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作家是靠读名著后掌握了写作技巧而著书立说、一举成名的。
我了看了文友的一篇《我的漫漫文字路》后,我觉得她始终在一个文学的盲区里摸索。主要问题是写少了,读多了。
我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来谈谈我对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看法:
一 、多写。多写是建立的多读的基础之上的。但多读不写,难免眼高手低。就我而言读的书也不少了,如巴尔扎克的小说,中国翻译了五十三部,我至少读了四十部。其中还有托尔斯泰、高尔基、雨果、左拉、莫泊桑的等等。读多了,人就心高气傲,总觉得这些名家的作品,我也写得出来。事实上,当我握起笔,真要写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何故?自己掉入名家的小说情节里去了。我的写作是从写宣传稿开始的,别看几行字,就和现在的日记差不多。但如果要写好,还是要费不点时间和精力的,如:多想,为什么一篇稿子总是这样寥寥几个字,没有新颖之处呢?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比如:一位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就提醒我:你在宣传稿件中加一点散文语言,加点描写。这样的提醒,我顿时豁然开朗了。但不管写什么,我必须制定的一个目标。如每月写六篇宣传稿。没有目标的写作等于零。我说这些话当然是对初学写作者而言的,因为初学者有一个练笔的阶段,沉淀和总结的阶段。这个阶段,即是自己行文风格形成的阶段。没有这个阶段是不行的。反之,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那是建立在多写基础之上形成的。
当然,现在许多作者起点很高。常常提笔成章,那是她不时将文章内化于心的结果,灵感所至,信手掂来。其实,这样的情况我也有过。假若我三个月不写,某一天突然写一篇文章居然自己还很满意。这样的情况一点不奇怪。因为,潜意识随时随地在酝酿这篇文章。苏东坡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梦里得来一篇文章。所谓的梦,其实是平时所想的,夜间脑细胞活动自然就形成文章了。这样的事,不点不奇怪,前半个月我在睡梦里突然感觉一篇文章出现了,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完全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在半梦半醒之时,我不断的提醒自己:千万别是梦。但当一觉醒来,我是怎么也回忆不起那篇文章了。
读书固然重要,读书上升到一个境界,那就是写,不停的写。读书是学习,写作是创造。虽然,这种创造带有个性,但如果你的文章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那就不是个体了。三分读、七分写,是比较理想读与写结合。
二、避免误区。读书多,也容易产生误区。过去,我看一些外国小说,这位夫人的作品、那位夫人的作品。动辄几十万字的大部头,小说中的情节,总是那么的散乱,特别是描写景物方面,文字冗长。不是说小说写得不好,只是这些根本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读书,极有可能掉入误区。
在这方面我是深有感触。过去,初学写作时,就开始写长篇小说。按照外国作品的写作手法,居然还写出了五十多万字。五十多万字的废纸,我现在去看,简直羞得睁不开眼睛,“惨不忍睹”。好在我早把它卖给拾荒者了,不然,我还真的感到难堪。之所以会这样,一是自己没有考虑到驾驶能力;二是自己在文字组合上欠“火侯”。
写作是自己的事,是勤奋加感悟。无所谓师,自己不多写,再好的老师也是白搭。比如:声乐教授金铁林的学生全是声乐尖子,这些尖子的学习是为了好上加好,锦上添花。假若遇上我这样五音不全的人,那纯属浪费教育资源,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一部介绍瞿秋白电视片,瞿秋白十五岁时,他母亲去世了,他痛得在地上打滚,那时他仅读过几年私塾。十几年后,瞿秋白的文字功夫,令人惊讶。鲁迅称他为“同辈、朋友”,并非像柔石、冯铿等称为“弟子”。其实,瞿秋白大不了柔石几岁。现在,我偶然看到瞿秋白的文章也常常为他的文字折服。
这里说的不是文学,而是文字。文字是有灵性的,它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态度,小至遣词造句,驾驭能力,大至如画、如音律。如追逐你的狼的诗评文章就写得很好。我并不是因为他是主编,我在奉承他。因为,一篇好的作品,我们可以从文字中看到韵律、看到文字的鲜活,看到精妙。似乎它在流动,似乎它有一股灵气,不停的感染着我们。简单的说,这样的文章有一股气韵。气韵何来?文字功夫。
三、读与背。有句话说:儿童是记忆,中年是沉淀。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时候记住的事,可能一辈子不忘;小时候没有记住的事,就要靠悟性了。
就年龄段而言,过了三十岁后就根本不用背古代诗词了。因为,记也记不住。
这个时候,经常阅读倒是必要的,可以悟,悟出人生的情趣和道理。其实,我在作品中引用的诗句,根本不是背来的。而是是凭印象找来的,我不可能记忆这么好,动不动就吟一首古诗。那么,只要有印象,总会寻找得到的。
其实,你说得很对。但是你一直忽略了多写的作用。如果灵性很好的人,肯定不用多写;可是总有绝大部份人的灵性不怎么好。不好吧,那就需要慢功夫、长过程。
又回到写的问题上。一些伟人和名家的的著作、小说,往往都有书信集这个栏目呢?比如我看马克思的书信集(这部分纳入著作之中了的),有时,我看着、看着,感到这类书信集千篇一律。实际上不是内容的千篇一律,而是语言风格的千篇一律。语言风格的形成便是如此,难以改变。
我读了《我的漫漫文字路》这篇文章。我认为:
第一,读得再多,不消化又什么用?关键是不能“拿来”有什么用?不是不读,笔少摸去寻途径,肯定没有出路。
第二,背诵多当然很好,但往往顾此失彼,仍然领悟不出如何写。
第三,技巧的掌握,不写如何能把别人技巧,变成自己的技巧了呢?
其实,背诵是基本功。但过去能背的未必现在记得住?有时,我常常是为了找一首诗,就去搜寻百度,即使我能背诵的也是如此,这样至少可以减少谬误。不说远了,就以昨天我发表的《蒹葭情》为例,其中引用了一句诗:“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佳人,在水一方。”今天,有人还在指出来说应为:“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佳人,在水一方。”不管“萋萋”还是“凄凄”,照着书本打字总会错误要少一些吧。
四、多思。写作离不开思考。鲁迅有“三上”之说,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真正的作家辛苦得很,正如你所说的天天捧着一本书看。我曾经路过一名著名作家的门前,见他坐在屋里看着书,头也不抬一下。一年也就是几篇作品上了纸质报纸。有时,我也在想:这样的话,有什么意思,文字王国固然可爱,但一味的成为“书虫”也是不可取的。你文章中提到的吴宓,关于他的电视介绍我也看过。吴宓在黄昏的时候,喜欢散步,边散步,边思考,偶有心得就用一张纸条记下来,回家后再整理。他的许多学术专著往往是这样逐渐写成的。
思索,包括:一是有目的的思索;二是没有目的的思索。思索即是考虑文章的题材和内容。有时候,一、两句心得即可成文章。
思考很重要。大处说是自己的见解,小处说是为了文章更新颖。
看文章也要有目的性,你主要写散文,就少去看一些小说;你写小说,就要少去看一些小说。因为,小说,比较注重于描写,其中动词的运用较多;而散文的动词在于精,在于对诗歌的借鉴。同样,写小说看诗歌多了,往往有一种飘飘飞飞的感觉,这种感觉固然很妙,但对于写实来说往往是不可克服的缺点。
不管怎么说吧,我总觉得你看多了,写少了。说个练笔好像丢人。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晚年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已经变得不能休息了。”没有人会去说他丢人。写的过程,就是对技巧掌握和运用的过程。
其实,我写这些文字,就是在练笔。别的无它。
五、题材和内容。题材与内容常常是困绕我们的话题,也是常常令我们苦恼的话题,简单的说,就是写什么?好像没有那么多故事。不怕文笔不好,就怕没有写的。其实,遇到这样的问题何止你、我。俄国戏剧家果戈理常常在日记中留下这样一句话:“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今天写不出来,并不意味着明天也写不出来,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作者要有强烈的发表欲。不要怕丑,丑是美的开始。勤奋是一个方面;自信又是一个方面。
我对你说这么多。一个月写一篇加红作品行不行?天天打“打磨”、天天修改,那是没有本事的作法。固,所谓修改除了文字上的修改,无非就是引经据典,自己的真实感受反而没有了。
比如:你写的《春熙路随想》就比较好。好在从小处写起,以后有时间逐步扩写。
没有题材和内容,有几种现成的途径:
1、新闻时事评论,针对一些热点新闻、焦点新闻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当然,写这样一些文章需要一点理论。
2、对古代诗歌进行赏析,同样是以自己的的角度去理解,在不离原创的基础上加以理解,也是一种方法。
3、生活中的点滴琐事。记录中生活的点滴小事,当多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很有意思的。
4、对别人好的作品进行评论,真正谈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天长日久也会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全文完-
▷ 进入司马剑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