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于史。史最不好读完,就只中国一地,大汗牛马之劳。哀婉缠绵之内庭燕亵、嬉笑怒骂之稗官野史,沉血针锋、暗肉芒刺。
三国志、资治通鉴、左氏春秋、吕氏春秋、战国策,还有得……草堂杂书、略见一斑。
失之偏执。我们大概除了考试不会看这些自认生僻无趣的东西,大家都爱看演义。有人评《宋史》集史之大者,真的么?百代兴亡最精彩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说我就爱看乱世;为什么呢,乱世出英才。家康比之秀吉,秀吉比之信长,你怎么比呢?根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失之帝王。其实御座又有什么好的,那是孤家寡人之命。很可惜,想做一个国家的主权人,此宏远之图永远不会停止。文人喜用典,李商隐用得晦涩,鲁迅用得讥讽,连那三千佳丽都是啐骂帝王的唾沫。再说说史上的文人皇帝,萧家兄弟、曹家父子……得出一条结论:皇帝可以做诗人,诗人不适合做皇帝。历史上沉迷修真念佛的皇帝更是不胜枚举,海瑞十疏证、拓拔氏为妻修石窟、韩愈因上奏佛骨之事贬谪难死。
失之言语。言语也是历史的锐器,毫不输于三尺青锋,二桃杀三士只言片语可以杀伐决断。李隆基因人言可畏自作聪明待之李冒。傻子犯错不可笑,聪明犯错才可笑,他们用自己全副本领去制造一场大笑话,还能不可笑?
失之多变。管仲之狡狐,范蠡之狂章,郭嘉之水镜、索尼之泥鳅,李斯之硕鼠,居正之豺狼、国藩之巨蟒。
失之倜傥。自古文书,有肖志。有一:经济国家,强民利民,圣贤文章叛逆之用。求二:山水田园,竹林七贤、扬州八卦,清淡稚气酣然人间。数三:大隐隐于市,甘做孺子牛。
失之于本。浅尝汗青兴衰,深谙诡计算谋,荒废真正应该了解的政体制度。局限在整体之上,构架不清,细节不明。
没有主动出击甘为中流砥柱的决心,也就是当世所言:年轻人能力所及的积极向上进取之心。我想我就是那种山人,过多的城府就是不前,不堪史上那种成为经世济民的决心、意志、毅力。无数风流人物给浪花淘尽,红颜枯骨、英雄迟暮,正因看得清太多利弊所以更无法不计得失。但,人始终要蠢几次才能活的畅快。不能说,别人写好了剧本,自己去演。怎么也要自己写,再勇敢一点,足够。
-全文完-
▷ 进入沉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