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将游记写得千古传诵的,在我来说,这篇游记我前前后后写了一个月,不是忘记了景点就是忘记了风景,最后还不得不借助相机来帮我记忆,在我来说,古人就是古人。
——题记
每次上华兴寺,都去得较晚,登山路上摩肩接踵,很难寻到曲径通幽的感觉。今次特意起了个早,五点就出发了。
晨曦的微光,照在山川、树木还有建筑上,让人体会到一种柔和而朦胧的美,草尖与叶子上的露水,在风起的时候,欲堕未堕,摇摇曳曳中有一种晶莹剔透的质感。山脚下的小溪,在沉睡中还没有醒来,早起的农妇,却开始打扰它的梦了。她们零星的散布在突出水面的岩石上,清洗着昨天劳动弄脏的衣衫,一边在相互拉扯着张家李家的琐事,偶尔招呼一下不听话的孩子,而孩子们就在被不停的呵斥中嬉戏着,打湿了他们的衣衫。宁静的早上,在他们的笑声中充满了活力。
沿溪而上,在山脚有岗亭一座,亭子边的山壁上写着:森林公园,严禁烟火。保安人员督促着行人将火种留在亭子内,但还是会有人将火种留在身上而不是亭子里(隐藏火种的通常是象我一样吸烟的隐君子)。
岗亭过了,沿水泥路前行约50米,是一个小石潭,清澈的可以见到底部的黄泥,还有稀稀落落的几条小鱼。大清早的,已经有一家人先我们一步来到这里,那家中的小女儿大概4岁,天真烂漫的年纪,拿着个网兜忙得不亦乐呼,弄得一面泥巴,知性的母亲在旁边协助,父亲则在一边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远看以为是在捕鱼,走近了才知道是在放生,一小胶桶的泥鳅已经所剩无几了,一家人的欢乐却在不断的增加。
过了小石潭,开始进山了,悬空的石板小路逶迤着向高处攀升,红漆的护栏是清晨中最耀眼的风景。欢声笑语不时惊起山中的雀鸟,它们鸣叫着飞起,在天空盘旋,或者飞向树木深处。
一路打扰着沉睡中的雀鸟,一路前行。有水声如雷鸣般传来,同行的小青年雀跃着奔向前,原来是昨日晚间的暴雨增加了小溪的水量,从20多米的高处奔涌而下,形成颇有气势的瀑布。拾阶而上,经过3-5个转折,阶梯更陡,大家都开始气喘吁吁了,仰首前望,红漆的护栏还在蜿蜒向上,朦胧中隐没在绿荫深处。
一泄气,便坐在了石阶上。回望来路,才发现夜的轻纱已经完全腿出,远处的房屋和景物在山坡上,构成一幅非常美丽的剪影。阳光开始慢慢变强,吐出灿烂的晨光,在林影间斑斑驳驳,突然便想起了摩吉的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了,雨后青山,空气中含大量的负离子,吸一口,凉凉的,甜甜的,美中不足的是这里不是江南,那个浣纱的女子只能在臆想中提桶归去了。
欢呼声从前面传来,原来转角处已是石阶的尽头,小溪在静静的流淌,溪边有凉亭一座,现在已坐满了休息的人们,“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原来我们并不是最早的登山者。
休息的人群以老者居多,看他们的风貌,神清气闲,却不是我们这些满头大汗的后来者可以比拟的。与一位秋霜满鬓的本地老人攀谈,从依稀可辨的话语中了解到,他们都是晨练者。以前家境不好,需要为生活奔波,没时间也没在意身体,现在条件好了,需要有一个强劲的体魄来享受生活,所以组织本村的老人一起晨练。我想,这也算是“夕阳红”吧,只是“他人夕阳有浓时,我为夕阳何日红”,为生活奔波的我们何时有憩息的时候呢?
休息十多分钟后,继续前行。山路的设计者可谓独具匠心,他们将陡峭与平坦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又攀登了一个山头后开始进入山谷。瀑布的声音离我们渐渐远去,潺潺的小溪在脚下的岩石间流淌,溪后是芦苇覆盖的滩涂。一条小路在芦苇间穿行,微风吹过,沙沙的叶声,静谧而有一种动态的魅力,让我想起家乡老屋后的长江,冬天的江滩。或者芦苇中又夹杂着不高的丛林,小树与苇丛搭配成天然的棚,人工导引后就会形成一段不长的孔洞,原始而浪漫,返璞归真中又不失现代的气息,是摄影者不可不选择的好出处。
过了芦苇覆盖的滩涂,又开始上山。太阳不知不觉间已爬上中天,气温慢慢升高,一行人由于运动都开始满头大汗。峰回路转间,瀑布的声音再一次响起,更近一些,水意与冷气扑面而来,全身4万8千个毛孔瞬间猛然张开,象喝了蜜糖般。在震耳欲聋的水声中,我们欢天喜地的将腿与手臂在水中泡了个够。
接下来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因为要攀爬只有300米不到的距离而落差却接近100米的坡度。前行者的脚跟就在眼前晃悠,如果没有护栏的话,相信很多人会不知不觉变成象我们的祖先一样的四足动物,实在是太陡峭了。当然,爬山的感觉才真正得以淋漓尽致的显现,是坐缆车或汽车所无法体会到的自豪与幸福。
我们在接近10点时爬上了三州田水库,看着碧粼粼的水被曲曲折折的堤岸裁剪得错落有致,鱼鸥在水面飞翔,寻找着他们鲜美的午餐,岸上的丛林如青绿染就,偶尔露出星星点点未有植被的黄土色,水边点缀着青衣白帽的垂钓者,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三州田水库过去,就是东部华侨城的区域,华兴寺是其中的一个免费的景点。油渣路在山包与山包中逶迤前行,在走了2公里左右的路程后,我们终于开始了本次行程的主题——登华兴寺。
华兴寺是一座没有任何文华背景的寺庙,但却是我见过的最像寺庙的寺庙。我去过少林,登过南岳,那些寺庙不可谓不宏伟,也不可谓不庄严,但它们缺少一种宁静而出尘的韵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家出尘入尘的说法,讲究的是先出世后入世,在深山古刹中先锤炼好心智,再融入芸芸众生中慈航普渡。
未见华兴寺,先听佛陀音。在一阶一阶的攀登青石板凿成的条石台阶时,漫山遍野的梵音,早将心过滤得水洗一般,正所谓“前尘往事风飘散,唯见眼前云与山”,当然,还有三五成群的登山人。每99阶是一部经书,我们在走过6部经书后,“天禅圣境”的牌楼在我们的仰望中成为别人镜头下得风景,还有我们。
未完待续
-全文完-
▷ 进入赏雨听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