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沟沟里,一年四季除了几辆车进村之外,再也没有多少和外界的联系,所以那条土路还是没人管、没人问。当然村头的哑巴老田并不在意这些,路好与坏、与外界联系的多少与他都没有多少关系,因为他本就没打算离开过这个方圆不过二里的村子。
他似乎没有什么怨言,当然有怨言也说不出,也只能着急地比划给懒得搭理他的乡里乡亲们换回点些许的安慰。所以更多时,只要家里有口饭吃、有杯酒喝,他也就连平日里呀呀呀的声音也懒得发出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世界远比这偏远的山沟沟的沉寂更沉寂,在无语的世界里,他的天地是最广阔的、也是最狭小的。
1、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知道,老田是怎样变哑的。
我们小的时候,不知道这些,以为哑巴是天生的,老田生下来便是哑巴。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老田变哑是有原因的。
老田刚出生的时候,小眼睛圆咕噜的,看起来伶俐可爱,人见人爱。邻里见了都心疼怜爱的很,都忍不住伸手逗上一会。
在老田刚刚牙牙学语的那年,邻居的刘叔一日把老田逗得起劲了。于是竟把老田的两腿拎起使老田倒空了好一会儿。就在这时,老田吓得哇哇大哭起来,之后竟生出了奇怪的病来。送进医院,病后来治好了,但老田的父母等呀等,老田就再也没能说出话来,老田就这样变成了哑巴。
等老田长大了,发现自己和别的小孩子不一样时。他起初什么也不知道,只是知道,他想说的、说的呀呀声别人很少能听的懂,所以他只能窝在家里和父母比划着对话。
一日,也不知是谁告诉了老田,是刘叔把他弄成哑巴的。老田顿时火冒三丈,竟然奔向刘叔家去实施报复。先是耍小孩子的把戏,呀呀呀的对着刘叔的家人的大吼,没有人听懂他的意思;接着他便对着刘叔家的门、窗子等扔石子。刘叔当时没反应过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还上前吼吓老田,企图阻止老田的举动。显然这无法阻止老田的暴怒与怨恨,最后刘叔家人不得不叫来老田的父亲和母亲才强行的把老田拉回了家。
然而,老田的报复显然没有就此停止,老田接下来又多次伺机对刘叔动手,烧刘叔家的柴草堆、药刘叔家的大黑狗等,越闹越大。刘叔明白过来是老田因为变哑的事报复他时,并没有怪罪老田,而是更加感到愧疚。于是再次跑到老田家和老田的父母商量对策,而对老田则是能躲就躲、能让就让。后来,老田父母劝刘叔家出去躲一段时间再回来,看看能不能说服老田,过一阵子,等老田考虑过来,再搬回来住。
2、
当刘叔家搬走后,老田起初整天守着刘叔一家人回来再接着报复,然而等呀等,刘叔家始终没有回来。
于是,老田慢慢地把注意力转移了。他开始把兴趣点移向同龄的伙伴。但是没有人愿意搭理他,因为他们和他无法用语言交流。所以,他们常合起火来一同捉弄老田。
老田虽然内心时常感到委屈,但小孩子毕竟天真不会太把儿戏当真,老田总是死皮赖脸的混在小孩子堆里。他慢慢习惯了在受欺凌中得到快乐的生活。
到了上学年龄的小伙伴们纷纷背起小书包上起学来,村里大队旁的两间小瓦房成了孩子们集中地场所,那里几乎成了新的玩耍的乐园。
老田年龄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因为他是哑巴,说不出话来。所以,学校不同意接收他入学。老田当然很伤心,看着那一群小伙伴在学校的院子里做游戏、在教室里端着课本学习,他眼神里充满了极度的羡慕和渴求。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得到这些,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他们快乐的上下学。
老田虽然没能够上学,但他很聪明。他知道怎样学到知识,他总是守在学校门口等着小伙伴们放学,然后主动地加入他们。不知用了什么方法,他竟学会了数数,他不能用语言,只能用手指或用木棒在地上比划。这可以说是一条震惊小山村子的事情,哑巴老田竟能数数了,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更出奇的是,后来老田竟也学会了数学演算和不少的汉字,这在大家看来几乎是奇闻。
3、
白驹过隙,天真的同年一去不复返。躲出去好几年的刘叔家后来又搬回到了村子。
老田似乎已经长大了,他没有再去找刘叔家报复。只是内心里一种解不开的结,他怎么也不能正眼去看刘叔家人也从不在刘叔身边停留。
那时,他的内心无疑是充满极度矛盾的。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突然一天,村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一下子长大,他们考学的考学、打工的打工,总之在这个小山村突然消失了。村子里一下子只剩下了老田一个人,再也没有和他玩耍的了。
后来在母亲的比划下,老田知道他们都外出上学或打工了,可能半年或一年才回来一次。老田突然懵在了那里,他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带上他离开这个孤独的小山村,然而,这都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他们都默默走了。他手无分文,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当然他也不敢独自一个人远行,因为他对外面的世界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怕没有人能听懂他的意思、没有人能明白他的手势,他怕找不到他们反而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不敢再去想远行寻找他们的荒唐之举了,只能盼望着时间过得快些,他们能早点回村子。
为了不至于太寂寞、无聊,他不得不开始和比他更小的孩子们一起玩,充当“孩子王”的角色。哄逗孩子常是他所做的事,然而孩子们时常哭闹,招致一群孩子家长的不满纷纷吼骂老田不懂事,以大欺小。
老田委屈但还是整天混在孩子堆里,然而,老田毕竟长大了,老田的父母没少因此责骂老田不懂事。老田父母为了为老田打算,决定让老田去跟着村里的杨二木匠学手艺。老田似乎并不兴趣,但每天也都带着工具跟在木匠杨二身后。杨二知道老田是个哑巴,就没诚心的想把手艺教给他。所以,每天老田总是做这些搬椅子、递工具等杂活。老田似乎看出了杨二的心思,却反而认真学起来,干起活来伶俐且毫不偷懒。显然,老木匠杨二被感动了,他开始认真的教起老田来,老田就这样学到了木匠手艺,也让父母不再为他在外“惹是生非”担心了。
4、
然而,即便学到了木匠的手艺,但一山不能容二虎。木匠杨二似乎处处抵制独立出来老田。老田又不能说、不能拉买卖,也不能很好的和雇主交流,所以几乎没有谁找他做活。
这是老田的父母所没想到的,老两口不得不重新考虑教给老田新的生存的方式。老两口盘算来盘算去,还是把地里的庄稼活教给老田。即便老田没有什么手艺,到后来也可以靠耕种老两口留下来的一亩多地生存。
就这样,老田成了村里同龄人中最先学种庄稼活的。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谁也不想过,但是老田知道这种生活是最可靠的,谁也夺不去的生存方式。于是,老田从第一天拿起头时,他的内心是最踏实的。
他在阳光的下的田野里率先变成了一个农民的样子,他比其他农民跟沉默寡言。他无言,只有渴望一天劳作后早点躺在自己的被窝里。他不知道,其他的伙伴在他这样生活的同时在干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和他那样找到了谋生的手段、每天都能在忙碌的劳作中得到充实和安逸的想法。
现在的他作为伙伴中唯一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外面的世界似乎与他无关紧要,只要他耕种的庄稼能到秋天取得丰收,就是他单纯的想法了。
有了这种忙碌,老田也就不再和小孩子们混在一起了,也很少在意木匠手艺买卖的无人问津了。他有粮食了,也就有了活口的能力,所以他生活的很单调却知足。
老田的父母老了决定在临死前在村头给老田建一所房子,并希望老田能够很好的独立生活下去。两间瓦房建好的当年老田的父母就相继过世了,老田只得从老宅子搬到新宅子自己居住了,在那所新宅子里,他要独自撑起一个家。
5、
没有人会想到,老田是怎样独立生活的。从最初的柴米油盐的张罗到锅碗瓢盆的购买;从桌椅板凳的置办到各式工具的齐备。老田把当初的一所空宅子变成了家的模样,虽然没有娶到媳妇、成家,但邻里没有一个人不佩服的
成家,显然老田想过并渴望着,但是毕竟是遥远而不现实的事情。所以,老田心里只能盘算着、期待着奇迹的到来。
老田看着同龄人一个娶妻生子,看着比他还要小的小孩子也搞到女朋友回到村里。老田心里充满了无限的羡慕,自己都三十多的人了,越想越愁起来。
于是,老田终于熬不住了,他抗上一袋子面粉赶往媒婆家,希望媒婆能帮他张罗张罗留意着合适的人选。
媒婆果然没有让老田失望,很快在数十里地外打落到了有一个哑巴女,就迅速跑到老田那告诉了老田。
老田喜出望外,很爽快的答应了。决定择日跟着媒婆去相亲。
那日,老田细心地梳洗了好一阵子、穿上那件借来的别人不穿了洗旧了的衣服跟在媒婆身后上路了。
那是老来第一次出远门,所以虽然烈日当头,天气出奇的热,但是老田的心情是出奇的好,步子走起来也毫不费劲。一路上他呀呀的比划着问媒婆那哑巴女张啥样,媒婆回应他,姑娘长得挺好,只是可怜和你一样是哑巴,等到了就看到了。
数十里的山路,老田心里都是美滋滋的走过来的。等快到哑巴女家门口时,老田羞涩起来,躲在了媒婆身后。
见面相亲的过程很成功,哑巴的父母和哑巴女都相中了老田。老天和媒婆心里都乐呵呵的回去等信了。
回到村子,老来三天两头的望媒婆家里跑问哑巴女家回信。媒婆也一直等着回信,却一直没等到。老田就鼓动媒婆再到哑巴女家跑一趟。
媒婆只得又去了数十里路的哑巴女家,那天,老田什么事也没去做,就一个人守在村头踱来踱去等媒婆回来。
快天黑的时候,媒婆回来了。老田感紧迎上去,还不等媒婆歇息歇息就呀呀呀的比划着问起来。
然而,媒婆的比划的回答,让老田急切的心顿时跌入了沉默、失落的低谷。原来哑巴女的父母担心女儿会跟着老田过苦日子,就把哑巴女嫁给了一个有些智障的家底厚实的人了。
6
老田经过那段求婚的挫折后,更加对婚姻失去了信心。
不过,老光棍宋三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个女人成家了。这让哑巴老田似乎看到了婚姻的一线希望。于是,老田常往宋三家走动,想弄清楚怎样找到女人成家的秘诀。
显然,这次老田又得逞了。他知道了,那个宋三的女人是通过人贩子那买来的。于是,他问好了价钱,就回家四处寻思张罗凑足钱了,因为他太渴望有个女人成家了,他那时不并不知道那是违法的事情。因为他看到宋三都这样做了,宋三告诉他还有许多讨不到老婆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老田回到家,就开始看看自己家里的粮食能卖多少钱,跑到父母的老宅子附近瞅瞅那几棵树够粗没卖多少钱。第二日便开始该卖的就卖了,终于钱差不多凑齐了,老田再次来到宋三家问怎样联系人贩子。
宋三显然不知道人贩子是谁,他也只是人打听人般的好不容易偷偷地联系到人贩子的。宋三也只得这样帮老田联系了,让老田回家等信。
这次等信比上次还要漫长,虽然这样,老田有上次的教训了,也似乎平静许多。
忽然,一天晚上,老田刚吃过晚饭要睡觉了。宋三跑到老田家,对老田比划着要老田带上钱跟着他去村西头的电线屋子旁卖老婆去。老田明白了宋三的意思,赶紧包好了钱跟着宋三就往村西头走去。
天已经黢黑了,等碰上面后,宋三打开手等,比划着要老田把钱交给人贩子点一下数。等点完了数后,人贩子把一个中年女子交到了老田手中就迅速的离去了。
老田用手电照了一下那女子的容貌,那女子肤色黝黑,不像是本地人的摸样。样子还算看得过去,只是年龄要不老田大的多。老田没有再多想,毕竟此时起他就开始拥有自己的女人了,他的家终于成了一个完整的家了,以后他能像正常人那样过有完整家庭生活的日子了,想着这些老田感到这些钱花的值。
从那一夜起,老田拥有了自己的女人,过上了有家庭的生活。
7、
老田开始四处炫耀,领着买来的女人挨家串门。一时间,老田忘记了自己是哑巴,忘记了自己所有的不幸。
然而,好日子没过上多长时间,在老田打算和那女人去民政局办理结婚手续时,一件让老田更加痛苦无比的事情发生了,买来的女人偷偷的在夜里跑了。
这让老田无法接受,顺时的磨难浇灭了他刚刚欢腾起来的内心,无疑这种落差太大了,老田再也无法承受了。
他拿起斧子便冲到了宋三家,宋三见状不妙,奋力逃脱并迅速的报了警。警察不多久就赶到了,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制服了发疯似的老田,他们把老田带到了派出所并拘留了十多天。
不知,在拘留期间受到了怎样的教育,或者老田已经彻底想清楚了。回到村子里的老田,并没有再去找宋三家闹腾。
老田回家后,开始重新把家里打理收拾了一番,接着跑去父母老宅的旁的几棵因买老婆砍伐的树木的树墩前,把树墩一个个刨出然后把土推平种上了新的几株杨树苗。
老田的日子就像那几株杨树苗那样开始新的生长和生活了。老田在经历了这么多的痛苦后,不再对虚幻遥远的婚姻渴求了,他的内心里相信一个人的家庭也能过得丰富多彩。
勤恳成了他更加执着的信条。对于老人他也有了新的认识,似乎看到了更多的亲父母。哪家老人家里没有水了,他见了就去帮着挑上担。农忙期间,村里的劳动力一时赶不回来,他见谁家缺少劳动力了便去谁家免费帮忙,慢慢的老田的口碑渐渐传开了,大家不再讨厌他,见到他便和他呀呀呀的打招呼或伸出手和他比划比划交流。
在这些村里人中,孙寡妇和老田处的最好。
8、
孙寡妇自从嫁到孙家后也没过上多少好日子,丈夫死后,留下了两个儿子。她一个人没有改嫁含辛茹苦的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两个孩子没有辜负她,纷纷考取了大学,在外定居了 。然而,家里只剩下孙寡妇一个人,加上孙寡妇近些年来身子一直不好,身边也没有人照顾。
老田家离孙寡妇家最近,俗话说“远亲不如紧邻”。老田作为紧邻对孙寡妇的照顾,可以说毫不逊色于她的远亲。这些孙寡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也默默感觉到了老田对她的意思。
老田始终没有戳破这层关系,只是默默地为孙寡妇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孙寡妇的事情跑前忙后。两个人心里都乐呵呵的。
相处的长了、关系密切了,总免不了些流言蜚语。这些流言蜚语首先在村子里传开,接着不知何时传到了城里的两个儿子那里。两个儿子知道了,感觉到面子上抹不过去,便很快回到了村子。
“妈妈,更我们去城里享福吧,别在这里受罪了。再说你和哑巴田叔的事传出去对我们也影响不好……收拾收拾,明天我们就来接你?”
孙寡妇为了儿子的面子同意了,老田知道了跑到孙寡妇那呀呀呀的比划着希望她留下来,但孙寡妇毕竟已经答应儿子了。老田没能说动孙寡妇,只得呀呀的回到了家中。
第二天,孙寡妇的两个儿子把孙寡妇接走了。老田那一天没有起床,一直等到天黑才昏昏迷迷的从床上跑起来跑到孙寡妇家门口,却看见她家的门已紧锁了。
老田郁郁的回到家中,坐在床上透过窗子看着天上的星星慢慢的被一片片的灰白所吞噬。天亮了,那一夜老田没有合眼。
9、
不知这样的过了几天,或十几天,在老田的日子里没有孙寡妇的日子他都不再在意是星期几了。
大约过了半个月的样子,村里传出孙寡妇被儿子接到城里送进敬老院了,和一群陌生的老头老太太生活在一个封闭的院落里,过得并不自在。
这种传言被好事多嘴的人比划给了老田,老田听了再次升起了对孙寡妇的想念。老田想象着:孙寡妇孤独的生活在一群陌生老头老太太之中,并且整个天窝在那所屋子里没有多少活动的自由……
老田决定把孙寡妇领回村子,过自由、热闹的生活。于是,他决定第二次出远门。这个决定是多么坚决,他没有再考虑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陌生,他的手势没有人能理解,他会迷失回家的路,他就这样带上钱踏上了去城里的汽车。
在城里他第一次看到了有别于小山村的景象,他看到了一排排的洋楼房、一辆辆大小不一的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依次驶过;他看到了穿着五颜六色的城市人走在大街小巷上,看到了各式各样叫不上名堂来的早点,这似乎是新的一个早晨,这种新鲜感比露水洗过裤脚和颈部还要强烈。
老田木木的拿出写有敬老院地址的纸条见人就呀呀呀的询问起来,有的人认为是骗子不去搭理他,远远地避开了。老田只能凭借小时候和小孩子玩耍时积累下来的把戏再次求教那群孩子们。
哪里的孩子都是天真、诚信的。老天这样认为着,便向路边的小学生呀呀的问起敬老院的位置来。
终于一只可爱的小手接过了老田的纸条并指出敬老院的位置。老田高兴地呀呀的几句,便迫不及待的向敬老院的方向跑去。
在一所院子的围栏边,老田看到独自坐在那里的孙寡妇。老田迅速扑向围栏,呀呀的向着孙寡妇吼起来。
孙寡妇先是一愣,接着便是向熟悉的声音探去。
“你怎么来了,老田”孙寡妇也扑过来说,随即用手语和老田交流起来。
“我要带你离开,把你带回村子里”老田比划着。
“不行,我不能离开,儿子不同意的”孙寡妇比划着回答着。
老田见说服不了孙寡妇,便想强行把孙寡妇带回村子,他开始用砖头击打围栏,见围栏不可能砸坏,就企图纵身翻过围栏。
就在这时,敬老院的保安看到了老田,便跑过来制止和老田扭打了起来。敬老院里的人闻声纷纷聚了过来隔着围栏看热闹。显然年迈的老田那是年轻保安的对手,老田很快就被制服了。
老田在值班室接受了一段询问,保安不懂老田说的是什么,便把孙寡妇叫来问了个清楚后,老田被放了,老田带着点伤无奈的回到了村里。
10、
等老田回到村子没过了几天,村子里突然来了辆黑色的小轿车,小轿车一定下来,便找人打听哑巴老田家在哪?
没有人知道这是些什么人,着装整齐、一身黑西服、白领带。当小轿车停在老田家门外的时候,老田还没有什么的察觉。
从车里出来了四个人迅速而敏捷的推开老田家的门,见到老田迎上来刚呀了一声,便不由分说地对着老田拳打脚踢起来。他们的身手敏捷、下手却很重,专门找准老田的要害部位殴打,一顿拳打脚踢后,老田头上出血了,慢慢的昏迷了。他不知道回来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离去的。
当邻居发现老田躺在地上时,赶紧把老田扶起,弄醒了老田。他们喊来医生,医生为老田包扎了伤口,并为老田连着打了几天的消炎滴液。老田的伤口和外伤好了,也就不再吃药了。
然而这次,老田却满心的委屈,他没像之前的那几次那样调节过来。老田慢慢喜欢上了酒,而且一喝就是一整天。
没有人看见老田是怎样的嗜酒的,但每次从他身边走过总能闻到刺鼻的酒味。他选择自己一个人在房子里对着空碗、举起酒杯酣畅的喝酒,没有谁阻止他、规劝他。
最终,酒解脱了老田的苦恼于磨难,也断送了老田的命。好几天没出房子的老田终于倒在了酒壶旁边,再也没有醒来。
村里自发给老田举行了个简单的葬礼,把老田埋在了老田父母坟墓的旁边。大家希望,这个受尽苦难的哑巴老田能尽快回到他的父母身边,不再那么孤单的一个人承受痛苦了。
老田就这样走了,默默地,他没有呀呀呀的再说些什么,再也没有人能听到他呀呀呀的声音了。这个村子更加寂静了。
-全文完-
▷ 进入杨西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