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刹住抄袭之风鲁速

发表于-2010年06月20日 中午2:52评论-0条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研究生考试,发现大多数考生都拿着假带,只有我没有拿假带。他们有的将假带压在左手下面,有的将假带压在试卷下面,还有的拿在桌面上明目张胆抄袭。监考老师有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充当抄袭者的暗探,一旦巡视的来了,就给抄袭者通风报信。监考老师看见我没有假带,很奇怪。问我:“你为什么没有假带呢?”我说:“我提前没有准备”。“没有假带能考过吗?”我说:“我想实实在在考一下,能考上我就上,考不上我就不上,反正不影响我什么。”监考老师很是感叹,“现在像你这样的人没有几个了”。

上研究生目的是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是通过抄袭上研究生,有什么意思呢?以前我听到研究生、博士生之名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我明白了,所谓的研究生、博士生也不过尔尔。有的人甚至连一篇象样的文章写不出,还妄称什么高才生。如今,抄袭之风蔓延,不但一般考试抄袭,就是学术论文也抄袭。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阎延文博士的博文,才知连清华大学教授也涉嫌抄袭。这位教授名叫汪晖,发现其人抄袭的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

王彬彬教授将汪晖的抄袭手法归为4类:一是“搅拌式”: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搅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将他人论述的次序做些调整,便作为自己的话登场;二是“组装式”:将别人书中不同场合说的话,组合在一起。一段话中,这几句剽自这一页,另几句袭自离得很远的一页,然后作为自己的话示人;三是“掩耳盗铃式”:将别人的话原原本本地抄下来,或者抄录时稍做文字上的调整,没有冒号、没有引号,但做一个注释,让读者“参见”某某书;四是“老老实实式”:一字不差地将别人的话抄下来,不搅拌、不组装、不让读者“参见”。王彬彬说:“这是最老实的一种剽袭方式。其他几种方式,一旦被发现,或许还可强作辩解。这第四种方式,可是毫无辩解余地,只得老老实实承认。” 这四种抄袭方式一般论文枪手都采用,没想到清华大学的教授居然也采用此卑鄙手段,真是汗颜。

汪晖教授“抄袭门”事件发生后,社会反响强烈。易中天先生发表文章呼吁,要求尽快成立“汪晖涉嫌抄袭调查委员会”,委员会应该是“独立调查,无罪推定,就事论事,公开负责”。这样做,无论对汪晖,对王彬彬,对学术界,对被侵权人,以及对报道此事的媒体,都是公平的。事实上,如果委员会认定“抄袭不能成立”,汪晖教授就可以松口气了。如果认定“抄袭成立”呢?能拯救他的,恐怕也只有他自己。著名作家阎延文博士对汪晖教授的抄袭行为深恶痛绝,她认为这是清华大学的耻辱。她沉痛地指出:“中华民族是最讲究诚信的民族,而清华大学作为百年学府,理应是捍卫科学精神和学术尊严的楷模。仅以汪晖教授供职的清华人文学科而言,朱自清、闻一多等前辈学人的风骨气韵,早已凝结成一种气场,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用清华著名学者陈寅恪的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清华令海内外学子高山仰止的原因。莫说最令人不齿的抄袭,就算缺乏学术创新,都是清华的耻辱。而今,‘抄袭事件’已沸沸扬扬两月有余,却不见清华拿出大众期待已久的调查处理,反而让涉嫌抄袭的汪晖教授入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这不能不让我为清华感到悲哀。”

汪晖教授“抄袭门”发生已3月有余,“汪晖涉嫌抄袭调查委员会”成立了没有?好象还没有下文。不管怎样,我以为学术界、大学还有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件事。这不但对端正学风有很大的意义,就是对保护人权也十分重要。“借此机会,建立防止学术腐败的有效机制,制定解决学术争端的游戏规则。(易中天语)”坚决杜绝大学教授的抄袭行为,同时,坚决杜绝学生的抄袭行为,让学界不再是黄沙滚滚,而是一片蓝天。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鲁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静的一叶小舟点评:

抄袭之风盛行彰显制度的缺失,更是道德底线的沦丧。由底层逐步的向上散发,其影响恶劣,这关系到教育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上层的学术腐败上下渗透,危害极大。