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佛的认识,最早应该是来自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因为他们会时不时地给我讲菩萨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知道佛是为大众谋福祉的。后来读《西游记》,对佛的认识加深了许多。佛如果不重要,唐僧犯得着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千里迢迢去取经吗?佛如果本领不大,天兵天将都奈何不得的孙猴子又怎么能翻不出他的手心呢?至于佛到底是什么样子,我记忆的深处原本是那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高大完美的形象,但《西游记》里的描述却是形态各异,情趣万千,丰富多彩的。这其中我特喜欢弥勒佛的造像,他那袒露的宽胸大肚和无忧无虑的开怀大笑,总能启迪我的思想,辽阔我的视野,充实我的想象。而关于他的对联佳作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告诫世人要淡泊修性,豁达开朗,心存善良,宽宏大度。比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又比如: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今笑古,凡事付之一笑。
有一次我携子去逛街,那小子在一地摊前不肯挪步了。我一看地摊上的摆设,原来尽是造型怪异的小塑像,引得小子乐得哈哈地蹲下身子用小手去抚摸。其中一尊弥勒佛的造像真是怪异得可以,那因为大笑而夸张的大嘴几乎占去了大半张脸,球一样隆起的大肚,靠肚脐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开了一道长条形的口子,而那双手,一只拿着一块银元高高举起,另一只则拿着银元似乎是要塞进那道长条形的口子。这时我明白了,这是一个用弥勒佛造型的储钱罐。我顿时懵住了,感觉那开怀的大笑走了样,像极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得到了来路不明的金元宝之后所表现出的那种得意忘形的笑,我心里仿佛打翻了五味瓶,上下都不是滋味。而这时我那不识趣的小子却还嚷嚷着要买下这个储钱罐,我不得不狠狠地盯了他一下,拉上他就走,说,买什么什么买,弥勒佛能这么俗气吗?真是活见鬼!那小子沮丧着脸好像要哭,我心里不觉一软,想,他还是个孩子呢,弥勒佛变样关他什么事?兴许弥勒佛耐不住寂寞,早就被俗气熏染得忘了本色,这年头,什么事不会发生呢?
-全文完-
▷ 进入黄马骊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