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在玩一个网络游戏的时候,因为对游戏感兴趣,写了一首诗,没想到引起了一个玩家版主的兴趣,他把我的诗狠批了一通。当时我嘴上是不服气的,不过现在呢,哈哈,你们只要看到我写的诗从不往“古体诗”上投,就明白了。
现在很多人貌似都爱评诗,我把当年我们两人在论坛上的争论复制下来,给大家看看,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裨益。顺便说一下,批我的那人的确很专业,很强。
江水清澈 夕阳柔和
风暖飘飘 草木葱葱
鞠水洗刀 血流似火
马鸣扬扬 将军心壮
一刀挥去百人头
双目如电敌心寒
百冲百出千军骑
万战万杀威名扬
刀上寒光刀下血
刀头头颅刀底肉
剁碎人身如切草
摘心挖胆换酒尝
十万男儿齐赴死
十万骏马枯骨埋
可怜身死魂不归
随意黄土把身埋
三分天下谁敌手
百谋千断呈英豪
诸葛妙计定天下
周郎火烧百万兵
关公义气照千古
曹操枭雄天下闻
桃园结义情
五虎大将凶
孙权识人术
都督报国心
曹家诗文建安骨
司马诡计路人知
试问三国谁最猛
吕布无敌天下知
可怜貂婵美色艳
难免刀下眠
天惨惨浑不清
地沉沉鬼哀鸣
古今英雄齐聚首
三国天下猛鬼多
安能见岁月长河千秋走
百战长城血染红
寂寞一曲琵琶怨
仰天啸傲欺天小
双目痴狂泪下流
悼我少年旧友骨灰灭
千古大梦同
无双
(这诗以前在烟雨红尘发过,不过那个号被封了,也不知为什么)
既不押韵 又无平仄
对仗对得一塌糊涂
古不古 近不近 今也不今
连打油诗都不算....
(这是他的话,此人网名“沉默的温柔”,很闷*的一个名字)
纯粹会写古体诗的人,在今天的中国是不会有的了,我以为,写诗只要真性情就好,不必拘泥于文体.韵律和平仄是服务于内容的,是为了表达诗词而不是限制诗词,否则唐诗宋词就不会有那么多变化和精彩.且,我这首词是有韵律和平仄的,只是楼上的没看懂.再送上一首词吧,闲着也无聊(咏铁剑)
铁剑横空北斗寒,潇潇风雨几春秋.
落魄人间真狂客,万古凌云一丈夫.
(到现在,我的观点也没什么改变。)
既然楼主这么说了,我就来评一下你的2首"词"。
先说主贴。
首先我就不指责你前后格式、字数的变化了,也算是“不拘泥于文体”。
前两行不论,第三行到第七行仿的是古风里的四言。第四行“风暖飘飘 草木葱葱”显然是想对仗的,但是风是名词,暖是形容词或动词,草木都是名词,你用2个并列的名词来对一个名词一个形容词,由此可知作者不懂对仗。另外对仗的基本规则是上句仄起,下句平收,比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样才是正确的对法。而你上句和下句都是仄仄平平,由此可知作者不懂平仄。
此外,第七行倒是有点味道。
从第八行到第二十五行都是七言,看起来似乎是排律。
第8、9行:上句"挥去"是动词+副词的动补结构,下句如电是动词加名词的动宾结构,这是第一处;敌对百是第二处;寒(形容词)对头(名词)是第三处;“一刀挥去”连续4个仄调是第四处;“双目如电”对了4个仄调是第五出;头和寒都是平调是第六处。
第10、11行:“百冲百出千军骑”一句7连平;“威名”对“千军”;扬对骑也不通,首先扬是动词,而骑做动词的时候在这里根本讲不通,做名词就更对不上了;而且前面2句里才出现了百字,这里马上又出现百字,这个是诗中忌讳,叫叠字。
第12、13行:头颅对寒光,都是平调;刀下血,刀底肉都是“平仄仄”;下句2个头字连在一起,上句却没有。。。。
接下来几行就懒得一一列举了,合起来看,偶句末字:寒,扬,肉,尝,埋,埋,豪,兵,闻。9个韵脚一共出现了六平一仄七种韵,还敢说自己“押了韵”,实在是无知者无畏。韵脚里出现2个同音的字也是诗中大忌,叫叠韵,更何况连续出现完全一样的2个韵脚……
第26-29行是四句五言,如果单列出来,28、29两行还算说得过去,不过孙权“识人”么…看看陆逊就知道了,在这里不对你要表达的意境做太多评论。
第30-34行又是七言,
其中第30行是全文中水准最高的半句——如果把“文”字改成“赋”字,“曹家诗赋建安骨”就无可指责了。
至于第31行以后的我就不想评了,和流行歌曲的歌词差不多。
再说楼主的回贴
首先,四句七言,叫绝句,不叫词——这个是小学内容。
咏物诗词里一般极少出现所咏的物品的直接名称,典型的例子是两首《卜算子·咏梅》,楼主可以去翻翻里面有没有出现过一个“梅”字。所以《咏铁剑》里出现“铁剑”二字已是败笔,更何况抬头就是这2字。
平仄:七绝的平仄要求比律诗要低,但是仍然有自己的规则。前面2局平仄基本没有问题,但是第三句和第四句都是“仄仄平平”开头,这是不行的。
第四句“万古凌云一丈夫”,调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子在诗里叫孤平,乃诗家大忌,属于写诗入门者最容易犯的错误。类似的错误你前面的排律部分可能还有,不过我懒得去找了。
韵律:七绝有两种,一种是1、2、4句三平韵,另一种是1句仄起,2、4句平收。而你的第一句是平收的,所以应该按第一种。
你的韵脚,是寒,秋,夫三个字。
寒字:上平,十四寒韵。
秋字:下平,十一尤韵。
夫字:上平,七虞韵。
即使不说音部,这三个字连普通话读起来都不顺,还敢叫压韵?
(哈哈哈哈,够专业吧,挖苦的够深吧,再看一下哥哥我的雄辩)
很感谢楼上的仔细读了我的诗词,身感荣幸.但别以为你给我面子,我就会给你面子,我还会说你不懂韵律和平仄.韵律是什么,平仄是什么,韵律和平仄的产生是为了符合汉语言单音节的发音习惯,使语言生动活泼如溪水潺潺,琴音袅袅而生成的,不会也不该有死规定(否则哪还会有新诗,新词,新曲的产生,全都千篇一律一个调)固定的词牌,曲牌,诗句格律确有严格的规矩,但这些规矩是为了你理解诗词的内在而存在的,而非束缚你性情的锁链.对于诗词的理解,"真性情"是我唯一的标准,其外在的制约(韵脚,平仄,对仗)都在我的随心所欲中.想想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哪一个被传统束缚住了,他们创造新规矩.大声读一读我写的东西吧,是否晦涩不通?
楼上的,你钻牛角尖了,忽略了诗词的本质
(其实,我有些狡辩了,古诗词的结构很严谨,韵律,对仗,平仄,词牌,曲牌,规定的很细致,直到现在我了解的依然很浅,我爱写仿古诗,但只取意境在传承上的传统,以及语言的优美,声音的和畅,形式上,不会写......太难了!)
呵呵,我之所以只针对你的韵脚和平仄做评论
而没有评论你的“词”的内容做评价
难道你不明白吗?
我确实不敢大声读阁下的作品
因为我朋友知道我居然为这种东西回复了这么长一篇
已经在问我是不是无聊得发神经了。。
(这厮瞧不起我了......)
反正大家都无聊,那就无聊吧,这年头无聊的人本来就多,也不差你我。
(对话至此结束)
这是专业的批评了。我在烟雨红尘上从未看到过这样的评论,我本人也写不出这样的评论。呵呵,人外有人啊,不敢小看天下英雄。努力吧,继续。这是自我的鞭策,也与大家共勉。
-全文完-
▷ 进入烽火天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