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永垣陵心灵的慰藉

发表于-2010年07月28日 下午3:27评论-1条

永垣陵

永垣陵位于今白水县林皋镇赵尧村,北依雁门,有方山森林公园之天然氧吧;南邻白水河,有林皋湖景区之绮丽风光,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生于斯,长于斯,钟情于斯,今天,将邀您一起畅游古迹,品读历史。

扑朔迷离的墓主人

据史料记载,永垣陵是前赵主刘曜为其父所建。“曜将葬其父及妻,亲如粟邑以规度之。……曜葬其父,墓号永垣陵,葬妻羊氏,墓号显平陵”(《晋书》载记三)。陵墓大约修建于永昌元年(322年)前后。“十二月,赵主曜葬其父母于粟邑,大赦”(《资治通鉴·晋纪十四》)。当时,刘曜平定了巴氐酋长徐库彭和杨难敌的反叛,凉州张氏俯首称藩,关陇地区统治趋于稳定。那么,永垣陵的墓主人是谁?史书中只提到:曜葬其父。具体指谁,言之不详。《说文·又部》:“父,矩也,家长率教者。”在古代汉语中,父有“对男性长辈通称”之意,可以被解释为伯父、叔父、岳父。因此,陵墓的主人具有不确定性。纵观刘曜一生,入主永垣陵的可能是亲生父亲刘绿,也有可能是叔父汉皇帝刘渊,还有可能是岳父羊玄之。

在这三个人中,其父刘绿可能性最大。刘绿在曜七岁前已经过世,当时葬于何地,史料没有记载。曜建立赵国后,以单于为祖,“僭尊高祖父亮为景皇帝,曾祖父广为献皇帝,祖防懿皇帝,考曰宣成皇帝”(《晋书》载记三)。既然早逝的刘绿能被儿子僭尊为宣成皇帝,入主永垣陵就不无可能。太兴元年(318年),靳准之乱平息后,“曜迎其母胡氏之丧于平阳,葬于粟邑,号曰阳陵,谥曰宣明皇太后”(《通鉴·晋纪十二》)。刘曜先葬母亲于粟邑,随后修建永垣陵,可能就为了双亲死后能在一起。营建陵墓时,贤臣游子远进谏,“曜不纳,乃使其将刘岳等帅骑一万,迎父及弟晖丧于太原”(《晋书》载记三)。刘曜叔父刘渊墓号永光陵,在今临汾市洪洞县东南,离太原很远。太原在西晋末年为匈奴聚居地,因此,刘曜迎回的很有可能就是其父刘绿的尸骸。

汉皇帝刘渊是刘曜的叔父。“曜少孤,见养于元海”(《晋书》载记三)。元海是刘渊的字,因《晋书》为唐代房玄龄等著,名犯高祖李渊庙讳,故称其字。抚养之恩,终生难忘。刘曜为其修建陵墓以报答也在情理之中。有人要问,刘渊的永光陵不是在今临汾市洪洞县吗?刘渊去世后葬于永光陵,史料中有记载。熟悉那段历史的人应当知道,靳准之乱中,靳准“发永光、宣光二陵,斩聪尸,焚其宗庙” (《通鉴·晋纪十二》)。荡平动乱之后,石勒派部将裴宪、石会修善永光、宣光二陵。石勒与刘曜在汉主刘聪朝同为握有重兵的臣子。当时,刘曜为丞相,石勒为大将军。太兴元年(318年),刘曜在长安称帝,但“石勒占地比刘曜多,兵力也较强盛”(《中国通史简编》),因此,石勒不甘俯首称臣。太兴二年,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即赵王位。永昌元年,刘曜平息关陇叛乱之后,最大的对手就是势力强大的石勒。而此时,永光陵所在地洪洞县属石勒控制范围,刘曜想得到汉主刘渊旧臣更多的支持,在与石勒对抗中处于优势,为刘渊在粟邑修建陵墓是政治的需要,完全有可能。

说起羊玄子,一些人比较陌生。提到他的女儿羊献容,好多人却都能滔滔不绝的说出一大串。因为,她两国两后在一身,先是做了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西晋灭亡后,又做了刘曜的皇后,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在西晋末年那个动乱的年代,五落六起的经历演绎着一个风尘女子的生存之道。羊献容来到长安后,与刘曜很是恩爱。可以想到,对性格耿直、战功卓越的匈奴汉子来说,这位出身于魏晋名门的才女对他有多重要。戎马生涯给予他的是战功与爵位,羊献容给予他的是精神的慰藉。因此,他爱江山更爱美人。羊献容生前“曜甚宠之,颇干预国事”(《通鉴·晋纪十三》),真是幸运之极。《中国后宫轶闻录》写道:刘曜为羊献容修建浩大的显平陵,同时为羊献容的父亲修建了巨大的永垣陵。野史可信度有限,依刘曜的性格,对羊献容的痴爱,为岳父羊玄子修建陵墓是有可能的。据史料记载,修建永垣陵之前,刘曜准备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寿陵,侍中乔豫、和苞上疏进谏,“曜大悦,下书曰:‘二侍中恳恳有古人之风烈矣,可谓社稷之臣也’”(《晋书》载记三)。羊献容死后,刘曜亲如粟邑以规度之,规模宏大。贤臣游子远进谏时,他不接受,前后判若两人,可以看出这个人在刘曜心目中的地位。

谈了这么多,有人还是要问,墓主人到底是谁?

翻阅史书,十六国的资料少得可怜。当时战乱丛生,朝代更迭频繁,统治者无暇顾及修史,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史料《十六国春秋》为北魏崔鸿所著,却在宋代战乱中失佚。唐宋及后代史书记载均不详,陵墓主人有可能成为千古之谜。不过,读者在探究墓主人时,都能隐隐感觉到,这座陵墓和一个人有关系,那就是刘曜。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近前赵主刘曜。

功过是非明鉴后人

刘曜是新兴匈奴人,冒顿的后代。冒顿在“白登山之围”中有恩于刘邦,加之当时汉朝刚刚建国,国力弱。高祖便派刘敬前去缔结联姻和约,以宗女为公主,做单于的阏氏,“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晋书》载记一)。东汉黄巾军起义时,单于羌渠派儿子於扶罗率兵助汉,刘曜家族随之进入中原。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惠帝失驭,群寇蜂起。刘渊起兵反晋,永兴元年,僭即汉王位,史称后汉。在刘渊建立汉王朝过程中,刘曜攻破洛阳,先后擒俘晋怀帝、愍帝,战绩非凡,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刘聪继位后,刘曜镇守长安,被刘聪称:“卿勋格天地,国兼百城,当世祚太师”(《晋书》载记三)。后准勒作乱,刘曜时为丞相,率兵从长安赶往平阳,至中途赤壁即皇帝位,国号曰赵。建立王朝后,刘曜西征关陇,平息叛乱;发六万夫,修建永垣;东御石勒,身死国灭。纵观刘曜的一生,可谓天资骁勇,运偶时艰,虽登九鼎至尊,却无国泰民安之日,后人叹之。

探究刘曜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依笔者看,是因为刘曜始终没有一整套治国安民的政治措施,只知道马背上得天下,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永嘉之乱中,他攻破洛阳“士民死者三万余人”(《通鉴·晋纪十三》)。滥杀无辜,过矣。反晋号召的力量虽然已经不大,但改祭冒顿单于、刘渊为祖宗。失汉人心,过矣。在平息巴、氐叛乱上,不能做到安抚民心,导致常年战乱不息,民不聊生。如在巴酋徐库彭叛乱时,“幽子远而尽杀库彭等,尸诸街巷之中十日,乃投之于水。”(《晋书》载记三)引起关中大乱。陈安之所以叛乱,也是因为刘曜平息杨难敌叛乱后,没有处理好陈安请求朝见之事。不能因势利导,过矣。刘曜建立的赵王朝以家族势力起家,自最高官左右贤王以下,全用匈奴、羯、鲜卑、氐、羌的豪酋。当家族衰败时,统治随之陷入困境,过矣。大荔人游子远有治国才能,却不被刘曜重用,过矣。还有,就是刘曜宠爱羊献容。羊后死后,他悲痛不已,将贤臣进谏拒之门外,大兴土木,致使民怨载道;战场上“专与嬖臣饮博,左右或谏,曜怒,以为妖言,斩之。” (《通鉴·晋纪十六》)。过矣。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本应选择爽朗卓然的永安王刘胤,却因顾念羊后,以太子刘熙为羊后所生,不忍废除,而身死国灭。亦过矣。

当然,刘曜在历史上的贡献也不容置疑。他的一些做法值得今人思之。在历史教科书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客观上却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唐王朝的昌盛奠定了基础。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大批民众渡江南迁,黄河流域因长期战乱,人口下降,生产受阻。刘曜在建国平叛中,先后五次大规模向中原迁移人口。这五次分别是:316年前后,刘曜攻陷平阳城,迁万余人回到长安;320年,游子远用谋略平息巴酋徐库彭之后,迁徙伊余兄弟及其部落二十万人口于长安;322年,平息氐羌杨难敌部之后,迁陇右万余户于长安;323年,平息陈安叛乱后,迁秦州大姓杨、姜诸族二千余户于长安;328年,部将刘朗率骑前往仇池袭击杨难敌,掠三千户而归。刘曜多次迁徙西、北民众与长安附近,为了巩固统治,客观上却促进了长安地区的发展。320年,刘曜在长安设立太学和小学,“选民之神智可教者千五百人,择儒臣以教之”(《通鉴·晋纪十三》)。作为历来不甚重视教育的游牧民族来说,刘曜此举措不只是在动乱的十六国绝无仅有,整个魏晋也屈指可数。更为可贵的是,322年,他亲自到太学府“引试学生之上第者拜郎中。” (《晋书》载记三),其重视人才可见一斑。同一年,他本想起酆明观,建陵霄台,营寿陵,大兴土木。当臣下晓之利害后,他欣然赞同,大有明主风度。陈安出尔反尔,起兵叛乱,陈安死时,陇上民众为之歌: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蹑骢父马铁锻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蹑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曜闻而嘉伤,命乐府歌之。”(《晋书》载记三)有君子风度,体现了他浓厚的民本思想。

千年风光今独好

据统计,在关中平原上,渭南境内有帝王陵墓14座,大多分布在富平、蒲城一带。白水县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距汉、唐国都长安城比较远,加之地势不甚平坦,在选择陵地时,不为历代统治者看重,却与刘曜有着不解之缘。早在316年,部将平西将军赵染攻袭长安时,刘曜就来到过粟邑。大概是第一印象的缘故,他镇守长安后,粟邑成了他的屯兵重镇,史书中多次提到他前往粟邑。因为对这块土地十分熟悉,懂得北依雁门,南邻白水河是风水宝地,加之附近屯有重兵,修建陵墓的劳动力解决了,陵墓戍卫也不成问题,于是,陵墓就定在了粟邑。毗邻陵墓之西的村子叫赵尧村,村中以赵姓为主,其他姓氏人数不多。村民们称陵墓为:冢。向村里年长者打听姓氏渊源,他们只是说,以前村里只有赵姓人家,其他姓氏都是外来者。至于赵姓由来,没人说得清。村民性格粗狂豪放,热情好客,大有北方大汉遗风。问起东面旷野上的陵墓,他们说那是祖上的陵墓。哪一朝代,谁是墓主人,他们也不清楚。做个大胆推想:这个村子很有可能和魏晋时期那个短命的王朝有关,村里赵姓人家或许就是守墓人的后裔。

永垣陵形似覆斗,无独有偶,在渭南境内的十四座古陵墓中,汉高祖刘邦之父刘执嘉的万年陵,唐睿宗李旦长子李宪的惠陵,其外形为覆斗型,而刘执嘉和李宪都没有做过皇帝。因此,笔者推测,陵墓主人为刘渊的可能性很小。墓体高近二十米,南北长340米,东西宽90米。据史料载,刘曜震服凉州刺史张茂后,“遣胡元增其父及妻墓高九十尺”(《晋书》载记三)。如果按《中国通史简编》中记载:前赵刘曜土圭尺的1尺为0.243米,九十尺恰为二十一米。据说,陵墓建成后,刘曜派人在其周围栽植了众多树木。但时过一年,一场大雨就冲开了墓门,随之大风骤起,将其父骨骸从寝堂吹到陵墓外五十余步,“松柏众木植已成林,至时悉枯”(《晋书》载记三)。这样的说法是否可信,后人难以追究,但如今,偌大的陵墓周围只有一些小树生长却是事实。走近陵墓,庞大的墓体会使游人赞叹不已。史料上说,修建陵墓时,“负土为坟,……作者继以脂烛,怨呼之声盈于道路。”随后,刘曜又先后两次派部将修葺陵墓。如此大的工程,土方来自何方?因为周围平坦如砥;又有多少生命在那“继以脂烛”的劳作中失去了生命,今人不可而知,但后人却从怨呼声中隐隐感受到了一个王朝衰亡的前奏。

永垣陵北依万顷青山,南邻十里湖泊,远离都市喧嚣,毗邻秀美河川,交通发达、地势平坦,民风淳朴、历史悠久。走进陵园,周围没有碑林石塑,庙宇楼阁;只有绿草茵茵,蝶舞虫鸣。通往陵墓高处的是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约五十余米长。沿小路而上,脚下的黄土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旁边杂草里散发出清新的草香味,浓缩了千年日月之精华。登高远眺,田野上阡陌纵横,百业俱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四十余里外的县城若隐若现,好似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俯首沉思,一千七百余前的人和事犹在眼前。一群卑微的生命在征战中挣扎、强大、灭亡,功与过、得与失随之成为历史,却留下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他们用爱与恨、血与泪丰富了历史长卷,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如今,白水已被纳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区。新建成的仓颉书画院石碑林立,墨香飘逸;仓颉庙内古柏参天,游客如潮。杜康美酒香醇甘洌,享誉神州;泉水清流激湍,延年益寿。林皋湖畔鱼虾味美,景色迷人;湖面上游艇飞梭,鸬鹚嬉水。方山森林公园春有槐香沁脾,夏有林海松涛,秋有山果琳琅,冬有素裹银装,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朋友,当您踏上彭衙古道,拜谒文祖仓颉,追溯汉字渊源;品尝杜康美酒,体味人生百态;纵情山水之间,享受洒脱人生之时,不要忘了——走过永垣陵,感受历史沉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心灵的慰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推荐: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本文永垣陵和有关永垣陵的那段历史,解说得细致而详尽,而永垣陵的地理风貌亦是精彩而迷人。也正如作者只所说,体味人生百态,享受洒脱人生,感受历史沉淀。记住它,看看它,人类的文化遗产!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喜欢一种声音,是微风吹落露珠;欣赏一幅图画,是朗月点缀星空;陶醉一种气息,是幽兰弥漫旷谷;祝周末愉快!at:2010年07月31日 下午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