

好心酸的故事,好凄美的爱情!读完了心情好沉重,希望他们在天堂会幸福!(:001)at:2010年09月01日 晚上9:05

cabelo-回复这个故事确实是真实的,只是在文字上作了一些润色而已,生活的真实比艺术更精彩。我们如果能好好地把握生活,深入生活,把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就是感人的文学,生活对我们的馈赠太厚实了。 at:2010年09月02日 上午11:00

冷诗芸-评论

太感人了!!!at:2010年09月02日 中午2:28

cabelo-回复生活的真实总是比虚构的假文更感人,更有生命力!谢谢评论! at:2010年09月03日 早上9:19

马贵毅-评论

赞一个先再再再再说下文!!!at:2010年09月05日 中午1:40

cabelo-回复谢谢你的评论和夸奖,问好! at:2010年09月07日 上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