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刘禅我们大多数人会想起“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从表面现象来看,似乎刘禅就是一个弱智一个窝囊废。这一切大多要源于《三国演义》,但这是一部小说,可信之处并不多。
那么刘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三国志·先主传》有记载,说刘备给刘禅的遗诏有这样一句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亮,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也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南朝史学家裴松之对刘禅的印象是“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李密甚至认为刘禅可与春秋霸主齐桓公相比。综上所述,足可以证明刘禅不是个弱智的窝囊废!
不仅仅如此,其实在诸葛亮北伐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刘禅的头脑要比诸葛亮清楚。他曾对诸葛亮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虽然诸葛亮未曾听他规劝,一意北征,刘禅还是全力支持其北伐。为什么这样?这就说明了刘禅的孝心,因为刘备临终前曾有交代“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不单这样做了,而且“有加码”,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裴松之据《三国志·后主传》注引《魏略》,刘禅即位后曾明确表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根据易中天教授分析:封诸葛亮武乡侯,是赋予诸葛亮尊贵地位;开府治事,是授予诸葛亮独立相权;领益州牧,则是授予诸葛亮牧民之权。这就是说刘禅不单单执行了刘备的遗嘱,而且加了很大的码。他把整个蜀汉的政权全部交给了诸葛亮,所有的军政要务都由诸葛亮处理,而自己只担任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这点颇像如今的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政坛了。也许会有人把刘禅在位41年的功劳全归于诸葛亮,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皇帝,这其中就很难说全是诸葛亮的辅助之功了。
诸葛亮死后,刘禅也就立即停止了劳民伤财的北伐。也许因为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也废除了丞相制。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军政及内政大权不再同一人一把抓。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则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自摄国事”。任官封爵,要刘禅同意;人事任免,要刘禅同意;出兵征讨,要刘禅同意,几乎所有的大事,都要刘禅同意。这一切又岂是弱智窝囊废之人能所作为的?
刘禅还有容人之处,我们翻开诸葛亮的《出师表》,那语气岂是一个臣子对皇帝的语气,完全就像一个严厉的父亲在调教不听话的孩子,可是那时候刘禅已经22岁,还能算是个孩子吗?用什么“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宜偏私”、“不宜异同”的话对待一个22岁皇帝,换做诸位,你们接受得了吗?而且在短短《出师表》中,诸葛亮提起“先帝”达十处之多,可想而知在平时诸葛亮怕也是“先帝”不离口的,刘禅心里也许会想“什么我爹如何如何,置朕与何地?”可是刘禅容忍了,而且在诸葛亮逝世后,李邈就上书,援引历史上吕禄、霍光等人的例子,诋毁诸葛亮“身仗强兵,狼倾虎视”,说诸葛亮之及时死去使其“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暗指诸葛亮如果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李邈所说或是其真实想法,或者是为了迎合刘禅。但是刘禅闻言大怒,将其下狱处死。这说明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内乱不可避免。
对于“乐不思蜀”,刘禅表现得确实恶心。但那属于一种装疯卖傻,他心里明白,作为亡国之君,他是不能够回去了,保住性命就是天大的好事。既然要保住性命,那么就不能让别人看出自己有复辟之心,就是连想念蜀国都不能,所以他必须要说:“此间乐,不思蜀”的话,而且那句“诚如遵命”表现出缺心眼。事实如何呢?同样是投降后宣布退位的皇帝,刘禅做了八年的安乐公后寿终正寝,东吴的孙皓则被司马炎赐毒酒杀了,其中道理大概在此吧。
可是为什么老百姓总是鄙视刘禅呢?这只能说明他生不逢时,他的前辈刘备、诸葛亮,他的对手司马昭太强,在一些方面他确实不如这些人,而且在不战而降中他的表现不如他的儿子北地王刘谌。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刘禅出生在一个太平盛世,也许说不定就会被历史描写成一个明君一个守成之君。
这一切,也许都是世事弄人吧!
本文借鉴资料:易中天《品三国》
陈迩冬《闲话三分》
吕思勉《三国史话》
-全文完-
▷ 进入洒家无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