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我的家乡都安县,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高[chao]。那时县委指示,在全县全面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战天斗地”,大搞治山治水、造田造地、砌墙保土、兴修水利、整大寨梯田、建大寨新村。并提出一个口号:“雄心征服千层领,壮志压倒万重山”。
我是1972年7月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那时节我的名头是“回乡知识青年”,我回到家庭所在的“红旗生产队”当社员,那年我才17岁,正是“农业学大寨”运动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在“红旗生产队”参加生产劳动整整一年,亲身经历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战斗”。那年头,那些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一、平整土地。
以前地里的石头很多,小的板凳大小,大的能有卡车那么大。所谓的石头是指“生根石”,当地群众把跟山体相连的露出地表的石头叫做“生根石”,这种石头无法搬走,必须炸掉才行。不是“生根石”的叫“浮石”,早被前人清理干净了。石头“长”在地里,一是占了种植面积;二是每当犁地时,犁铧碰上了会被折断;三是不整齐,不好看。公社号召,大力平整土地,免费供应火药、钢钎和镑锤,让各生产队“开石炮”,炸掉这些石头。还要利用石头砌石墙,将坑洼的、倾斜的土地平整好。那时候社员们不知哪来的劲头,干得很起劲,他们不叫苦叫累,也不发牢骚,也许是受到“改变家乡面貌”的鼓舞,也许是为了多挣工分,也许是“人海战术”的效应。那时候,一天到晚, “叮、当、叮、当”的打炮眼的声音不绝于耳。
久不时又听到“轰隆”一声巨响,那是顽石被炸开的声音。
经过几年的奋战,平整土地的工程果然有成绩,耕地面积果然增加了不少。原来一些土地只能用“脚犁”,平整土地之后就可以用牛犁了;原来歪歪斜斜、零零碎碎的地块变得形状比较规则的大块了。
二、辟山开路,造田造地
随着“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县委号召把“农田基本建设”推向新阶段,土地少的生产队要“造田造地”, “向荒山野岭要良田”。县里无偿提供炸药和雷管、导火索,以及其它必要的工具,让社员们向“穷山恶水进军”。上级号召,把村屯中十拐八弯、起起落落的羊肠小道进行改造。于是,一场“辟山开路,造田造地”的“群众运动”在我们那里兴起了。社员们凭着一付肩膀两只筐,到大石山的各个缝隙里收集泥土,挑来填铺在围了石坝的乱石上,硬造出几块地来,那时曾有“千里万担一块田”说法。那种干劲、那种精神,对于现在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决心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才是社员群众日日“艰苦奋战”的真正动力。
三、爆破队
那时候的我,个子小、身体弱、胆子也小。生产队说我是回乡青年,应该参加“战天斗地”的突击队。于是我被编入“爆破队”的行列。在辟山开路,造田造地的运动中,我和几个农村青年,负责爆破工作。我们根据队长的主意,首先勘察哪块大石必须炸掉,然后寻找安装炸药的最佳位置,就在那个位置上塞入炸药包,然后将长度合适的导火索插进雷管,再将带着雷管的导火索插进炸药包中,最后用湿土将炸药包覆盖,留出导火索头在外面就行了。
大家把当次该装的炮装好后,就要通知在附近的社员和过路的人躲炮,然后由几个胆大的人点炮。那时候的我,胆子很小,不敢点炮,因为我怕心慌点不着或点不快赶不上别人而误事,又怕点着了但跑不快或半路跌跤误事。所以我每次装好炮后,都由别人帮我点。
四、惊险的一幕
我们“爆破队”的这些青年人,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对爆破知识、对炸药和雷管及导火索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都一无所知,只凭老农们的只言片语的交代就上阵了。当时我们并不意识到这是非常盲目和冒险的。那时的我们青年人只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只凭着一腔热血,从不考虑个人的安危,表现得非常的积极,非常的卖力。
有一天下午,我们在例行爆破,我们和社员们正在躲石炮,忽然从山坳那边闪出一位蓬头垢面的老年妇女,她站在离爆破现场不远的大路中间。她手上拿着用树枝和青藤树叶做成的“幡”,学着道公的做态,在路上一边鞠躬作拜,一边朗声返复唱道:“天上落雨噜—,好比广东月亮圆啊—”眼看着周围的六七发石炮就要炸响了,老婆子却在那儿满脸笑容地唱啊唱。这多危险啊!闹不好马上就要出人命了。我们许多人都在石洞中向她大声喊:“癫婆啊—!快躲啊—!石炮就要炸了啊!”可是老婆依旧在那儿唱啊唱,笑啊笑,根本不理会。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个中年汉子,冲出去,他要拉住她去躲避。可是刚跑了十来步,六七发石炮就先后“轰隆隆”的炸响了。这时四周烟尘弥漫、碎石如雨。幸运的是,砸中那汉子和癫婆的只是一些泥土,没有石块,他们没有受伤。大家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五、打炮眼
有一天,生产队长开会回来传达说:公社指示要注意节约炸药,县炸药厂供不应求了。于是队长发话,说使用炸药也须打炮眼,以有效地节省炸药。于是,男劳力、青年人都加入了打炮眼的重活,我自然是不能例外的。
那打炮眼不是花拳秀腿、能装模作样的活儿,而是硬碰硬的真功夫。打炮眼时要三个人一组,一个蹲着双手握正钢钎,另外两个在他对面,挥着“八镑锤”瞄准钢钎的头用力锤击,挥锤的两人你一下我一下地有节凑地轮流着打击,发出很有规律的很震耳的“叮当”声。挥镑锤的姿势有两种,一种叫“半圆式”,另一种叫“全圆式”,又称“飞锤”。“半圆式”是指镑锤划过的轨迹是半圆而已,这种锤法双脚并立,正对用力,腰一弯一弯的,打击力度比较小;“全圆式”镑锤划过的轨迹是一个圆,这种锤法双脚大叉如“人”字,侧身用力,拽开膀子抡圆飞锤,在镑锤将要击中钢钎的时刻还要着重加力。这种锤法打击力度常大,劳动效率很高。当时我个子较小,身力较弱,我只会“半圆式”。一直在农村务农的与我同龄的青年取笑我不会打“飞锤”,还提出要跟我摔跤比力气,这使我很难堪。
我们每餐就喝那么几两玉米糊,半碗瓜苗菜,连油盐都不足,每天要干那么重的石头活,每天都累得好像要散了架,只半年我就瘦了近30斤。面皮被烈日烤得黑红黑红的,村里的人见我变了样,取笑说:这是锻炼出来的颜色,这才是结实的健康的颜色呢。
六、“三七开”
所谓“三七开”,是当时生产队的劳动果实包括钱、粮的分配方案,以户为分配单位。“三七开”意思是“工分占30%;口粮占70%”。口粮的标准是:3岁以下每天5两;3至5岁每天6两;5至10岁每天7两;10至15岁每天8两;15至20岁每天9两;20岁以上不能劳动的每天1斤;20岁以上劳动力1斤1两,强劳动力每天1斤2两。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各家各户,男女老少人口数量不同,所以各家各户的口粮基数是不同的。口粮基数每年调整一次,经生产队群众大会通过执行。各家各户的工分数一般也是不同的,每半年统计一次工分。由于各户的经济状况、劳力人数、健康状况、出勤率等等的差异很大,所以各户的工分数差异也很大。在进行食物和钱粮分配时,按“三七开”;在进行其它副产品如饲料柴禾等的分配时,则只按工分分配。由此可知,社员们把工分看得很重,每天都在拼命地挣工分。
到了年终结算的时候,生产队会计就把一年来所生产出的物品折合成钱,再把全年全队的工分总量合计起来。然后计算每个工日(10个工分)值多少钱。如果某户全年的工分所值的金额,少于全年分配到户的物品所值的金额,这就叫做“超支”;相反的情况就叫做“领工资”。分红的时候,劳力多,工分多的户就得“领工资”;人口多、劳力多、工分少的户就得交“超支”款。这是一种“马太效应”, “超支”的年年“超支”,翻不了身的。因为在“农业学大寨”运动十多年里,劳动力管理得很严,几乎天天都在地里“修理地球”,“面朝黄土背朝天”,街日子也不能随便上街的。有个别调皮的社员调侃说:“我们这些农民就是无罪的自觉的劳改犯。”加上那年头到处写着标语口号:“堵住资本主义的路,迈开社会主义的步!”;“割掉资本主义尾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要斗私批修!”社员们哪有旷工上街的胆子。上级不给社员搞家庭副业,不让社员上街买卖农副产品,就是养了一头猪也要先让国家的食品公司收购。那时农民要弄到一分钱可算是非常困难的事了。
七、下乡巡回放映队
那年头,那山旮旯里的农民群众,久不久也能看上一场电影的。当时,下乡放电影是县委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是当作“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一项政治工作来抓的。县委组织若干个专业巡回放映队,专门上山下乡,巡回公映电影。他们自带伙食费,不收群众一分钱,不吃群众一餐饭,全心全意地工作。他们三五人一队,装备有汽油发电机组、胶片放映机、大型幕布、扩音机、音箱,话筒,维修工具箱,胶片箱,还有宣传用的一些道具。你看这么多设备,全靠他们肩挑人抬,翻山过坳。哪怕风雨烈日,在所不辞。他们既是技术员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十分艰苦,但是没有人叫苦叫累,没有人发牢骚、出怨言。他们是凭着 “一颗红心”为党工作的。
巡回放映的都是革命故事片和“红色”纪录片。如《农奴》、《汾水长流》、《下丁家大队》、《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卖花姑娘》、《南江村的妇女》、《平原游击队》、《铁道卫士》、《黑山阻击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杜鹃山》等等。
巡回放映队一般以大队部、各校点、各片区作为放映地点,一般是不到生产队去放映的。当时的“红旗队”是本大队的“先进队”,“大队革委”给予特别奖励,让放映队破例地到“红旗队”放映了几次。那时在“红旗队”放的是《毛主[xi]检阅红卫兵》、《草原英雄小姐妹》、《白毛女》等。
由于这些电影都是用普通话发音的,当时当地群众都听不懂,放影员还得用话同筒实时插话,用壮语进行粗略的实时讲解。他们的这样工作博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八、“社员们—!放电影啦—!”
由于社员群众们也看过不少电影,虽然听不太懂普通话,对剧情内容理解不多,但是有一条是社员们共同的印像:就是电影里的人干活、做事,行动急促、动作夸张、场面热烈。
当时的生产队,根据上级的指示,已经放弃了对“大寨式记工法”的效仿,执行“评工记分法”和“按件记分法”。当时的很多工种,凡能过秤的都过秤,按重量记工分。因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所以生产队十分重视肥料的作用,尤其是牛栏肥。一个一等劳力干一天活,最多得12分,而100斤牛栏肥就得15分了。所以社员们一有空都争抡着上山割草、割树叶,把草和树叶丢进牛栏里,让牛羊吃了拉粪,吃不完的也被它们踩踏腐烂成了肥料。劳动力多的人家,中午或下午一放工,他们就只派一人回家煮饭,其余的人全部上山,见草就割,见树就砍,反正带点绿叶的、能当柴烧的都要收拾干净,就是长在石缝里的也要勾它出来,连荆棘也不放过。就这样扫荡了几年,原先草木就不多的石灰石山,从脚到顶全变成光秃秃的了。
每当在夏种和冬耕之前,都必须经过“扫荡”这一工序,即将地里上一糙的秸杆、豆箕、薯藤、杂草之类东西清除干净,然后才能下犁翻土。社员们对“扫荡”这一活儿是最感剌激和最兴奋的,因为队长和指导员商议后做出一条规定:地里凡是须要扫荡的东西,谁抢到是谁的,不用分配。
因为地里秸杆、豆箕、薯藤、杂草之类东西刚好可喂牲口,又可沤成肥料赚工分;在平地里采割比爬山攀崖去寻找要舒服得多,何况山上已是光秃秃的了。所以社员们在地里干活时,心里都在盘算着什么方位要扫荡的东西多;都在盼望着什么时候队长发出“扫荡”的命令;都在摩拳擦掌、储蓄力气、带好工具以“备战”。只要指导员一声令下,他们就立刻投入抢夺杂物的紧张“战斗”。
每当指导员一声大喊:“社员们,扫荡啦!”地里的社员们瞬间变成蛟龙猛虎,场面立刻就沸腾起来。社员们挽袖唾手,如螳螂般挥舞双镰,左冲右突、前扒后刨、扑扑腾腾、冲冲撞撞、挥汗如雨,拼命般地争夺那些地里的杂物。当地里的杂物一下子被抢光之后,地里就干干净净的了。这时社员们才瘫坐下来歇息,他们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但脸上都泛出胜利的微笑。其中有一个社员说:“我们这样子,外地人在远外见了还以为我们在演电影哩!”
“什么演电影,我们这是放电影,地里就是幕布,我们就是电影里的人!”
“电影算什么,我们比电影还电影呢!哈哈!”
“要是一天放几次这样的电影,妈耶—,说不定就死在地里了!”
“……”
指导员听得“咯咯”直笑。从此以后,每当到了这一步,他就直挺挺地站在高处,大声喊道:“社员们—!放电影啦—!”
-全文完-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