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孩子 希望
[摘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农村的家长们都为了挣钱,纷纷在外地打工,涌现出了不少的留守儿童。而城市里的部分家长,也因为事业与应酬,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许多孩子在家里,犹如在冰冷的窑室里,没有得到真爱,他们无助、迷惘。其实,孩子是家长最大的希望,只有孩子健康快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家长才有享不尽的精神财富。家长要是疏忽对孩子的教育,孩子误入歧途,那是整个家庭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孩子成长除了受自身的内存因素影响外,还有三个大环境:家庭、社会和学校。社会是一个大环境,除了靠政府干预,社会舆论外,任何人难以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家长和学校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活中完全扮好自己的角色。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义务,把自己的精力都花在挣钱上,或者是自己的应酬上。孩子在幼儿阶段,家长就把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幼儿园;孩子到了接受义务教育年龄时,又把孩子的教育交给了学校,他们疏忽甚至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放任自流,家长和学校都难以管束,教育孩子就成了学校和家长的心病。
现在社会上出现这种“寒流”,主要原因是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不知道如何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家长应当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首先,家长是孩子的导师。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跟随父母左右,父母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孩子从呀呀学语起,就一直谆循家长的教导,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导师,家长从这时起,就应当扮演好自己的导师角色,不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太随意了,要知道自己是孩子的楷模,对孩子的有着无形的影响。家长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儿童心理学,了解一些专家对孩子教育的见解,把孩子引向健康、积极的人生方向。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孩子刚开始学说话,学走路,有简单的意识与思维,他未来的人生还完全是一张白纸,作为导师的家长,应当注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引导,这对孩子的性格的形成,甚至今后的命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让孩子学会自立。
许多家长太疼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爷爷奶奶,把孩子当成宝,太小的时候,背着抱着,有啥好吃的,好玩的,全都给了孩子,家里的大小事,全揽着做了,孩子成了小皇帝,饭来张口,衣一伸手。可他们没有想到,孩子就像苍鹰,有一天,也要飞向自己的天空,如果不会自立,那离开了家长,如何面对生活?他们或许会彷徨,裹足不前,不知所措。家长应当舍“近爱”求“远爱”,从生活中一点点小事起,让孩子学会自立,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学习与体验,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孩子心理的抗压力,也可以训练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这一点,农村里的许多家长就做得比较好,在孩子很小时,就指导孩子学做简单的家务活,简单料理自己的生活。有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就洗自己的鞋袜,洗红领巾,做简单的饭,甚至在地里帮助家长做简单的活。孩子在做简单家务的时候,其实就在学自立的基本本领,他们远远比城里的孩子要能干得多。可是城里的家长和农村的个别家长却太心疼孩子,让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没有从远处着眼,这对孩子来说,其实不是真正的爱。
2.让孩子学会做人。
贝多芬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我们的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做一个坦荡荡的人,有高尚品格的人,不要让洁白无瑕疵的灵魂沾上任何污点。让孩子从小就有礼貌,让孩子人成为人见人爱的孩子,让他有一颗善良、宽容的心,能与别人和睦相处,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也是家长最大的幸福。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导师,没有把孩子引向正轨,那痛苦一生的是孩子,遗憾一辈子的是家长。
3.让孩子经得起磨炼。
现在的孩子比较脆弱,遇到挫折就迷惘、恐惧、退缩。人生,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哪里没有困难?没有九十九次的失败,怎么会有第一百次的成功呢?我们要在挫折面前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正如毛泽东主[xi]那样“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许多时候,只要咬咬牙,挺一挺,挫折就过去了。胜利是属于那些百折不挠的人。如果孩子不够坚强,偶尔一两次考试成绩下降了,或者家长与老师话语重了,或者想做的事不顺利,心理承受不起,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那最终会被关在成功的门外,一事无成。
4.让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孩子如果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方向,就像一只雾里的苍蝇,到处乱飞乱撞,结果只是徒劳无益的忙碌,常常会感到迷茫。家长,要当好导师,不要让孩子盲目地生活,更不能让孩子树立“猪栏式的理想”,要为他闪亮的一生着想,树立“真、美和美”的理想,让他在理想的引领下,克服各种挫折,抗拒各种诱惑,为理想奋斗不息。在孩子确立远大理想后,要引导他设计一个个奋斗目标,要不然,他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理想永远渺茫。
其次,家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科学文化的教育,学校集体授课制是最重要的途径。集体授课制并不是完美无疵的,只是它集中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系统,更有计划,更有目标地教育更多的孩子。要想真正地因材施教,那家庭教育必须跟上学校教育,并且补充学校教育,延伸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一定要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补充重要和延伸作用。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的状况,扬长补短,让孩子享受比较完美的教育。
1.家长是孩子生活环境的创造者。
现在学校的教育不是封闭式的教育,而是开放式的教育,学生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让他们的整个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孩子们真正地融入生活中,生活中必然要参与,要思维,要感悟,他们写作文时才有素材可筛选,要不然他们在学校里写作文就是闭门造车,整天构思如何编织荒诞离奇的故事,那样他们活得太累,写出来的作文就没有真情实感。
比如,在家里,让孩子喂一些小动物,孩子在喂小动物的过程中,就会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天长日久,会对动物产生深厚的感情。让孩子做一些事,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就能了解生活,对生活有所思,有所悟,并且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有更迫切的求知欲望。
2.家长是孩子高尚情操的培养者。
孩子思想素质的培养不能单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才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开设的功课较多,孩子也不能整天泡在书堆里,所以家长要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让孩子适当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战争片、情感故事片,欣赏一些优美的散文、诗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各种阶层人的生活与情感,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爱憎分明的孩子。只有孩子得到真、善、美的教育,孩子的情操才能得到陶冶,他们才能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
3.家长是孩子学习、生活、身心状况的督管者。
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如果发现有不好的苗头,立即配合学校,帮助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误入歧途。《礼记?学记》里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知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礼记?学记》里单指学业方面的过失,而家长应关注孩子学习、生活、身心方面的状况,比如在学校是否遵守纪律,是否尊敬老师,是否团结同学,学习成绩是否下滑……一旦发现孩子有所过失,立即与学校一起商榷,采取恰当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纠正孩子的过失,让其迷途知返。
4.家长是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路人。
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时间长,最容易了解孩子的一些看法。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宰着孩子的后半生的命运,所以家长的教育导向至关重要。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萌芽状态,没有正确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长不加引导,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误了孩子的前程。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学校”,转变自己的观念,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让孩子了解一些名人的故事,了解哲学家的观点,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正确引导好孩子,他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才会少走弯路,他们的人生才会光芒万丈。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她叫杨德强,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经常与同村的初中毕业生高云一起玩。高云平时成绩较好,但中考落榜,从此一蹶不振,生活非常迷惘。在他的影响下,杨德强也开始厌学了。老师与家长沟通后,知道杨德强是受到高云的影响,所以家长找老师商量教育引导杨德强的方法:让杨德强少与高云一起玩,家长用身边积极典型的事例感染他,学校也正面引导,家长让杨德强看一些名人少年立志并奋发图强的故事,逐渐地,杨德强从迷茫中走出来,后来成绩一直拔尖,现在已经在读本科了。
总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事业或其他负担而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马卡连柯说过:“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那么,我可以说,如果家长多一分教育,孩子就会多一分成才的希望!希望所有的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看作是自己这一生中尤为重要的事情,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积极向上的人。
-全文完-
▷ 进入雨雪洒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