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犬东门,岂可得乎!”这句话是秦朝的宰相李斯说的。那时候李斯的官运到了大限,他与儿子一起被同是宰相的赵高以谋反罪判处腰斩,临刑的时候,李斯对儿子说了这么一句话。
大难当头,死在眼前,李斯能够概叹出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还真得佩服一下。你想啊,在那些自然平淡的日子里,在老家山城东门外的荒原上,父亲和儿子,赶着猎狗,无拘无束地满世界跑,追猎着那些野兔野鸡野猪什么的,这是一件多么开心多么快乐的事啊!这是一种真正的开心和快乐,因为它发自内心,源于自然,属于百姓。可是,当李斯走出老家上蔡,来到秦国为相时,他就不再拥有这些完全自由自在的开心和快乐。李斯当官了,按理说获得权力同样获得了开心和快乐,但是,权力裹挟而来的开心和快乐,总是伴随着紧张、疑虑和恐惧。所以,此时此刻,面对着死亡,除了那份“牵犬东门”的至真至性的快乐,还有什么能够值得李斯回味和怀念的呢?
这种对于死亡的脸不改色心不跳,并且以一种狂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感悟,是李斯这位从上蔡走出来的河南汉子,对自己终身选择追逐权力的一次彻底的全面否定。
行文至此,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文强。文强临刑时也曾留下遗言,说:“ 要是当年我不从巴县调出来,留在那里安心当一个小片警,我的今天就不会是这样。 贪图功名利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这话看上去似乎与李斯所说的有同工异曲之妙,但稍加推敲就不难发现,文强较之李斯还是少了一份底气和慷慨,多了几分迷恋和无奈。
现今有许多人对权力表现出异常的亲和力,在心底里产生谋取权力和崇拜权力的冲动。殊不知,这样一来,许多人必定扭曲自己的人格和品位。因为,在官场里混日子,你必须具备“三相”:即阿谀奉承、低声下气、匍匐巴结、诚惶诚恐的奴才相;卑鄙无耻、不择手段、削尖脑袋、玩弄权术的恶棍相;拉帮结派、欺上压下、鱼肉百姓、树倒猢狲散的无赖相。
于是我们看到有为官者写《芝麻官悟语》而走红,有文强这样的亦官亦匪者而伏法,还有更多的官场中人因为失去顶子,如丧考妣而痛苦万分。所以,在当下听听李斯的感叹也是不无补益的。
-全文完-
▷ 进入黄马骊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