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麻缘出奇蛋

发表于-2010年09月01日 早上9:47评论-1条

王麻子大名王大贵,三十出头,长得清瘦修长,双目炯炯,远看玉树临风,真是一表人才。然而,却长了一脸大麻子,令他不能“十全十美”,别人背地里都称他王麻子而不叫他大名,这是使他最感自卑的事。平时他最怕听人说“麻”字,自己更是绝口不提这个令他“脸上无光”的字眼。

话说这一天,王麻子进城买花椒,来到东城一家杂货店。此时店内生意正忙,只听这个喊“麻姑,帮我称一斤胡椒”,那个喊“麻姑,帮我拿一瓶香油”……王麻子反正也不慌,干脆坐下吸支烟。

只见那个叫“麻姑”的老板娘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一边东奔西跑忙得不可开交。取货、过秤、算帐、收款、找钱,嘴巴也没有空闲过:“张大爷,您拿好,您买的香烟。”“李大妈,您买的木耳,您给的十元,找您三元。”“慢走慢走”,“欢迎再来”......

一边吸烟的王麻子看得目瞪口呆,只见这个干脆利落的老板娘大约二十六七年纪,长得曲线玲珑婀娜多姿,宛若贵妃再世,恰如貂婵重生。然而,一看到她的脸却令王麻子大吃一惊:原来美若天仙的麻姑却长了一张与他同样的大麻脸!真是老天不公!枉自沉鱼落雁却非月貌花容,看来世上确实没有“十全十美”。美人如此,何况我乎!

正当王麻子惋惜感叹,同病相怜,思想走神之际,麻姑飘然而至:“这位大哥,买点什么?”

“这位大嫂,秤斤花椒。”

“别叫我大嫂,因为我是一人吃够全家就饱,就叫我‘麻姑’好了。”

这倒把王麻子弄得十分尴尬,心想:原来不是“娘”,连“嫂”也不是,硬还是个“姑”。

看官有所不知,这“麻姑”芳名叫做“何碧优”,自小就成了孤儿。却自尊自强,在不可言表的艰难环境中养成了干练泼辣、热情大方、乐观开朗的性格,真是人如其名“何必忧”!此名是一个颇有文化的人替她取的,“麻姑”是别人送她的雅号,她也不以为意而欣然接受,时间一长人们都称她麻姑而忘了她的真名。

王麻子对麻姑好感倍增:“麻姑,我想秤一斤花椒,只是不知道你这个花椒‘你不你’?”

“什么‘你不你’?”

王麻子又用手指着自己的脸强调说:“你的花椒‘我不我’?”

“啊?哈哈哈哈!你这位大哥还真幽默!老实跟你说,我这个花椒么,那真是百里挑一的‘你’,千里挑一的‘我’,简直是比你我还要‘你’‘我’!”

麻姑的话使王麻子也忍不住哈哈大笑,称好花椒麻姑也闲了下来,干脆坐下与王麻子聊天。

“这位大哥,请喝茶。”

“谢谢!”

“大哥贵姓?”

“我姓王。”

“请问王大哥在哪里高就?”

“我在鸳鸯镇蝴蝶街开了一家‘辛辣火锅店’。”

麻姑心想,此人死爱面子,连火锅店名都不敢用“麻辣”二字,于是莞尔一笑:“王大哥生意如何?”

“还算不错,但比起麻姑你的生意可就差远了!”

“那倒不怕,创业艰难嘛。只要以诚待人,生意自然会好起来的。”

“那是,那是。”

“敢问王大哥,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那我们还很相似嘛。”

“岂止这点相似,相似的‘点’太多了!”

“哈哈哈哈!”

“我也是孤儿,过了很多造孽日子,这几年才好起来。”

“这就叫‘苦尽甘来’嘛!人只要与命运抗争,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说得真好!金玉良言!”

“过奖过奖!”

“你别谦虚。”

二人越聊越投机,真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

“王大哥,你喝茶。”

“好,好。”

“恕我冒昧,王大哥好象对自己的‘面貌’十分在意?”

“正是,正是。”

“其实这有什么。”

你知道别人给我取名‘麻姑’是什么意思吗?”

“什么意思?”

“还不是说我是个大麻脸又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不是,不是。是说你是那个偷王母娘娘蟠桃拜寿的仙女麻姑!”

“你说得真好!”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面貌不能选择,心态却可调整。没有花椒海椒,哪来麻辣火锅?没有满天星斗,月亮岂不寂寞!”

“麻姑你真行,简直像诗人。”

“你也不简单,有点像赵本山。”

闲话至此,二人都有“同是天涯沦落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静默了一会儿,大家都没有说话。也许是说得太多太累需要休息一下;也许是心情激动需要平静一下;也许是勾起了对过去的回忆;也许是激起了对未来的思考。

一会儿后,麻姑又开口了:“记得小时候,我常听那些人唱骂:‘十个麻子九个怪,专门回家偷米卖’,我就十分伤心:麻子真的就那么怪吗?或许我就是唯一不怪的那一个吧?因为那时我根本没有家,‘家’中也没有米。再说了,就算有米,我拿去卖也不能算是‘偷’啊!所以无论如何我也想不通。”

“我们的童年何其相似!记得那时我经常被一群孩子撵起撵起唱‘麻子麻疙瘩,偷钱买粑粑。粑粑上面一根虫,吓倒麻子钻鸡笼……’我非常气愤:偷钱买粑粑的事,老子倒是干过。但老子的胆子却没得那么小啊,老子就会抖掉虫子吃粑粑!”

说到这里,二人不禁同时“扑”的一声大笑起来。

“麻姑,你在同谁说话,说得那么开心?”

“啊哟,麻姑,这一位是你哥哥吗?从没听说你有位哥哥呀!”

“简直是天造地设,一对璧人。”

原来此时又来了许多顾客,你言我语几句话,说得二人脸上飞红霞。

那天离开时,王麻子麻起胆子对麻姑说:“麻姑,我邀请你中秋节到我们鸳鸯镇吃麻辣火锅!”

“好!”麻姑答应得何其爽快!

临走还送王麻子一封麻饼,一包麻花,说是带回去下酒吃。王麻子又买了些芝麻、麻油、麻辣火锅佐料之类的东西,当然没有忘记带着那斤“比你我还要你我”的花椒。

回到家时,天已麻麻黑了。王麻子迫不及待地拿出麻饼、麻花,喝起酒来。心中觉得麻碌碌的,舒服极了。不久就喝得二麻二麻的,心想:这麻的感觉还真好!“麻”有什么可怕?

第二天早上,伙计们有的还未上岗,就听见王麻子在大声喊:“伙计们,麻子打哈欠—全体动员!我们的啤酒到了,赶快上车卸货。”

伙计们全都愣住了:老板原先从不敢提这个“麻”字,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又听他说:“大家好好地干,年底我给你们加工资发红包,我麻子作报告——有的是群众观点!”

伙计们群情激奋,一车啤酒几下就搞定。

直到中秋,麻姑应邀来到鸳鸯镇,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们老板怎么不对这“麻”字情有独钟呢!

第二年春节,王麻子与麻姑便正式拜堂成亲。婚礼就在鸳鸯镇上王麻子的“辛辣火锅店”举行。成婚那天,贺客盈门,万人空巷,视者如堵。本来二人都是孤儿,血缘至亲并不多,婚礼能办得如此热闹风光,实属罕见。

婚后,夫妻二人商量决定:把火锅店名改为“麻又麻夫妻火锅店”。把经营理念定为“以诚待人,薄利多销;打造名牌,赢得市场”。他们决心以他们麻氏先人为榜样,打造出“王麻子剪刀”、“陈麻婆豆腐”那样能饮誉中外流传后世的品牌。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意该会有多好啊!知道二麻传奇故事的人,都想来一睹麻容风采;吃过“麻又麻”火锅的人,都想来再饱口福。真是门庭若市,日进斗金,看来王大贵真的要“大富大贵”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出奇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泓清水点评:

一对“麻”辣男女,共创一段传奇良缘佳话!
文字简练诙谐,情节生动饱满,只是段前格式不规范(已改)。
小说不错,属再发,推荐了!

文章评论共[1]个
一泓清水-评论

朋友文笔不错,向你问好!at:2010年09月01日 上午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