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固中琐忆守拙生

发表于-2010年06月22日 上午10:20评论-2条

民国二十五年,我在固市中学的附小上学,同班同学有苏建道、王进录、邓妙珍等,王希晏(固市人)是班主任。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夏季从附小毕业,秋季和同班的马永昌(蔺店韩家人,能打小洪拳)、姜国泰(­蔺店大寨子姜宏谋之子)等考入固市中学初中班。当时学校名称是“渭南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李瘦枝、詹抚华先后担任校长。这初中班开了甲乙丙三个班,每班近百人,史国昌(龙北人)在三一(甲)班、邓淑媛、武荟全在三一(乙)班、我在三一(丙)班。

邓淑媛和我是亲戚,她是我婶母娘家的侄女,当时在下吉中学上学。她想转来固市来上简师班,家里人让我去找校长,看能否转来上学,要什么手续。我去找雷五斋校长,雷校长平易近人,很热情,他对我说:“你亲戚想来固中上学,欢迎啊!咱学校本来女生就少,叫她来,不过,我得要先考考她。” 淑媛当时也就是十三四岁,穿着流行的学生服,她来到学校后 ,我引着去见雷校长,雷校长当场给她出了一个题,叫她写一篇作文。淑媛看了作文题,略加思索,就提笔写,一会儿就完成了。雷校长看了,很高兴,对她说:“你可以在固中上学了!”,于是,就把她编在了三一级(乙)班。从此,我和淑媛,还有同村的几个同学,经常步行往返于家到学校学校到家的路上。

三一班有几个女生,都是社会名流子女,是大家关注的人物。像武荟全,是武纬的女儿,武纬是黄埔军校毕业,当时是渭潼警备司令。

记得民国二十九年,即1940年,学校又更名为“固市初级中学”,学校原来上面只有“渭南简师”字样的三角形校徽,改成了另一种制有“故中”(固市镇本来就写做“故市”)二字的校徽,由于“故中”二字是隶体书写,“故”字左边的“古”字上边那一竖起笔带了一个钩,结果有一些调皮的同学把“故中”故意念成了“敌中”,后来学校又重新制作了一次校徽。当时,学校给学生统一了校服,校服的的胸章上还有编号。渭阳楼上有前任校长李瘦枝题“渭阳楼”三字的匾额,“渭阳楼”三字是行草字,那“阳”字有些像“物”,于是,又有人开玩笑把它念成了“渭物楼”。

固市中学一直有共[chan*]党地下支部活动,向学生灌输抗日民主思想。大约是1941年前后,雷五斋校长聘来两位教师,一个叫刘流,一个叫叶一周。刘流是教美术的,他教我们学木刻,让每位学生都买了各种木刻刀,他给大家做出示范,将自己刻好的那些作品印出教大家模仿,但过了一段时间,刘流和叶一舟都不见人了。接着学校里传说他们是共[chan*]党员,由于他们闻到风声,听说上面要派人来抓他俩,他们就逃走了,据说跑到延安去了。那时是国民党限制共[chan*]党的活动,固中地下党组织及时通知他们离开了固中。此后,社会上就传说:“叶一舟,来固中一周;刘流,早早溜了!”

那时,办《老百姓报》的李敷仁先生也来到了固中。李先生给人的印象是:大个儿,清瘦,戴一副大眼镜,人很精干。他给我们教地理、历史,时值抗战,他的上课就充满爱国激情,肯运用老百姓通俗的谚语、歇后语,把抽象问题讲得通俗易懂。他在固中时间也不长,就是一年多,就走了。后来,听人说,他也是一个秘密共[chan*]党员,他遭到国民党特务迫害,在西安遭遇逮捕和暗杀,大难不死,被地下党和群众护送去了延安,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接见,还给他委以重任,让他他担任延安大学校长职务。我们的一些同学,像苏平、霍一禾,孙尚武等都在老师的影响下,最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作者:生于1922年,固中1942届老校友。此文是作者口述,守拙生笔录)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很真实的历史资料。

文章评论共[2]个
美泉-评论

欣赏朋友文章,问好朋友!at:2010年06月22日 下午3:52

守拙生-回复真诚感谢! at:2010年06月28日 中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