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八月,立秋刚过,想起二十多年前的1986年8月6日和几个同学,相约重游西岳华山。华山以险闻名天下,虽说离我们不是很远,但游历不多,1982年秋天和同事去过一次,仅到了北峰和东峰,主要是朋友被险吓止步了。1986年这一次,相约的都是比较知己的老同学,一起游完了所有的山峰,还在山上住了一晚。那次回来后,我不知哪来的诗兴,一气写了一本子记游诗,多是古体形式。那一度也不知哪来的热情,又玩起了“词”这玩意,看了一本词书,对照词谱,写了几首词。正如毛泽东言,这种旧形式,填它,要受到句数、字数、韵脚、平仄的限制,是“带着镣铐跳舞”,不好写。记得当时学写了两首,自己还比较满意,一首是《沁园春·华岳重游》,一首是《沁园春·风雪路上》。前者曾寄给当时和我一起游山的在上海上研究生的老同学刘永玉,另外还叫当时学画画的挚友姜百瑞在宣纸上书写过;后者是冬天写的,记述我一次冒着风雪去上学在路上的感受和情怀。现在我把这两首幼稚的“词”录出来,亮一下丑,为爱好诗词的朋友提供一点饭后笑料。
沁园春·华岳重游
华岳峥嵘,
雄冠天下,
誉满神州。
立云台远望,
黄河似练;
千尺幢道,
回眸惊忧。
飘逸苍龙,
五云仙境,
大好河山一望收。
寻玉女,
看一观出日,
赶在平明。
妙绝天外诸峰。
过栈道长空寄壮情。
访莲花奇景,
沉香斧处;
英雄故事,
昨日发生。
气象不凡,
杨公有幸,
一代诗仙万古名。
归途上,
几侧身嗟叹:
雄哉西峰!
这首词后来发现押韵、平仄都存在很大问题,但自以为立意尚可 ,基本记叙了游山的全过程及感受。将华山著名景点都写到了。“云台”指北峰。“玉女”指玉女峰,华山中锋。“英雄故事”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智取华山传奇故事。“气象”一语双关,既指自然气象,也指华山西峰气象站。“杨公”指杨虎城,华山西峰、南峰都有杨虎城修的纪念塔,谓之“杨公塔”。“一代诗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游历过华山并有咏华山诗数篇。
第二首《沁园春》是这样的:
沁园春·风雪路上
时在隆冬,瑞雪初临,卷地朔风。望家门渐远,妻儿影小;路旁荠麦,蕴育青青。
过渭阳楼,清湖浩淼,牵动当年一丝情。新潮涌,使新居如菇,古镇兴隆。
放歌一路豪情。诵“飞起三百万玉龙”。是伟人气派,昆仑崩倒;
空前书艺,绝代词用纸周天,借墨四海,万马千军任驰骋。此椽笔,非凡人能举,吾辈躬行。
这首词用韵、平仄也有问题。自我感觉,上阕多用白描手法写景纪实,也反映时代特色。下阕主要用虚笔,写风雪路上触景生情,吟诵毛泽东写雪诗句引起的豪情,赞颂毛泽东的豪放词风与书法艺术,有点豪放的味道。王婆卖瓜 ,有点讨嫌,还希望 各位诗友发表高见。
(2010年8月10日)
-全文完-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