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教育改革中的“鲶鱼效应”平平淡淡12

发表于-2010年08月30日 中午12:25评论-1条

新课程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可见,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势在必行!新课程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

因此,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出色的教师,就有了新的内涵。

笔者从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感受到,一个教师如果不进行教学研究,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好教师,更不可能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倘若当教师的,自己投身于教学研究,不仅有所得,而且随时将研究的思想方法潜移默化地输灌给学生,学生也会渐渐地领悟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方法,对所学知识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从而受益颇多,这样才能真正赏到无穷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的业务水平也会变得越来越出色!

那么,怎样才能推动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呢?

许多学校各有千秋。

有一个学校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关注。这个学校首先重视了教学研究的建章立制,这样教学研究就在学校取得了“合法”地位,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和支撑力量。并且让这些制度发挥“鲶鱼效应”,在学校出现了一个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万马奔腾、争先恐后和奋力拼搏的喜人局面。

鲶鱼效应?

有人听着新鲜,竟然会饶有兴致地问道:“什么是‘鲶鱼效应’?”

下面娓娓道来。“鲶鱼效应”是一种压力效应,是一种紧迫感效应。据说,过去挪威渔民捕到的沙丁鱼,往往等不到上市就奄奄一息,总卖不了好价钱。后来,有人开动了脑筋,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每个水槽里放进一条小鲶鱼,原来懒洋洋的沙丁鱼一感到鲶鱼威胁,立即游动起来,避免被鲶鱼掳掠,整个鱼槽就活了。

有人会感觉这里说的“鲶鱼效应”太有意思了,也很有哲理。说的不错,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智慧可以写成书,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因为生活是鲜活而灵动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书中受到启发、引导。尽管广大教育工作者经历了过多的得与失使他们早已养成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不奢望过多酬报,理智清醒地面对一切。这也许是中国许多文化人所共有的一种心态。可是,现阶段我们仍然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漠视现实的东西。一些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适应了过去那种常规的教育管理模式,呼吸贯了学校弥漫着的令人不安的懒洋洋气息。也有些教师受经济大潮冲击,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满足于当个教书匠。于是同今天的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剧烈的抵触和冲突。由人的软弱性可知,改变和告别过去习惯是很难的,要有个强大外力因素。通过建章立制,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人人有压力,有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感,使人们觉得像屁股下面用棍撬一般坐不住了。便可以在学校真正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样才能使课改不是一句口号,不是异想天开,而成为实话、真话、实事,还是保证课改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否则,教师怎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呢?

好的制度可改变人,激励人。

教学研究制度建立后,就可以发挥“鲶鱼效应”,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情,有研究成果就奖,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要重奖。应当知道,中国现在缺的不是领工资的教书匠,而是“教育家”。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被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担负这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反思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并认真地思考究竟该如何担负起这历史重任,心灵深处都蕴藏希望火花,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热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平平淡淡12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推荐: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教育总是在试图改革而适合于国情,这值得赞道。至于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榭上风铃-评论

支持朋友,谢谢对杂文版的支持。at:2010年08月30日 中午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