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通俗的说就是结婚迅速,像闪电一样。这是在快餐文化和当今普遍浮躁的心态下催生的一种蔚为壮光的景象。闪婚速度迅雷不及掩耳;闪婚人群与日俱增。目睹身边朋友一个一个闪去,未免唏嘘不已。我有一个朋友,从见面到结婚不出一个星期,让人大跌眼镜。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怎么了?
结婚乃终身大事。终身大事且如此草率,世人之功利、浮躁之心可见一斑!有个读博士的朋友,年龄与我相仿,是一个标准的剩男。他说,现在谁还谈恋爱,我一个小时要争多少钱,陪她一个小时,我损失多少钱,所以啊,这恋爱我也是谈不起的!一个社会发展到让国人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上不起学,未尝为奇,但是社会发展到让人们谈不起恋爱结不起婚,不能不让人感叹了!
中国向来重视婚礼,人生之大事,不能不慎,不能乱七八糟的就结婚了!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合乎礼仪的程序,这才会被大家所认可!否则,就会被目之为野合或者是淫奔!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将近七十岁的时候聘颜氏女为妻,当时颜氏年仅十六岁,只是因为两人的年龄相差太大,在当时就被视为野合!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公开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司马迁是孔子最狂热的粉丝,把孔子从一介布衣提升到与王侯世族等同的地位,可是于这段身世却不能隐讳,这大概是众所周知,无词可遁!
后人最耿耿于怀的是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事,这不仅仅是野合了,更斥之为淫奔!野合云者,说的是两人结合的不符合常规;淫奔云者,则简直是不合礼法了!
古人对于婚礼,特为讲究,有一套繁缛的程序。简而概之为: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纳采”就是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这也就是试提亲的意思,先带点礼物来问候一下,表明好意,如果同意,再正式提亲!一般纳采的采头不能太多,只能意思一下,只有在对方同意之后才能真正的重金聘娶!
“问名”即男方请媒人到女方问取其姓名与生辰八字!《仪礼.士昏礼》载:“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合生辰八字,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问名和占卜不吉,这桩婚事就要打住!二十年前,我堂哥爱上邻村的一个女孩,其父遣人问名,得知此女八字太硬,结果是活活拆散了一对鸳鸯!
“纳吉”也就是在占卜以后,把吉祥的结果告诉女方,诗经中就曾记载“尓卜尔筮,体无咎言”。之后就要送来礼物,准备正式的订婚了!订婚一般是要给对方送若干礼物,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只“雁”,也叫做“奠雁礼”,后来用鹅代替也是可以的。《儒林外史》中蘧公子与鲁编修之女订婚,奠的就是一只鹅!至于之所以非得奠一只雁,大概是由于雁是候鸟,最为守信。雁是忠贞不屈的爱情的象征。元好问那句著名的“问世间情为何物,指教生死相许”写的就是雁的爱情!
“纳征”亦称“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接着就是“请期”也就是合计什么时候结婚最吉利,商量好以后就是“亲迎”。之后就是拜堂成亲,之后还要告祖庙,等等等等,甚为隆重!
可就是这种极为严肃、极为重要的事情,在当今就突然不重要了,不严肃了!几年前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小伙子结婚当天就要去办理离婚登记,真正让人哭笑不得!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有百分之六十的年青人认同闪婚,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那么在这不不伦不类的闪婚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古人结婚的年龄一般是十五六岁左右,而现在,十五六岁基本还是上中学的年龄,等到上完大学后基本上是二十一二岁,如果再加上复读班的时间年纪大些的甚至有二十五六的样子,我以前一个同学就是复读了五年才考上的!而现在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极难,不得不考研,考上后再读三年,出来后至少也二十五六,大点的就三十挂零了!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算顺利找到工作,但是以前的恋人可能生活在别处了,接着工作,接着为了那套如果只用工资一辈子也买不起的房子努力!要结婚,先谈房子。当男人女人们奋斗到这一步,恐怕青春的尾巴也耗光了吧,不得不闪啊!
再者,这是一个效率至上的时代!书信渐趋于灭亡就是明证,我上月给朋友写信,寄信时好不被人奚落!既然是效率至上,我们就要计算做每一件事情的成本!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之所以要结婚,也就是两人在一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一个人在一起!两个人在一起节省了一半物质成本比如只要用一套家具,一套厨具等等,另外还节省一大笔的性爱成本。这只是在以前,可是现在,事情突然起了变化。就说恋爱吧,现在除了在学校能恋上一阵子外,工作以后谁还会去恋爱,借用我朋友的一句话就是说“我一个小时挣多少钱,陪她一个小时要损失多少钱?”看来这是一个连爱都恋不起的高效率社会!那么闪婚也就理所当然了。闪婚比通常的由恋爱后结婚节省了一大笔的恋爱成本,不蔓不枝直奔主题,也算是高明。
很多戏剧以及才子佳人小说,说到恋爱后的才子要去赶考了,而佳人就真的在闺房一等就是若干年。等到“那等待在季节里的容颜犹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蛩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真的就这么等着,而那才子,一去十年或者八年,高中龙虎榜后,竟然也如约而来,皆大欢喜!我相信那是真的,因为农业文明是慢节奏的文化,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守候十年或者是一辈子那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个时候的十年好像是漫长而又十分短暂的,在漫长的等待中,而人似乎就在咫尺,触手可及。有位朋友不幸,失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手机欠费了一个星期,当他冲上话费的时候,而那个熟悉的号码就完完全全从他的生命中消失了! 这也是那部《手机》的电影所要传达的意蕴。
所以说这是不得不闪!
那么“闪婚”,究竟是起于何时?是当今才有,还是古已有之?
作为一个词,“闪婚”的确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但是作为一种现象,那其实是古已有之。最迟在明代的时候,“闪婚”的现象频频出现,并且引起了全社会的恐慌!
明隆庆二年,因为传言皇帝要选秀女入宫,结果民间闹的沸沸扬扬,致使“千里鼎沸,男女失配,长幼良贱不以其偶”。其时东南沿海一带,譬如苏州、松江、浙江等地更是“无分妍娃,婚配殆尽。
:“隆庆三年戊辰春正月,民间讹传选江南女子入宫。男女婚定者,自九岁以上忙促嫁娶,未婚定者,出其女于道摘,任当婚者掠娶,贫残不计焉”
万历《常熟县志》记载该县百姓因听到“朝廷命内臣选人宫女子于各省”的消息,引起一场婚嫁高*,以至“各务苟合,无复人道”。在松江等地,还出现“有垂髻即笋者,有乳臭为夫者”。
最有戏剧性的是流传很广的一则“拉郎配”,说的是因为前几天听到了皇帝要选秀的风声,一直以来诚惶诚恐,风声鹤唳。某天夜里,突然听到了城门外有放炮的声音,以为是选秀女的内臣来了,于是各家急忙为女儿找婆家。一富户,偶雇一锡工“在家造银器,至夜半,有女不得其配,又不敢出门择人,张惶之间,想到此人,便选他权充女婿。富翁大喊:“急起,急起,可成亲也。锡工睡梦中茫然无知,及起幕搓双眼,则堂前烛火辉煌,主翁之女已艳装待聘矣”.
天启年间,也出现了这种全民结婚的恐慌场面。天启元年二月,苏州传言皇帝派人来选秀女,因此导致苏州“凡民间c女,自十岁以上者,争先择配,昼方草草行聘,晚间即便迎娶,婚嫁者接踵于路,鼓吹声自夜达旦”。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就是典型的闪婚了!,所谓“昼方行聘”,“晚间便迎娶”,速度之快,令当代闪婚一族都自叹不如。
那么古代闪婚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为了逃避宫廷苦役的折磨,为了逃避那个“见不得人的火坑”(红楼梦中贾元春语)看来在古代也是不得不闪,他们是要赶在皇帝选秀的工作团队到来之前,把女儿嫁掉!
民间为什么害怕选秀呢?难道没有人想一步登天吗?一步登天的概率基本是零,民间入学的秀女一般只在宫廷里干些粗活,基本上连皇帝、太子、王子的面都见不到一面的!“侯门一去深似海”何况那是宫廷?一旦进宫,与家人就是天人永隔了,因为明朝规定,宫女不得接受外面的书信和东西,宫女也不得人身的自由,就是到死也出不得宫门。(虽然,明代的文献里面记载说,宫女入宫服役一定年限后可以放回,其实,明代皇帝为了不让宫廷秘闻传入民间,却不允许民间入宫的宫女回家的)。
民间害怕选秀女的另一个原因是,宫廷中的规矩极为严酷,稍不留神就会被惩罚致死。更有甚者,有些君主随意残杀宫女,明成祖朱棣就一次杀了2800多个。最可怕的是,明代朱元璋始作俑者,用宫女生殉,据载“成祖长陵有从殉妃殡30余人” 仁宗献陵有7名妃殡陪葬,宜宗的景陵则有一名殉节从葬。这一惨无人道的制度直到英宗时候才彻底废除。
明代的闪婚是为了躲避皇帝穷奢极欲的选秀制度而不得不闪。明代的选秀制度如此让人害怕,直到明朝灭忙后的清顺治年间,民间也是谈秀色变的。前几天读明末清初人姚廷遴的《历年记》有这样一则记载:
顺治四年丁亥……夏间讹传朝廷采选秀女,府县城镇乡村僻壤,有女在家这俱惊惶无措,早说暮成,俱幼婚配。不必三杯淡酒,只用一鼓一笛,甚至良贱不拘,岂论贫富难匹?限时限刻,从早至暮,从暮到旦,无论日之吉与不吉,周堂利于不利,遍地结亲……当时有人将诗一首传送:一封丹诏未为真,三杯淡酒变成亲。夜来明月楼头望,只有嫦娥未嫁人。
其实,清代已经规定不在民间选拔秀女,可是一有传言,竟然把人吓这样!竟然不管什么礼仪,什么良贱、贫富和门第,那是真正的“拉郎配”,好不叫人寒心。或许我们把这解释为,万恶的旧社会,万恶的宫廷选秀制度戕害了一个时代的女子。“万历四十九,女子不如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可是五百多年以后,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雨后春笋般涌现了闪婚一族,而且其势头不可扼制,有越来越壮大之迹象。如果说,五百年前我们可以把责任轻轻往腐朽的宫廷制度上一推完事,可是现在,我们拿什么搪塞?
如果硬要我比较古今闪婚的异同,我似乎可以这样说,同样风一般的速度,同样草率,不一样的是,一个是为了尽力逃避一种缺陷制度的迫害而采取的紧急避险,不得不闪;另一个却是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下、在快餐文化的冲击和生活的压迫下,不得不闪!
抚今追昔,不禁感叹:不一样的闪婚,一样的疼痛!它就藏在历史深处,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你隐隐作痛!
2010-8-29曲阜
-全文完-
▷ 进入执剑行于当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