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以文学的方式解析生活刘来堂

发表于-2010年07月06日 早上9:00评论-1条

一年多前拿到新成兄的长篇[ch*]女作《河水撩人》(中国工人出版社),一读再读,总感觉似应写点什么,好歹也不枉和这位曾经的领导加挚友共事多年。之所以几次“欲言又止”,主要是限于自己这点水平,信马由缰地瞎扯会贻笑大方。

新成兄实际和我一样,无非是个老老实实用笔杆混饭碗的人,只是比我混得稍微体面。他的主要经历恰如作品中的主人公柳枫,先在市级领导机关捉笔,后被安排报社副总编,再后来调任县委副书记,再后来又调回报社,最后重又回到他熟悉的市委机关任副秘书长。这样的工作经历,决定了他的创作积累不外乎是机关内外、县官市吏;他的创作着笔,更不外乎是以文学的方式解析官场生活,换言之,算是“集腋为裘,妄续官场之录”了。

《河水撩人》是杨新成的长篇[ch*]女作,也是他以文学的方式,立体地观照生活、观照社会的初次尝试。作品反映的时代环境,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党刚刚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目标,经济体制处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初期;同时党的十五大确定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上刚刚起步。“放开的步子较快,健全的机制滞后”这样的形势特点,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空前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多少带给人们价值取向的重置、生活方式的无序:机遇的、机会的,投身的、投机的,观望的、观战的……对此,反映最敏感而充分的,是那些大小权力的集中负载体——官场。

“官场”,那些以李宗吾先生为代表的厚黑学家们如何严格界定了它的本质内涵不得而知,倒是与之大可类比的“电场”科学界早有定论,即它的强度与置于其中的电荷承受的电场力成正比、与电荷的带电多少成反比。想来官场也当如此:官场的强度,不仅与官职的大小有关,更与会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使之达到效用最大化有关。为了实现这个“最大化”,作者借作品人物李一道之口道出了十条“潜规则”,即办事得花钱;办不了得退钱;报喜不报忧;领导的意见不能提;领导的看法是最大的法;领导身边的人也相当于领导;好处不能独吞;少说话、多请示;多开会造声势;吃喝不犯法。与这些“潜规则”紧密关联的是“权力寻租”。“权力寻租”, 官场可以是“说话”、“打召呼”、“批条子”;“亚官场”可以是写内参、造声势;“非官场”可以是理红白、捞电损——一切都显得自然默契,一切又都受制于以“潜规则”为核心内容的官场效应……遵从这些,小的权力就会变大;反之就会变小。《河水撩人》的主人公柳枫,一方面不谙这些“潜规则”,自恃其才,玩世不恭,做了那么多大事却因小事“双规”,算是“官场效应”的殉葬者;另方面他并未孤立地置身官场之外,他有官场的挚友杭维平,有“亚官场”的过命李一道,这些人可以凭借官场“潜规则”从容地让他免除牢狱之灾,终于又成了“官场效应”的受益者。作品中描写的另外一批混迹官场的大小人物,大到省市要员,小到县乡头脑,无一不在这样的官场当中或受益、或折戟,或平步青云,或一落千丈……

对此,想来作者既洞悉分明,又深感无助,现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很宽的思考空间,给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严肃深刻的命题!

一部给人留下长期印象的作品,必须以有血有肉、个性显明的人物形像做支撑。《河水撩人》,至少在我看来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当我看到作品中刻画的于茂盛、方囊、张二牛等一批人物,似乎真的觉得身边好几位到省厅任职的市县领导又回来了,到县市任职的同事朋友又回来了,在乡镇蹲点时一起猜拳行令的乡镇干部又回来了……书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副县长张二牛的形象。此人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多年,在摸爬滚打中久经历练,出事大刀阔斧且粗中有细,快人快语,讲起话来亦庄亦谐,三句话不离荤字,嬉笑怒骂中夹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草莽气。他在“二月二”庙会筹备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与邻村妇女主任的调笑与戏谑,在河堤决口时由怒而骂的大发雷霆,活生生地再现了典型人物中的“这一个”。贯穿全书的主人公柳枫的宦海沉浮,情场遭遇,以及他与有再造之恩的老大哥路増的交往,和初出茅庐的患难战友杭维萍、李一道的相濡以沫,都写得生动传神。再就是书中人物“七品知县”于茂盛和钟灵的老谋深算,杭维萍和李一道两人的纵横捭阖,方囊的左右逢源,韵致的柔情似水,张无代的零落无助,老军人尹大个子的正气凛然,无不描绘得惟妙惟肖,异彩纷呈。

《河水撩人》展示的一批人物形像,不是无中生有的杜撰,恰恰是一批实实在在影响改革建设进程的参与主体,展示在人们和社会面前,提出了如何引导、提高改革建设参与者凝聚力这样的深层问题。

成功的作品,情节是重要的。人的美与丑,善与恶都是通过事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河水撩人》抗洪救灾事件,是作者精心搭建的一个形形色色官场人物的活动舞台。实际上,土龙河决口,与其说是场洪灾,不如说是对嘉米县西大洼的赈水。但各路“官场角色”却不失时机地在其上面大作“实用主义”文章:那位只有纪检工作经验的省委常委楼宇,希望通过领导这十几个县成功度汛为自己主政领导全省经济工作增添“砝码”;790843部队的副部队长司马大校只为找回战争状态领导兵团作战立功的感觉,以此寻求荣立战功的机会;上游的嘉禾县委书记钟灵密谋拦河炸坝是为了和于茂盛争市委常委的位子,副县长张二牛则通过抗洪和上级水利部门做了一笔划算的“地方主义”买卖……

《河水撩人》向人们展示的抗洪主线,以其悲剧性的色彩和格调,将改革大潮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提高人们对改革任务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和思考。

我看《河水撩人》这部作品,除了内容上的特色独到和成功,在创作手法也有很多“称道”:一是注重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作品刻画一大批包括大小官吏、知识分子、专家百姓,都能做到传情传神,“言如其人”,比如柳枫的满口经纶,李一道的满口斯文,杭维平的满口泼辣,张二牛的满口脏话等等,都非常有力地支撑了他们各自的人物角色。二是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巴尔扎克说“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我读《河水撩人》,确有身临其境之感:到北京办事就是那样,老百姓的实在憨厚就是那样,电视女记者对领导采访也是那样……三是注重叙述表达的知识趣味性。作者长期从事机关文字工作,读了很多书,到过很多地方,既“人情练达”,又“见多识广”。“人情练达”充实了他的作品内涵,“见多识广”拓展了他的表达外延。

当然,对一部作品的鉴赏与批评,除了共同一致的感觉,还有见仁见智的方面。《河水撩人》在我看来,其有意无意的自然、写实主义的创作倾向,情节安排上没像电视剧那样高[chao]一到就“嘎然而止”,以及何以如此安排情节主线的铺垫和衬托等等,我想肯定不能说是最好的,也不能说是不对的,相反,更或多或少拓宽了人们的创作眼界和空间。

总之,我真实地为新成兄能写出这样有分量的作品由衷高兴!

2010年7月于河北衡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刘来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当文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也可以对流言蜚语置之不理,也许只有当它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土壤、它的生存方式,找到它最终极的顽强的生命力。在此,真心希望但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自由的畅想的心. 文学即人学,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以刻画社会人生的特定场景见长,如磁石般导引读者登门入室,见其堂奥。看你的文字介绍,我今晚就找出原作来看看.

文章评论共[1]个
静月清荷-评论

(:012)感謝兄長投稿煙雨紅塵雜文版,感謝支持小妹!at:2010年07月06日 上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