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令人向往而又让人感觉到空虚的季节,是一个转折点,以前的繁华不再,往后的生活更加凄凉。所以我时常总是很惆怅,焦躁不安,为这短暂而美丽的风景,为这令人伤感而又怜惜的秋夜;我时常整夜整夜地立在窗前,看明月皎皎,上高楼下西山。
突然想起一句诗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这是唐代才子李益的名句。李君虞是大历四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最后因仕途不得意,干脆辞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名诗篇。
往事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本来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平静如水,某一天突然多了一个人,感觉到十分不习惯。但是一段时间过后,慢慢习惯了,直到某一天这个人又突然消失了,却感觉到不可抑制的伤感和痛心,反倒不习惯以前的生活了。就像经常经过的一个老地方,长了一棵十分碍眼的树,慢慢也会习惯,但是等你习惯之后突然间被砍掉,再次经过的时候你反而会感到不习惯。
这种种的感觉与做梦一般,梦里欢笑风光无限,梦醒孤枕伴无眠,说白了就是这之间巨大的反差,反差越大越凄凉。于是又不可抑制地想起李煜,这个失意君子来,捧起依然叫人不忍细读的后主词,窗外的景色正在一天天变得凄惨。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玉楼春》
这是很叫人舒心的诗词,我总是忍不住看上几篇,在读后主词之前。我把李煜后期的词作叫做后主词,因为那是真正能代表李煜,代表后主文学造诣的词作。但也只有对比他前期的那些艳词华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后期的孤独和寂寞,与他一起咀嚼那些古老的往事。这些古老的往事就像“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后主被囚开封之后,真正的创作时代开始了,但是真正的悲剧也开始了,所有的美梦都破裂了,现实就是血淋淋的现实。又是一个起风的秋夜,寒风伴着寒砧捣衣声。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令》
制作寒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风俗,古诗词中也常常会出现描写妻子为长征在外的亲人捣制寒衣的情节,最后逐渐幻化成一种离愁别绪的象征,就像折柳意味着离别一样。在这样的夜晚,听到这样的捣衣声,谁人不起故园情?何况是李后主,曾经的南唐后主。
但是我们要仔细研读的是另外一首词,也是我最喜欢的几首后主词之一。词之意境,能与后主比肩者,除易安外,实在找不到几个。而意境是后主之所长,他的词都是以凄凉或者欢快的意境来表达失落惆怅的心情。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鲜侵苔。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
蔡绦《西清诗话》中说,“后主归宋,每怀故国,思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而被囚后的李后主虽然与其他囚犯的待遇不同,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一些歌姬相伴,但是除了歌舞之外,还有什么呢?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便是思绪难以平静的时候。
面对着眼前的流水落花,心中的烦闷依然排除不去。又是秋风来袭的季节,庭院里的苔藓已经长到台阶之上,现在一片枯黄。珠帘已经几日不卷,因为没有人敢来,没有人敢喝一个囚君相处,每天都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就像当年晋朝王浚顺长江而下,以火炬烧毁封锁长江的锁链,直捣金陵,吴国末代君主孙皓出降。在此后主是以孙皓暗比自身,想当年宋将曹彬的大军,搭建浮桥,横渡长江时,作为一代词帝的李后主,还傻傻地希望求和偏安一隅。最后金陵终遭围困,后主偕终臣子出降。依旧是在金陵,多少年后依然不变的地方,秦淮明月依然照在城边的细柳上,影影绰绰。只是,在这样的夜晚,故国不再,那悠悠的明月只能兀自移动着玉楼瑶殿的暗影,“空照秦淮”。
李煜,这个末代的君主,本身就是一部看不完的书。命里注定的哀愁余生让他无处可逃,轻轻合上书,眼前尽是消瘦不堪的后主,拖着疲惫的身子,孤魂一般游走在开封的违命侯府里。
后主,往事只堪哀。
-全文完-
▷ 进入安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