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是柳宗元的寓言《三戒》之中的一篇,其原文如下: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三戒》是柳宗元谪居永州之时,以三种动物为主题的三篇寓言,表达他对时事和政治的看法,其中《黔之驴》传颂最广,也因“黔驴技穷”这一成语而广为人知,在本文中柳宗元表达的是一种“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的观点,对自己不能因很好的伪装自己终遭迫害的境遇,发出了一声无奈的慨叹。后世许多文人评论者,也多从这方面发出了自己的评论,清代著名的文人林纾也曾发出:“乱世,君子慎出其技”的评论。
但是,“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鉴赏就是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过程,我想从自己的角度,谈一谈“黔驴技穷”的驴究竟错在哪儿了?
回到原文,这头可怜的驴子被好事的人运到了黔这个地方,“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老虎因为第一见到这么大的一个家伙,不知底细以为是何方神圣,所以只能躲在树林里偷窥,而且小心翼翼的不敢接近,一旦第一次听见了驴子的叫声,还被吓得躲避唯恐不及。但老虎到底是山中之王,除了他超强的猎杀本领之外,他还有一颗聪明的脑袋。对不明就里突然降临到他的地盘的驴子,他首先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以确保自己不被比自己更强的敌人消灭,而且还放得下山中之王的架子,决不贸然行动,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果断撤离现场,以保存从头再来的实力。老虎在听见敌人雷鸣般的叫声之后,并没有立刻缴械投降,让出自己的地盘,而是采取了谨慎的摸底的工作。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虎严格执行了孙子兵法,有步骤、有计划的接近这个敌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以摸清这个敌人的分量:“往来视之”之后“觉无异能”、又“益习其声”,即使是在这个时候老虎还是没有轻举妄动,只是采取了假装友好的态度,来接近这个敌人,“稍近、益近、益狎”一步一步,老虎在接近着,态度也一步一步的发生了变化。终于,摸清了底细的老虎开始了自己的试探性挑衅,“荡倚冲冒”,要注意,这个时候的老虎仍然没有采取进攻性的行动,只是制造了一些小规模的、局部摩擦事件;而这个时候,我们这头可怜的驴子却使出了自己看家的本领“尥蹶子”,这样一来,敌人所有的底细终于摸清了,“虎因喜”,“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消灭了一个并不强大的敌人,接着做自己的山中之王去了。
反观我们这头驴子,其实驴子有多大本领不是它的错,这只是一种天赋秉性,它技穷不技穷应该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它缺乏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智慧。按说,自己被好事之人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按说第一件事应该是先搞清这个陌生地方的基本社会状况,最起码也要发现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谁是自己的朋友、是自己可依靠和团结的力量;谁是自己潜在的敌人、是自己要高度戒备的危险;因为只有摸清了这些基本状况才能确保自己安全的生存。可是,驴子没有这么去做,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当老虎这个可怕的敌人主动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时,我们这个可怜的驴子居然对它的出现置若罔闻、无动于衷,丝毫也意识不到有任何危险的存在,不知道这是因为它的麻痺大意、还是它高度的自信造成的!接下来的是就更可怕了,当它的惊天一吼吓跑了老虎时,它居然没有意识到它的叫声是一种可以拒敌于千里之外的利器,居然没有意识到这个武器的可怕和珍贵,反而象我们那些要靠走穴卖唱为生的歌星一样,天天不停地在卖弄它那婉转的歌喉。中国有句老话:国之利器,不可授之于人。就像核武器一样,它的重要性并不是让核弹头满天飞舞,而是在关键时能一招制敌,在于它的威慑力!你让老虎把你的两件法宝之一当成流行歌曲来听,老虎怎么还会怕你?其实,哪怕就在这种情况下,驴子如果聪明一点的话,它还是有机会摆脱被吃掉的命运。可是,恰恰在它最应该保持清醒的时候,它却犯了意识领域的错误,它不能清醒的意识到敌我之间不可调和得矛盾,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击中了,居然糊涂到跟一个即将对自己发起攻击的敌人,交起朋友来了!正当我们这头可爱的驴子,陶醉在阶级调和论调的迷梦之中的时候,敌人终于暴露了要吃掉你的本来面目,发起了进攻;而这个时候的驴子,一来没有御敌的本领,二来又没有可靠的盟友,三来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所以连战略转移的机会都没有了,只有落得被人鱼肉的境地,还落了个“黔驴技穷”的千古笑柄!
总结下来,驴子的错误不在于它出不出其技,因为你可以在某些时候骗过所有的人、或在所有的时候骗过某些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时候骗过所有的人;而在于,千万不要寄望你的敌人不来侵犯你,而是要做好准备让你的敌人无法侵犯你。
-全文完-
▷ 进入grandchw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