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麓山花落知多少蔡家妹子

发表于-2010年07月16日 早上9:05评论-2条

记得《醉翁亭记》云,“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我想,用来形容岳麓山也恰如其分。初夏时节,几位朋友相邀去岳麓山看青翠欲滴、极有意境的毛竹,我欣然同往。

(一)古树丛生山花傲

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专挑人少的小径走,安静清悠。收雨不久的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穿花拂枝之间,清凉的小水滴适时地打在头上。林中花香沁人心脾,开得残落了些的蝴蝶花,盛装袭人的金银花,若隐若现的蔷薇花,春天的气息还没有完全退却,初夏便先入为主、花香袭人地侵了进来。一处几米高的断石壁上,早已布满青黑的苔藓,还覆盖着细线般的水流,清寒入骨,却又神清气爽。 

穿行在陡峭窄小的石径上,树叶不时掠过脸面,白色的落花不时飘浮在路面上,形成了一条名符其实的花径,让人不忍心践踏这纯美飘逸的图画。莽莽丛林之中,上百年的古樟比比皆是。株株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亭亭如华盖,每一棵树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一道夺人心魂的国画;每一棵树就是一首诗,一首风华绝代的史诗。岩石之上的松树,株株苍劲有力,树粼片片如老者的皱纹,折射岁月的沧桑;针叶稀疏,透露一点儿蓝天白云,恍惚间心上云端,澄澈清明。寺前有一株数百年的银杏,细叶如故,点点翠绿,风清云淡地笑看人来人往。据说,暮秋之际,绿叶转黄,色黄如金,在轻风之中飘然而落,如同千万只金蝶在风中起舞,铺在地上则成了金黄的缎面,与林间红枫相映成趣。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岳麓山最著名的是红枫。深秋,想必那大片大片的青枫火了,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云锦。那红枫一定会把少女的小脸染俏,把低落的心情染红,把如花的美景染成天上的仙境!这初夏时节,枫叶如三四岁孩子手掌大小,嫩绿清新,散发阵阵若隐若现的药香。也许,这时游岳麓山并不是最佳的季节,却已足够醉倒多愁善感的我们。深木之处,藤萝丛生,绕树而上,或开出淡雅的小花,或结着细小的果实,若下起小雨儿,则越显得缠绵悱恻。

一路攀爬,见到高大的野生柿子树,树叶光可鉴人,深秋可结又涩又甜的果子;还有一些长着锯齿形叶子的板粟树,开满了长穗形的茸花;光滑的酸枣树,高大得一个人抱不拢;一些密密麻麻的野茶树,在风中羞答答地叹息着。可惜的是,没有见到朋友所说的毛竹,很是疑惑。后来,在路边发现几丛矮小新发的毛竹儿,大约是管理处的人当年齐根砍伐掉了罢。朋友说,当年,青石路两厢全是人多高的毛竹,青翠欲滴,遮蔽天日。酷暑时节,他和学友拾阶而上,依坐竹傍,只觉得凉意袭人,心境悠远,盛夏竟不为夏,酷暑不见暑了。心生遗憾,不过想像中的毛竹林,一如芦苇花海般盛开在我心田里,和着清风明月唱响岁月的长歌,明明暗暗摇曳在时光的隧道里,或多或少地慰藉了一生的低吟浅唱。

(二)岭上清泉爱晚亭

高峰之上,豁然开朗,搭手长望:绿色原野,阡陌交通,高楼成林,气势磅礴,长沙城竟是美不胜收。远处湘江蜿蜒,江心的橘子洲宛如湘江一叶,薄雾缭绕之下若隐若现,别有一番情趣。记起唐末李殉的诗句,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酒盈杯,书盈架,名利不将心挂”,不禁神往。

山顶有云麓宫,钟声悠长,香雾缭绕,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此宫明成化十四年吉简王就藩长沙时所建,嘉靖年间太守孙复与道人李可经加以扩建,形成较完整的道宫格局。相传,进士吴獬游此时为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作。山腰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麓山寺,它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是第一个到湖南传播佛教的僧人竺法崇所建,也是我国早期的佛寺之一。前门有放生池,西侧有钟鼓楼,其间有舍利塔、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法华泉,直至山顶法华台。盛唐许多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游览至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佳作,诗圣杜甫就有“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入赤沙湖”之吟咏,刘禹锡亦有“高殿呀然压苍,俯瞰长沙疑欲吞”之惊叹。唐开元十八年,大书法家李邕撰写《麓山寺碑》以纪其胜。因其文章、书法、刻工俱为上乘,世称“三绝碑”。紫气东来,岳麓山区区三百米间却凝聚了多少靓丽的人文景观啊!

自山顶下行,沿小径一路行来,曲曲折折,古木参天,小桥流水,一步一景。山顶传来声声鸟鸣,青山更显幽静安然。鸟语林之中,成千上万的鸟儿在飞翔歌曲,成了一幅绝好的风景画。想必,若有世间真有凤凰,她应会选择在如此有灵气之山吧。蜿蜒至青枫峡,遇一清泉潺潺,有几位老者趴在底下汲水。我们走拢,顿觉寒意丛生,水流如许,清澈可人,怪道叫“清风泉”。

岳麓山红叶最盛的地方就是爱晚亭,三面环山,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据说诗人袁牧访罗典,罗轻其为人,不予接见。听说袁牧认为亭名“红叶”太俗,不若取“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改作“爱晚”,遂改。爱晚亭是一座八柱重檐古亭,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岩方柱,天花彩绘藻井,堪称亭台建筑中的经典,与醉翁亭、陶然亭、湖心亭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亭。亭前花木繁茂,长柳吐金,绿草如茵,清塘如镜,游鱼自在。

中国第一位睁眼看世界的学者魏源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曾题联赞曰:“峡里红枫,云中白鹤,山间明月,岭上清风”。果是名符其实,麓山春可赏杜鹃百花,夏可品石上清泉,秋可观山中红枫,冬可扫雪煮茗。自然,白天可遥望白鹤云中舞,深夜可留连明月松间照,大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意境。我坐在此山林之中,清风徐来,山花竞放,树叶飒飒,蝶舞翩跹,竟想乘风归去。

(三)青山有幸埋忠骨

弯弯转转,一路走走歇歇,沿途参观了黄兴等一系列革命烈士的碑墓,不禁感慨,“青山有幸埋忠骨”。是啊,黄兴、蔡锷、陈天华等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长眠于此,厚重的石墓,长长的围栏,沧劲的字碑,铭记着历史的苍劲和沉重;“一年一度秋光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肖劲光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安息于此,高高的石碑在微凉的风中,诉说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云麓宫观景台的栏杆上刻着的无数名字,记录着人们对三次长沙会战阵亡将士的无尽的思念。

据说韩国人来湖南首游的就是岳麓山,因其国父金九先生疗伤之处在此。当年,以金九为首的大批韩国爱国志士流亡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转移到当时尚属大后方的长沙。1938年5月6日深夜,在楠木厅6号召开会议时,一奸细突入会场枪击金九。遇刺后,金九随即被送入湘雅医院救治,得以恢复健康。抗战胜利后,回到韩国的金九当选为“大韩民国政府”总理,他详细地记载了在长沙那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我们沿长阶直上,只见一个小院子,二层的木板房,青砖白粉外墙,木门深锁。只见院中几株长瘦的菜花在风中摇曳,黄昏的阳光之下,格外静寂悄然。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座建于北宋开宝七年的书院,自创建以来,长盛不衰。单单清末政坛,就有思想家魏源、贺长龄、严如煜;号称“中兴将才”的军事家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一等人才群体,以至于清末有“中兴之将,十将九湘”之称;戊戌变法的有谭嗣同、梁启超等,在此宣传倡导新思想。青年毛泽东曾在杨济昌的介绍下,两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从而,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等成为中国共[chan*]党早期领袖和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谢觉哉、何长工等著名人士在此地留驻。

岳麓书院极富爱国主义传统。宋、元、明时期,主要是“忠君报国”“济事救民”的传统爱国主义思想;鸦片战争前后,主要表现为“变法维新”、“改良社会”的近代爱国主义思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无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思想在此生根发芽,并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千年来,岳麓山下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将书院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我暗叹,长沙不愧是英雄故里,风云际会之地,虎踞龙盘之处!

山脚下,对着红墙黄瓦、庭院深深的书院,我们静静地品茶。靠在厚实的木椅之上,任轻风悄抚脸面,细雨缓敲树叶。一朵二朵落花飘落在好友如云的长发上,点点白瓣如玉,让恬静的她更显飘然出俗的神态;一朵二朵飘落在我碎花的长裙之上,片片惹人心怜,让我疲惫的心儿有了停靠的港湾。小口小口地啜着此山间的云雾茶,果然清香宜人,余味悠长。

淡淡黄昏,我就坐在古樟的香风里,联想翩跹,神思起伏,沉醉不知归路……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蔡家妹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山水的灵气,造就了鲜活的精致,
人文的多情,写就了“青山有幸埋忠骨”。
一篇优美的游记,溶入了作者饱满的真情,
岳麓山,仿佛从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文章评论共[2]个
蓝逸-评论

欣赏!at:2010年07月16日 中午12:53

蔡家妹子-评论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at:2010年08月25日 下午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