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暗想窗中还夜啼贺静

发表于-2010年07月09日 中午1:03评论-1条

美人开池北堂下,拾得宝钗金未化。

凤凰半在双股齐,钿花落处生黄泥。

当时堕地觅不得,暗想窗中还夜啼。

可知将来对夫婿,镜前学梳古时髻。

莫言至死亦不遗,还似前人初得时。

——王建《开池得古钗》

此诗散发着浓浓的乐府味道,格律比较严谨,五句,七十字。语言通俗,用词简练,整体格调浅显,在布局上分2个界面,但是用“当时堕地觅不得,暗想窗中还夜啼”一句贯穿整体。特别是一个“啼”用的好,既稳住了原本微翘的音韵,让整首诗格律达到完美,而且引出下文。据说写这首诗时,原是一个“低”,作者久吟,不甚满意。在某一个月落黄昏时,他独步在庭院,看着弯弯的银月悬挂在天边,如水的月华尽情的流泻,不忍长叹。看着徘徊在凉亭里的爱人,穿着一身浅蓝衣裙的薛涛闻声而出,忙问为何叹息。王建便和盘托出,没想薛涛浅浅一笑,便抬头遥望着天上的半月,轻声道:“都说月下好吟唱,谁知月下夜已凉。”看着薛涛丰润的脸颊上,似乎有一滴夜露滑落,王建恍然大悟,连忙说:“自是不如啊。”便把“暗想窗中还夜低”改为“暗想窗中还夜啼”。

由此可见,薛涛,不愧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但是作为一名依靠青春吃饭的歌妓来说,她的名气却不是因为容貌,而是才情。那时候的歌妓,就如同现今文艺圈里女星们,凭借着自己有一张出色的脸,而吸引人们的目光,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一旦自己这张脸被大家习以为常,看厌倦了,也就有新面孔来顶替。这也就是为什么星光大道上,没有永远灿烂的人,只有永恒的画面和记忆。演艺圈里人才济济,只要你长得漂亮,时刻都会有一夜成名的可能。但是过不了多久,你定然也会瞬间黯然失色,被别人所掩盖。在众多的呀目光里,你站在那个只能说是暂时属于你的舞台上,挥霍你的青春和美貌时,你也得时时提防,有人闯进来,趁你不注意,就替换了你的角色。作为我们外行人看来,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他们辉煌的时,看不到他们挣扎时的痛苦和彷徨,每天只是看看新闻,看看节目,通过小道消息,知晓谁又走上红地毯了,谁闪电结婚和离婚了。认为哪些人日子过得可谓奢华,谁也不会去注意哪些因为离婚而被迫离开一直渴望走进的豪门,诉说作为豪门主妇时,四周杀机重重的点滴。

薛涛,在歌伎群里,容貌算不了出众,但是能让众多人所敬佩,是因为她的才情,这似乎远离了人们心目中固定的思维。她的书画技巧,曾经影响很多人。她学习书画,起因是自己因为生活无奈,不得不走进青楼所逼。青楼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想要有乐籍,就需要有才艺。而她过去在家只是学习女红和下棋、吟诗、写词,并不精通乐理,这才跟同教坊里的师傅学习书画和乐谱。为此,她勤奋学习,创作的舞曲“绣上笼”,也一度在歌妓群体流淌。说到这里,我不免要插上几句;按照历史记载,薛涛还为出生时,父母就为她定下了婚约,按照婚约规定,她应在14岁出阁。在她12岁那年,她通过母亲知道自己的未婚夫只是一小比自己大2岁的小商,学习的是经商之道,不懂得琴棋书画,为此,她感觉到失望。故此在自己的家境遭受没落,父亲离她而去,母亲又重病不起时,没有按照婚约执行。从这点说,她性格颇有李清照大胆叛逆的风采。2个才女都因自身才高八斗,一身清高,婚姻上没有最完美的结局。

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薛涛一直看不清浑身有铜臭的人,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也会有那么一天,专门就为了几两银子而和男人周旋。就根据她前后生活的变迁,我们可以猜想到当时的她有多少无奈,只是不能言语。如若当初不是她找借口谢绝了婚约,她也不会成为歌伎,整天为了生计而奔波。但是如若她不是歌伎,或许也不是今天的才女薛涛。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牵连、相互约束、相互依靠着前进。更透彻的说,如她那般的女子多如牛毛,但是她能鹤立鸡群,是受当时环境影响。她一旦进入青楼,整天和她往来的不是风流才子,就是达官贵人,或者是落魄书生,而这些人对她的评价,当时来说,也有一定的轰动效应。其中使她名声大振的,就是因为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密切的交往。

她能有一个“女校书”的头衔,也是和自己交往有关系。只因和韦皋关系密切,在德宗贞元(785~804)中,当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便点名要她作陪,看见她生活艰难,并有意当她做一份差事,以滋补家用。到后来,袁滋、刘□、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等人相继镇蜀时,都已经把她视为才女,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在做“女校书”期间,为了避免别人把她的信笺和其他的弄错,她就此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

不过她和其他三个女才子相比,命运可谓平淡。虽然身为歌妓,但是她只是歌,不是妓。最终没有如鱼玄机那样,空了青春,没了美名,浪荡一生。只可惜,她的文笔虽然清婉俊丽,也不乏浩然大气,在个性上却没有卓文君的大胆,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面对众多的文人墨客,她一直都不分彼此,对谁都一样,故此,当一直深爱她的王健也没有正式纳她为小妾。让自己一直深爱的元稹为此伤心,没有和她走在一起,她只能落得一个孤家寡人。

深深浅浅的记忆,穿过繁华时光,走进当初的烟脂楼,看云雾之中的佳人,弹奏着曲韵悠长的乐曲,不知为谁等候。她的才华,让众人仰慕,也因她的才华,才让她交际里露出锋角,让众人知晓。当青春不再时,她意识到自己会无家可归,盛洪更是节俭。有时一天就一餐饭打发了。王建知晓之后,很是心疼。于是,召集昔日好友给予她资助,让她在青楼不远处,建吟诗楼。这样在碧鸡坊也让她不至于寂寞,有一个落脚之处。而人老色衰的薛涛,也就在那里穿着女道士装束,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

再次读到王建的《开池得古钗》,一句“暗想窗中还夜啼”似乎就预测了她的一生。虽然跟随几个男人各自生活过几年,都是无名无份,只是红颜知己而已。可惜她当初的绚烂,到最后只是昙花一现,落花人独立。不得不感叹啊。不知道她是否和我一样,有着相同的感知,在她一生当中,最了解她的人是王建,而不是元稹。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贺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梦漪推荐:梦漪
☆ 编辑点评 ☆
谢文龙点评: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自古红颜多薄命,恰似昙花一现,落花人独立。作者通过王建的《开池得古钗》,把薛涛的一生再现。

梦漪点评:

读古诗人作品,缅怀古代才子佳人!这篇历史散文,由一首古诗入手,引出诗中的主人翁——我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作者从辩证的观点出发,客观地分析了薛涛曲折凄美的一生和她在文学史上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到当今现实,说明表面的美只能如昙花一现凋谢在历史的风尘里,而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却可以被历史记住,最终成为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文章语言得体,议论中肯,推出共赏!

文章评论共[1]个
蓝逸-评论

今人只知天才高放,千古文章,不识一泪永驻红尘。。。。。。at:2010年07月09日 晚上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